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喪失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喪失共有1271項結果
政治社會

不用半年,賴佩霞才35天就完成放棄美國籍程序:我不是美國公民了!郭台銘誓言奮戰到最後

郭台銘辦公室周四(10/19)表示,郭台銘競選搭檔賴佩霞,已經在19日取得來自美國國務院所核發的「喪失美國國籍證書」,郭台銘更強調會與賴佩霞攜手並肩為台灣的未來,「打拚奮戰到最後」。賴佩霞也在臉書發文並秀出證書,她說今天下午已正式取得「喪失美國國籍證書(Certificate of Loss of Nationality of the United States)」。「在這裡我可以明確的向大家報告,賴佩霞已經不具有美國公民的身份」。

日期:2023-10-19

職場

表面張力

亞洲國家的年輕人,很流行「表面張力」的工作態度,事情只願做到主管交代的層面。事實上,只做到表面要求,不但意味著個人思考能力的喪失,也讓未來的升遷機會大大降低!

日期:2023-10-11

健康

74歲劉墉摔倒沒撞頭卻失去意識,3分鐘送醫路程嘔吐不止...醫親解昏厥原因「快速清醒仍要就醫」

74歲知名作家劉墉昨(10/5)日驚傳在自家庭院摔倒,雖當下沒有摔傷頭部,但回房後卻突然昏厥、失去意識,醒來後發現滿身滿地都是嘔吐物,一路嘔吐到醫院急診室,所幸就醫檢查後沒有大礙。自稱「工作狂」的他,躺在病床上還把YT節目《劉墉講堂》做好,也不忘向粉絲報告:「老頑童一切OK,除了百病纏身,還是一尾活龍!」

日期:2023-10-06

保險

詐騙讓台灣民眾1年蒸發百億資產...壽險公會:要你解約保單、投資保證獲利肯定就是詐騙

「詐騙可說是目前危害台灣治安最嚴重的犯罪手法,去年有受理報案的約3萬多件、財損72億之多,若加入黑數,推估詐騙案應該有4、5萬件、財損百億元以上,今年的數據統計也還在增加,仍為高發犯罪手法。」警政署長黃明昭在週四的記者會一開始,明確點出詐騙問題的嚴重性。

日期:2023-10-05

理財

低薪是運氣不好,再努力也沒用?出社會後的殘酷現實:努力不是為了成功致富,是為了有更多選擇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民生消費業缺才創歷史新高,104人力銀行18日發布2023年《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第一季平均每月短缺38.2萬人,創歷史新高。」「去年第四季起國境解封,國人報復性旅遊消費,加上政府普發6,000元添加柴火,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缺口續創新高,比2020年疫情期間同期成長90.9%,平均每位求職者可分得8份工作,高於整體市場的1.8份。」

日期:2023-10-04

政治社會

精神病患+罪犯雙重身分 引社區鄰避效應、醫護反彈 三年只設55床 司法精神病房頻碰壁

政府目標二○二五年在全台設置四八○床司法精神病房,並成立一所專責精神病院,安置受監護處分的精神病犯人,但推動三年進度落後,鄰避效應加上醫護反彈,兩大難題怎麼解?

日期:2023-10-04

職場

銀行員中年失業,淪為高速公路下流浪漢:工作搞壞身體「沒有忍下來是我的錯」,沒料到50歲後沒人要

編按:「貧困在日本以驚人的速度持續蔓延。它步步緊逼,當你意識到的時候恐怕已無法動彈。」《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又一力作,以詳實的案例和數據,分析日本社會全面陷入貧困危機的真實情況。日本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不同社會的現實焦慮,也能為台灣人帶來警示和經驗。

日期:2023-10-03

稅制

舅舅不婚無子,死後留下千萬債務,家族哪些親戚要辦理拋棄繼承,才不會牽連下一代?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一個法律問題,案情是她舅舅上個月自殺了,她這個舅舅無配偶子女,死後留下一千多萬的債務。

日期:2023-10-02

國際總經

華為靠Mate 60 Pro風光回歸,被譽「漂亮的翻身之作」!為何他卻說前路依然艱難?3點值得省思

9月25日,華為舉行秋季新品發布會,重磅推出新品。這是一次備受關注的新品發布會,被許多人視為華為對美國嚴厲制裁的絕地回擊,反映出經過數年的艱辛努力,以晶片為代表的中國國產零部件技術已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兩年前的今日,正是孟晚舟歸國的日子,那一天,內地社會的民族情緒達到多年少見的一個高潮。在近年來的內外形勢下,華為被打壓、被制裁的命運早已成為中美博弈的一個縮影,華為在逆境下的捲土重來讓許多人倍感振奮。

日期:2023-09-26

生活消費

通膨是什麼? 會影響升息嗎? 要清楚了解才能避免資產縮水!

進入2023年,在論及整體經濟情勢時,最常被提到的字眼,還是「通膨」(inflation)。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爆發後,各國央行為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紛紛採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釋放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帶動股市、房市上漲,但也因此引發外界對通膨的擔憂。對多數民眾而言,通膨最令他們「有感」的地方,就是物價上漲。究竟通膨影響有多大?

日期: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