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同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同堂共有117項結果
生活消費

市民生活後花園 健康歡笑在身邊 新北市逾百座公園翻玩創新 邁向全齡、共融公園的永續城市

有沒有想像過,身邊的公園會是一扇窗,讓孩子看見身心學習的視野;是一道門,打開了長輩的日常生活交流;而更多更多的是人們在此的相聚歡笑。新北市政府打造逾百座共融與全齡化公園,翻轉大眾對於公園的想像,「公園」就是市民生活的後花園!

日期:2022-11-08

房地產

房價沒有永遠漲的道理...房產界撐著看誰先降價 專家點名「1類建商」:犯下這錯誤不得不砍價

房市自3月起交易量一路萎縮,10月進入傳統旺季,但遇股市下挫,交易仍無起色,尤其是領先指標的預售市場,期待降價氣氛濃厚,到底誰會先降價?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此刻建商降價不會是財務問題,而是個案產品定位錯誤導致銷售困難,只好降價因應。

日期:2022-11-07

保險

防疫保單現形記!這家人換了台賓士、還有全家發iPhone14…唯一風險:擔心自己是天選之人

「拿到確診理賠金,你要買什麼?」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台累計確診人數高達670萬,意即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名確診,不少民眾投保防疫險後,出現「以小搏大」的投機心態,甚至不乏為了領取理賠金而故意染疫的案例。

日期:2022-10-11

退休

沒勞保年金又怕退休金放定存撐不久...老父親把錢給女兒「這樣買」:用股利打造每月安穩10萬月退俸

我的父親在年老時,交一筆錢給我,叫我幫他投資股票。因為他知道「通貨膨脹」的可怕,如果他的養老金放在定存,可能很快就會領完。他們這一代除了公務員外,並沒有勞保年金,所以許多人的晚年其實是相當可憐的,沒有錢生活就沒有尊嚴和自由。

日期:2022-08-18

政治社會

社宅只能住12年 長者憂:到時我還活著怎麼辦? 無殼蝸牛難終老 被遺忘的銀髮居住正義

行政院七月加碼租金補貼,加上既有正陸續興建的社宅規畫、包租代管計畫,盼能解決居住問題。但高齡無殼蝸牛卻很難被照顧到,沒房子的70歲李伯伯就感嘆,「進棺材前,我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

日期:2022-08-17

房地產

買房成了原罪?她靠自己台中買4房老公寓,卻成了親友免費收容所...吳淡如:女人購屋要考量4件事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說:「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寫作,一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我從小就被這句話說服了,再加上後來一直擠那種8 個到16 個人的宿舍,實在沒有隱私權。我一直很希望自己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所以很早就買了房子。

日期:2022-08-04

傳產

上一回吵架已是17年前…華新麗華集團去年獲利創56年新高!一文揭露焦家兄弟不鬩牆的3個秘密

華新集團或許不是最賺錢、也不是枱面上最顯眼的集團,但在台灣各大家族屢見勾心鬥角、甚至對簿公堂的新聞中,這個兄妹間不分你我,在關鍵時刻為彼此伸出援手的故事,是在財富、股價之外,一個以電纜起家的傳產老家族,最扎實的風華底蘊。

日期:2022-08-03

房地產

都更真能「1坪換1坪」?你以為的「釘子戶」,背後往往有放不下的情感因素...

為解決都市安全、市容等問題,《都更條例》於1998年通過,雖然一度因為「文林苑事件」冷卻,但由於台灣地震頻繁,危險老舊建物容易倒榻,加上高齡化社會對無障礙環境需求增加,因此2017年政府再公布實施《危老條例》,期能加速促成老屋換新。但是否能「一坪換一坪」、遇到不同意戶該如何進行等問題,《都更危老大解密》作者黃張維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一一為聽眾分析。

日期:2022-07-29

房地產

房市正走向泡沫化? 專家指預售市場像「倒啤酒」 為何中南部還有泡沫散去後的「末升段」?

今年以來,房地產受到大環境影響,以及央行打炒房等因素,市況看似已有明顯降溫,甚至開始有人擔心房市是否有「泡沫化」的隱憂,成為近期熱議的焦點。房市專家李同榮也指出,部分學者預測明年市場有「多殺多」的疑慮。不過,房市狀況就像倒啤酒一樣,雖然杯子內的酒看似滿了,但是當上緣的泡沫消失後,杯內又會有一些剩餘的空間,而這樣的空間就會是房市的「末升段」。

日期:2022-07-25

理財

60歲父親被地皮套牢時,只能倚賴母親公務員的月退俸...父母退休前車之鑑給我的投資啟示

我曾經鼓勵一位台大女醫師,趁年輕收入豐厚,要培養被動收入,因為她絕對是菁英中的菁英,40歲,有時開刀到半夜3點,早上6點還是可以到醫院開會上班,她和老公都是醫生,收入應該很豐厚,趁年輕培養被動收入,老來絕對可以財務自由。

日期: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