總統蔡英文上任後,包括宏都拉斯在內已失去9個邦交國,不過學者表示,台灣現在與美國、日本、中東歐都是屬於民主陣營,台灣的戰略地位也站在最前線,高科技產業又是全球發展不能沒有的東西,台灣手中是「有籌碼發展實質外交的」,過去那種強調邦交國數量的日子應該已經過去。
日期:2023-03-26
在三月上旬訪台的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正不遺餘力衝刺累積他的政治資本。他不會缺席美國二○二四年總統大選,即使目前仍屬中後段競爭者,但必然還是影響台灣未來的關鍵人物。
日期:2022-03-02
當美國、歐洲與世界各國焦頭爛額地對付武漢肺炎,中國已慢慢的解封武漢,與此同時,中國展開近一步的「口罩外交」不僅提供醫療用品,並派醫療專家到世界各國提供協助。隨著北京企圖在武漢肺炎疫情上強硬的保持全球領導地位,同時繼續在台灣傳播虛假訊息,台美關係在此時反而更加緊密。
日期:2020-04-21
中國政府在2019年12月時隱匿第一波武漢肺炎疫情之後,在近幾週展開一系列大外宣來企圖主導輿論方向。中國政府不但希望透過全球性政治宣傳扭轉「疫情源頭」的印象,還試圖化身為「國際救世主」。據《美國之聲》報導,中國快速展開一系列的人道援助給需要的疫情國家,不過中國的「人道援助」不但需要收費,還包含如政治宣傳等大量交換條件,希望創造一種「因為中國的救援,世界因此得救」的意象。這樣的狀況不僅改變了現有國際秩序,也挑戰台灣是否能繼續在世界中佔有一席之地。
日期:2020-04-17
更新時間:2020/3/27 10:35更新內容: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時間26日簽署《台北法案》(TAIPEI Act),支持台灣加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台北法案》是由美國共和籍聯邦參議員賈德納(Cory Gardner)、盧比歐(Marco Rubio),以及民主黨的馬基(Ed Markey)、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在2018年9月共同提出,法案內容主要是要求美國採取行動與各國交涉協商,加強台灣在世界各國的地位。該法案起初並未被排進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議程,但2019年5月被再次提出後,同年10月於美國聯邦參議院通過,到了今(2020)年3月,更是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在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今周刊數位內容部更新)-----(以下為原文)
日期:2020-03-27
美國聯邦眾議院週三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表決通過參議院版本的「台北法案」。此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實際行動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及參與國際組織,並尋求機會進一步增強與台灣經貿關係。
日期:2020-03-05
台灣著重出口導向經濟發展,若在全球盛行的區域經濟整合浪潮中被排除在外,將衝擊廠商的出口。值此美中貿易戰及國內獎勵投資方案的推動,期望帶動台灣製造業轉型升級,深化台灣製造業在全球產業鏈的關鍵角色,降低高關稅的衝擊。美台FTA的簽署,也可望部分抵消台灣在國際貿易中被邊緣化的疑慮。
日期:2020-02-11
蔡英文總統連任成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第一時間發來賀電,感謝蔡總統帶領台灣與美國建立強健關係,也讚許她在面對持續不斷中國壓力下,仍致力維持台海兩岸的穩定。
日期:2020-01-12
蔡英文毫無懸念地贏得了2020大選勝利,迎來的順風夾雜著台灣民眾日漸升溫的「國家主權」、「身分認同」的意念,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顯示,已有六成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認為自已「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民眾已下探三成。台灣總統如何在美、中兩大強國的夾縫中,求得平衡,已是歷來的執政難題,但面對北京日漸強硬的政治手段、美中關係處於緊張狀態,蔡英文的連任之路恐怕仍充滿挑戰。
日期:2020-01-11
美國聯邦參議院院會29日通過支持台灣維繫邦交的「台北法案」,國會意見(sense of congress)認為,對採取重大行動傷害台灣的國家,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適當情況下,美方可考慮降低與該國在經濟、安全與外交方面的交往;國會意見也認為,美國應與台灣進行雙邊貿易談判。
日期: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