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台海問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海問題共有44項結果
國際總經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宣布,正式承認頓內次克、盧甘斯克2個烏東分離區獨立,並派兵前往執行「維和」任務。前述消息不僅使俄烏情勢持續升溫,也讓西方國家擔憂,透過外交途徑,化解俄烏危機的可能性,恐更顯渺茫。

日期:2022-02-23

國際總經

「俄烏交戰」頻登媒體,全球股市大漲大跌 背後有人操弄?謝金河:「台海問題」恐被拿來大作文章

烏克蘭危機的虛虛實實。這個禮拜,金融市場的投資人經過兩波衝擊,一個是美國公布的CPI 7.5%、PPI9.7%,這個通膨率創下1980年3月雷根總統執政以來的42年新高,道瓊工業指數大跌逾500點。接下來是俄羅斯增兵到烏克蘭邊界,戰爭似乎一觸即發,美國甚至具體說出2月16日的時間表,道瓊工業指數又大跌五百多點,全球陷入戰爭陰影之中。

日期:2022-02-16

國際總經

最懂聯準會的避險基金天王 新報告深解二○二二大勢 斷通膨、論升息、談台海 達里歐三大預言

數次成功預言聯準會政策的達里歐,其所創辦的橋水聯合發布了今年度的展望報告,內容指出未來高通膨隱憂將持續存在,聯準會的升息動作將受牽制,此外,他近期也公開談論了台灣問題。

日期:2022-02-09

公投專區

公投案全不過關!4:0完封的教訓是:「台灣人已厭惡政治動員與惡鬥」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及「珍愛藻礁」四大公投案結果今晚出爐,四案皆未通過四分之一門檻,且不同意票均多於同意票!事實上,從這場公投的動員過程與結果來看,真正反映的是:台灣人以選票制裁政治動員與政黨惡鬥,多數民眾對於煽動意識形態式的公民討論並不買單。

日期:2021-12-18

國際總經

台灣在美中談判桌中心! 「拜習會」互遞橄欖枝 台灣會不會被犧牲「這個」是關鍵

近年台灣與中國關係降至冰點,美國與中國對抗更加劇了台海軍事緊崩的情勢,學界曾預測台海衝突甚至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經濟學人4月間一篇「台灣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更點出台灣在美中談判桌的中心位置。美中關係長期的「默契」,在前美國總統川普任內對中國的強硬政策下被打亂,除了傳統政治、軍事對抗外,經濟、科技及文化都進入熱對抗的狀態,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次熱線通電後,將在美東時間15日晚間(台灣時間16日上午)首度在線上「面對面」好好談談,台海議題成雙方最關注的問題。外界預估,這場會議不會有實質進展,雙方將是「各自表述」,關鍵還是在建構如「紅電話」(機密專用電話)的對話機制。

日期:2021-11-15

國際總經

中國持續擴大軍備!日防衛大臣:台灣出事日本無法置身事外 「絕不接受」中國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

中國的軍事能力在近年急速增強,同時增強對台灣的施壓力道,引起國際社會警戒。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在7日刊出的專訪提到,台灣與日本是共享普世價值的重要友人,且台灣距離日本最南端的與那國島僅110公里,台灣若出事日本也無法置身事外,需對台灣情勢持續保持關注。

日期:2021-09-08

政治社會

中國軍評片揚言干預台海就核戰日本!胡亂咆哮背後是否有官方指點?

中國軍事評論網站《六軍韜略》在 7 月 11 日上傳駭人聽聞的影片,威脅日本倘若協防台灣,中共將會放棄自己的核武不率先使用(No first use, NFU)政策,對日本「連續用核彈直到日本第二次無條件投降」。四天後,影片由寶雞政法(中共寶雞市委政法委員會)之西瓜視頻官方帳號以及若干中共官員轉貼分享,而該影片的點閱率破上百萬人次後,原影片和延長版反而全數下架。

日期:2021-08-19

國際總經

「今日的阿富汗當然不是明日台灣!」 專家分析關鍵6大差異

美軍撤出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迅速易主,美國總統拜登清楚表明,不會將阿富汗戰爭交給下一任總統;言下之意,美國將不再干涉阿富汗內政。美國此舉,不僅投注阿富汗20年人力、與高達1兆美元的支出付諸流水,連帶也讓國際聲譽大受損傷,讓美國的可信度再度成為台灣輿論關注焦點。不少人認為,美國今日為自身利益放棄阿富汗,美國恐在台海戰爭時放棄台灣…。

日期:2021-08-17

國際總經

該強硬絕不客氣!拜登五大親信不再「軟處理」中國 一文掌握「國王人馬」策略

我們試著同時做兩件看似不連貫、實際上卻完全一致,且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事。一方面,我們期待深化並拓寬與中國的合作領域⋯⋯,但與此同時,直接處理彼此間的差異,也非常重要。」2016年3月,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布林肯(Tony Blinken),這麼說明美中關係的發展前景。

日期:2020-11-30

國際總經

拜登五大親信 不再「軟處理」中國

我們試著同時做兩件看似不連貫、實際上卻完全一致,且某些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事。一方面,我們期待深化並拓寬與中國的合作領域⋯⋯,但與此同時,直接處理彼此間的差異,也非常重要。」二○一六年三月,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時任美國副國務卿的布林肯(Tony Blinken),這麼說明美中關係的發展前景。

日期: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