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商學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商學院共有949項結果
教育

政大EMBA助攻企業領袖掌握新局 彎道超車贏戰未來先機

當地緣政治逐漸取代全球化、通膨持續升溫、製造業面臨庫存去化挑戰、中美貿易戰與烏俄戰爭方興未艾,全球政經局勢劇烈動盪,導致企業經營與商業貿易環境暗潮洶湧,唯有持續學習,才是變動時代下的最大資產。政大EMBA執行長鄭至甫強調:「在大洗牌、大變動時代,不僅企業需要轉型,企業領導『人』更需要先轉型。」唯有企業經營者的知識體系與思維模式與時俱進、全面翻新,謀定而後動,才能「贏」戰未來,智創彎道超車新局。

日期:2023-10-03

傳產

當年張榮發堅持貨櫃化,有人甚至說長榮瘋了...林省三憶長榮海運轉型之路:光是調查就花了6千萬

編按:長榮海運前首席副總裁林省三的一生事業都與海運有關。20多歲,考取台灣省政府交通處航運科。40歲,受張榮發邀請加入長榮集團。85歲,才從長榮集團退休。20年的公職期間,總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心繫國輪復興與落實海洋政策。轉戰長榮海運後,跟著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推動貨櫃化,開闢世界各地航線,讓長榮登上世界貨櫃船公司龍頭寶座。同時擔任航運相關公會理事長,參與兩岸三地之間航線的協議,不論是「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運」以及97後台港航線的協商談判都參與其中,並影響到後來的兩岸直航。實為推動台灣航運界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

日期:2023-09-26

政治社會

等了10小時,郭台銘副手公佈!藝人賴佩霞開頭第一句:朋友問妳在搞什麼鬼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8/28宣布獨立參選2024總統大選後,外界非常關注其副手人選究竟是誰,半個月來藝人林志玲、賈永婕、資深媒體人沈春華、立委高金素梅都曾被點名,郭台銘都一一否認。郭台銘在周四(9/14)上午8點半開記者會宣布,由資深歌手賴佩霞擔任其副手。賴佩霞上台第一句就是笑著說,朋友都在問民調這麼低,賴佩霞「妳在搞什麼鬼」!隨後她哽咽提到參選原因:「從一例一休實施後,我看到原本生意興隆的老店,一家一家倒掉,原本熱鬧的街道變成空巷,我心裡念念不忘,我們需要專業和有實務經驗的人來經營」。

日期:2023-09-14

ETF

殖利率逾10%、存股00919賺高息密技!達人教你預估近4季股息「便宜價曝光」,加碼月月配完美組合

台股高股息型ETF資產規模已達到4,964億,顯示出投資人對高配息的渴求,相信不少夥伴手上都持有、並且正在尋覓下一檔績優高股息ETF。今天老牛要來介紹這檔配息超甜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想用高息ETF規劃現金流的夥伴千萬別錯過啦!

日期:2023-09-04

理財

把錢都放在定存是很可惜的!前政大校長:散戶投資理財的重點不是擇時或選股,而是要會「等」

許多人檢視自己的工作,常會覺得靠所得致富困難,想於短期致富更難,因此轉於想靠投資理財迅速累積財富,但是多少人真的因為理財而致富呢?以下是你在投資理財之前,必須先知道的重要理財觀念。

日期:2023-08-31

理財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小孩,出生在中產家庭,從小到大沒怎麼為錢煩惱過,也有機會出國讀書,看看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同時,和大部分國內長大的小孩一樣,我也並沒有接受過太多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小時候爸媽會告訴我: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你就會賺到錢,擁有好生活,至少是安穩的生活。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就能賺到錢,便是我對於金錢的全部認識。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從沒有人告訴過我什麼是投資,對財富的概念也並不明確。我理解的收入,就是直接和薪水畫上等號。

日期:2023-08-28

退休

退休想月領5萬被動收入,領股息還是收房租好?她身價破2億「存股400張0056理財術」晚年無憂

想像一下,你手握3萬元,站在投資的岔路口,你會選擇哪條路?存股,這個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需要決心與紀律的過程。如何讓這3萬元的投資價值最大化?據傳身價破2億的知名作家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中,透過台股的0056 ETF的實例,為你揭示投資的智慧,近5年每股價格的區間大概在25到35元之間,以30元來算,股利殖利率平均大概5%多。

日期:2023-08-28

聰明理財

股神巴菲特的教誨:想要贏,首要之務是不要輸

肯定有人做對了:大師的教誨我們談起最新版《證券分析》出版後至今的大新聞。班傑・葛拉漢想起他有個想法要跟我說:新版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即將上市,這本書有點算是教科書《證券分析》的精華版,寫給門外漢看的。葛拉漢希望我能為這本書工作,大概得跟他遠距通信進行。我可以把相關章節寄到普羅旺斯的艾克斯小城,或是馬略卡島或拉霍亞,然後他再寄回來給我。

日期:2023-08-25

科技

電腦比人更中立?招聘系統重男輕女、非裔族群不貸款…歐美國家發現:AI也會有歧視

去年底ChatGPT爆紅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浪潮席捲全球。但在享受AI帶來的便利與經濟效益之虞,社會裡既存的偏見與歧視可能也受到AI推波助瀾。對此,歐美社會紛紛出現「監管AI」的呼聲,盼透過立法提升AI演算法的透明度與問責機制。

日期:2023-08-23

職場

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抱病開會去洗手間吐了3次!他過勞病倒後領悟:「過度努力」原來是錯的

現代人愈活愈忙,也愈來愈茫,身累心更累。問題不是我們缺乏動力,也不是我們不夠努力。問題在於動力和努力都是有限的資源,我們愈是消耗,就愈容易過勞,也更難達成我們想要的結果。麥基昂在新書中提供了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找到一條更簡單的道路,而不是放棄、耗盡或犧牲我們的心智健全狀態。

日期: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