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台灣經濟成長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台灣經濟成長率共有122項結果
生活消費

230萬戶明年減稅!基本生活費調高、4口之家5%稅率能省這麼多...今年「保2」落空,主計總處這樣說

今周刊編按:行政院主計總處週五(8/18)更新GDP(國內生產毛額)預測,將今年GDP成長率預估值下修至1.61%,「保2」確定落空。另外同步公布2022年「家庭收支調查」,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來到33.7萬元,2023年每人基本生活費也從19.6萬元,提高至20.2萬元,調高6000元,為連6年調高,明年5月報稅即可適用、預估有230萬戶受惠。財政部指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基本生活費總額,減去「免稅額、一般扣除額及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等特別扣除額」的合計數,即為「基本生活費差額」,可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以4口之家來看,明年申報綜所稅可多扣2.4萬元,若稅率5%可省稅1200元、若稅率12%則可少繳2880元。

日期:2023-08-18

房地產

總統大選將近,台灣房市未來怎麼走?李同榮預測「第7循環」:台海若發生衝突,房價將暴跌再暴漲

我特別大膽預言,台灣房市未來技術面走勢,將面臨「邪惡的第七循環」,主要從三大面向作出判斷與預測:

日期:2023-07-08

台股

台股量縮整理,月線還差一步!專家看好中小型題材股具表現空間…還有「這族群」營運有望逐季回溫

美國聯準會五月會議如市場預期升息一碼,會後聲明刪除暗示更進一步升息的措辭,雖然主席鮑爾暗示可能暫停升息緊縮循環可望逼近尾聲,且認為美國經濟衰退機率低,但明確表示今年不降息之下市場轉為保守。

日期:2023-05-06

台股

台灣半導體今年恐得「休養生息」 上市櫃公司Q1財報「慘不忍睹」!他嘆:台灣未來1年會較辛苦

未來這一年,台灣會比較辛苦!2023年過了三分之一,最近上市櫃公司開始揭露第一季的季報,很多公司第一季的表現比去年第四季更差,像穩懋去年第四季虧損7589萬,今年首季虧損5.56億元,Abf基板的景碩,去年第三季一季賺21.6億,今年第一季剩下801萬,慘不忍睹。大多數企業財報都不好看,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升息10次,一共升20碼,等於利率從零到5.25%,就像極端氣候變化,景氣急凍,一定會有人倒下。

日期:2023-05-06

理財

疫後經濟新常態 股債各有亮點可尋

俄烏戰爭持續發酵,加上失控的通膨引發美國暴力升息的效應延燒,2022年的股債表現讓市場猶如驚弓之鳥,今年雖然世界各國紛紛解封迎接疫後經濟新常態,但通膨陰影未散、金融地雷頻爆,投資人該如何因應,才能找到市場亮點?

日期:2023-04-13

金融

台灣已停滯通膨、上次是13年前金融海嘯!房貸族注意…國泰台大下修成長率:從這數據看會續升息

在台灣出口成長下滑、廠商去庫存因此投資謹慎的情況下,景氣只能指望民間消費支撐,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教授表示,團隊下修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1.8%(原為2.3%),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機率落在1.1~2.6%(原為1.5~3.0%)。

日期:2023-03-30

金融

元大寶華下修今年GDP只剩 1.91%!普發現金6000元,有助刺激經濟成長?董座解答了

「舊經濟模式被打破,『高成長、低通膨』的時代結束了,轉變成『高通膨、低成長』的新經濟模式。今年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樣貌「肌力不足」,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正衝擊金融市場,接下來將影響經濟動能,下半年看不到明顯的復甦。」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葉銀華示警。

日期:2023-03-22

金融

避免台灣這艘小船,在國際大浪裡翻覆!楊金龍第2個5年任期開始,「3大挑戰」等著他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即將展開新任期(2023年2月26日至2028年2月25日止),面對美國近期公布的通膨與就業數據表現十分強勁,恐導致聯準會「鷹」聲不止,楊金龍的第二個5年,一開始勢將面臨「內外夾擊」等三大挑戰。

日期:2023-02-24

國際總經

經濟成長率8年新低!主計總處下修今年GDP至2.12%...3800億預算用下去可望拉到2.5%

主計總處週三(2/22)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今(2023)年經濟成長率(GDP growth rate)為2.12%(附圖),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台灣出口表現,較先前預估下修0.63個百分點,並創下8年新低。不過,主計總處表示,該預估尚未納入強化經濟韌性和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的3800億元特別預算之影響,若該預算全數通過,預估會影響GDP約0.35至0.45個百分點。

日期:2023-02-23

理財

普發6千現金錢哪來的?揭曉2021年18家繳稅大戶,這3家沒上市也繳百億...一表看懂誰貢獻最多

根據《財訊》報導,2021年整體稅收的實徵金額,再次大幅超標4950億元。企業繳稅貢獻超標稅額75%。是哪些企業大戶抖內6000元現金大紅包給民眾呢?府院決議將2021年超標(指超過預算編列金額,以下同)稅收中的1400億元「還稅於民」,每人普發6000元。若細究發放財源,超標占比最高為營利事業所得稅,這其實是企業因為業績成長,為稅收帶來的巨額貢獻;那麼,到底是哪些企業抖內(donate)這個大紅包給全國民眾呢?

日期: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