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名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名作共有469項結果
2022縣市長選舉

對手又出老招「下架雲林張家」,張麗善這次挺得住嗎?為何疫情反而可能幫了大忙?

2022/11/26 編按更新:根據中選會22點18分最終得票數,張麗善以206,814票、得票率56.56%,贏過劉建國152,161票、得票率41.61%,兩人差距5萬4,653票。編按:九合一大選今(26)日登場,下午4點起雲林各地投票所陸續開票,尋求連任的國民黨籍雲林縣長張麗善一路穩定領先,直到晚間6時45分,選情大勢底定,張麗善自行宣布當選,並感謝選民的支持「每一張選票都承載鄉親的託付,謝謝大家讓我有機會繼續為雲林這塊土地打拚。」接下來她一樣會把一天當三天用,讓雲林加速前進!張麗善表示,「勝選這次選舉可說是我過去四年施政的期末考,很高興也很感激雲林鄉親給我的施政成果打了個及格的分數,肯定我過去四年的政策。」截至晚間6時45分,根據三立開票票數,張麗善以175,441票,力退代表民進黨參選的劉建國的126,043票,贏了將近5萬票。面對此次民進黨陣營再把「下架雲林張家」作為這次選戰主訴求之一,張麗善以得票率56%堅持挺住了,相較2018年雲林縣長選舉時,張麗善最終得票率53.8%,可以說選民對張麗善第一任政績表現打了個滿意的成績單。今年選情較冷,根據雲林縣選委會截至今日下午4點最新統計,此次公職人員投票率約66%、公投投票率64.3%,相對2018年投票率少約5%。今年58歲的張麗善出身自政治世家,在家中排行老三,哥哥張榮味曾任雲林縣長、雲林縣議長、雲林縣議員,其姪女張嘉郡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姪兒張鎔麒曾參選第九屆立法委員,雲林張派是中華民國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族之一。張麗善在雲林縣長第一任任期間,以媽媽的角度考量,從最能改變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長青食堂增設至160處、住警器安裝率高達99.48%全台最高,並為雲林縣減債68億,身障敬老金門檻也下修到60歲...總總施政措施獲得選民有感支持。劉建國透過競總發聲明表示,他接受敗選,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他要跟所有支持者、競選總部、後援會,以及選前之夜陪他走完最後一哩路,沿街給他加油與期待的支持者說,不要氣餒、不要哭泣,是他努力不夠,再次向所有雲林縣鄉親鞠躬致歉。劉建國稍後也透過競總發聲明表示接受敗選,是他努力不夠,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他感謝所有支持者、競選總部、後援會,以及選前之夜陪他走完最後一哩路,沿街給他加油與期待的支持者,也期許張麗善未來4年改變雲林體質,讓雲林更好。最終得票數,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準。以下為張麗善勝選感言全文:各位值得尊敬的雲林鄉親,今天這場勝利,不只是全體雲林人的勝利,更是品德操守與良善的勝利。我們贏的不只是這場選舉,我們同時贏回了雲林人應有的尊榮。這次選舉可說是我過去四年施政的期末考,很高興也很感激雲林鄉親給我的施政成果打了個及格的分數,肯定我過去四年的政策,也支持我所提出「雲林上場 加速前進」與「2030 前進雲林」的政策目標與方向。對於今晚的勝選,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競選團隊,從9月25日我們在水林成立第一個後援會開始,選舉團隊成員就跟著我在全雲林各鄉鎮走透透,其後「20鄉鎮廟宇親履巡迴」,我們等於又走了一輪。我要感謝競選團隊全體成員們的辛勞。其次,我要感謝雲林縣府行政團隊這四年來的努力。由於縣府這四年來繳出了亮麗的施政成果,使得雲林鄉親願意再給我們一次機會,用未來的四年拼八年,實現「2030 前進雲林」的目標。第三,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我想,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永遠是最重要的。沒有家人、親戚朋友們的一路陪伴,也不會有今天的麗善。再來,我要感謝這次選舉時對手們無情的批評與指教。因為他們持續的批評,所以我能利用這次機會證明:我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碩士學位是實實在在的,論文也是自己努力一字一字撰寫的;張麗善居住的是蓋在乙種建築用地上的住宅,絕非外面謠言所說的農地農舍;青埔農地是因為李進勇啟動、徐國勇核定,才調整為一般農業用地;而虎尾溪北岸的防汛道路則是丁學忠鎮長擔任代表時提案,林文彬爭取,李進勇支持,才能升格為一般道路。也就是說,透過這次選舉無情的檢視,我們已充分證明,張麗善沒有使用特權!沒有任何特權!最後,我要強調,選舉是一時的,我希望所有的攻擊和抹黑都停留在選舉的時刻,勝選的激情也停留在今晚。我和我的團隊成員們,從明天一大早開始,就會繼續為雲林的未來而努力。先前雲林已失落了13年,過去四年我們終於讓雲林成功上場。未來我們要積極加速前進,努力讓雲林成功蛻變轉型為「農工商科技城」,實現「2030 前進雲林」的目標。謝謝各位!(原文刊載於2022-11-25,更新時間為2022-11-26)

日期:2022-11-25

職場

老外說「My phone is flat」,不是在指「手機很平」!

Jane 和她的外國朋友在講電話,講到一半,朋友說:"My phone is flat.""手機是平的?"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有圓的手機嗎?原來 flat 不只是平的意思。今天來看看 flat 這個好用的字。

日期:2022-11-03

政治社會

東西收一收直接跟我們回去!國考爆百人舞弊捧鐵飯碗、檢調突襲逮人 中油台電中鋼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高雄檢廉破獲台電、中鋼等國營事業電子舞弊案,初估5年共助上百人作弊,目前僅20名考生投案。檢廉單位昨(10/31)再度直搗中油、台電、中鋼等公司帶回中油5人、台電2人、中鋼1人共8名舞弊考生,全部坦承作弊。對此,中油、台電、中鋼3家公司均表示,經查屬實,絕不寬貸,均依規定予以免職。

日期:2022-11-01

生活消費

解鎖台灣祕密酒吧

源自美國1920年代禁酒令時期的祕密酒吧(Speakeasy Bar),最常見地下室或店中店,藏在咖啡館、書店或理髮廳,直到1933年解禁後,形式仍繼續存在。台版祕密酒吧則隱身市井深處,甚至要找出隱藏按鈕,才得其門而入,種種巧思塑造了神祕氛圍,也讓飲酒體驗更新鮮有趣。

日期:2022-10-26

生活消費

台灣珠寶設計師 跨界獻藝

台灣雖然少產寶石,但珠寶設計師的功力卻不容小覷。他們勇於與不同領域的名師碰撞火花,一顆彩色的寶石,被輕手輕腳地鑲在高跟鞋上、融入展覽空間裡、擺進陶瓷藝術中,在不同場合絢麗換裝,以不一樣的面貌閃爍炫目光芒。

日期:2022-10-12

政治社會

楊丞琳聊海鮮,都中國官媒套路!矢板明夫揭「人設」3共同點:鄉下人進城、才能突顯祖國偉大

藝人楊丞琳日前上中國電視節目,一句「在台灣吃海鮮是奢侈」,引起網友熱議,紛紛在臉書上PO出海鮮文,對此,日媒《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台灣網友大量曬出海鮮圖片,並不是因為玻璃心,而是對於這段時間,中國利用各種手段對台灣進行文攻武嚇的一種不滿發洩。矢板明夫分析,最近在中國官媒經常登場的台灣藝人,觀察他們3種「角色設定」(人設),多半是扮演類似「鄉下人進城」的角色,才能突顯出祖國的偉大。

日期:2022-09-08

品味收藏

無懼威權的社會關懷 默默成為他人生的龍骨 詩人吳晟 心懷土地 詩寫台灣

吳晟不屬於台灣任何詩社、詩派,但這位耕作者屬於台灣。他實實在在在家鄉種田,也實實在在用筆,為這片土地耕收最深情的言語。

日期:2022-09-07

房地產

台灣升息1%絕對有可能!吳淡如給房貸族7個忠告:本金能先不還,就不還

中央銀行在3月中時宣布升息一碼,引發各界關注和討論,除了已申請房貸的買房族擔憂房貸利率上升,會讓購屋負擔加重,加上政府打炒房政策,也讓不少人認為,下半年房市將受到影響。 (20220907編按: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8月底演說放鷹,透露就算通膨稍緩,升息腳步也不會停下來,各國壓不住升息腳步,也讓人關注我國央行是否跟進。央行將在22日舉辦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外界推測將再升半碼(0.125個百分點),政策利率調高到1.625%。)

日期:2022-09-07

政治社會

楊丞琳沒吃過的魚在屏東!東港特產「那個魚」是當地下酒菜 「吃海鮮奢侈」真相也被還原,中國「搞的鬼」

近年事業重心移往中國的藝人楊丞琳,近日在節目上一句「我在台北長大,但我是廣東人」再度挑起兩岸網友敏感神經,而最近又被挖出她曾透露「在台灣沒吃過什麼海鮮」、「在那吃海鮮是奢侈的」,被網友們翻出過去吃過不少海鮮的照片打臉。不過台灣知名作家苦苓,今(9/6)日出聲幫楊丞琳喊冤,請大家至少把完整影片看完「不要冤枉楊丞琳!」也有網友跳出來還原節目對話,直指楊丞琳說「沒吃過」的,其實是接其他來賓「豆腐魚」的話題,還有其他片段字幕都被中國節目組「自行加料」了。而楊丞琳在台灣沒吃過的那條魚,掀起網友一陣「找魚潮」,發現她在中國吃的「豆腐魚」,其實就在台灣屏東俗稱「那個魚」的東港特產小鰭鐮齒魚。

日期:2022-09-06

話題人物

文建會前副主委李仁芳逝世,享壽71歲…他打破效率為王、為管理學注入美學腦

前文建會副主委、政大前教授李仁芳週二下午(8/16)傳出離世消息,據悉是周一(8/15)因心臟問題過世、享壽71歲,不少他政大企家班的學生聽聞訊息,感到相當震驚與哀傷。李仁芳靈堂設於龍巖民權會館A館502(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66號)。李仁芳1951年出生於台北,為成大工學士、政大企管研究所碩、博士,曾任政大創新管理教授、輔大管理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企管系系主任、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著作有《巷弄創業家》《創意心靈》《管理心靈》《7-ELEVEN統一超商縱橫台灣》等,也曾任今周刊專欄作者。他對創意產業與生活產業同具敏感度,擅長以跨界思考,探索國內外創意事業的發展脈絡,為台灣經濟升級所提出的建言深受各界重視。今周刊曾於2018年專訪李仁芳,以獨樹一格的教學方式,以「慢」反思,引導管理人才找出創新可能,他所布下的美學種子已在台灣產業中萌芽。(原文刊載於2018/10/3,更新時間為2022/8/17)

日期:202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