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國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建共有721項結果
台股

基本面決定股價正確嗎?前國安基金操盤手解密:這兩間能列入「好公司」名單

談論一家公司的基本面好壞,是來自主觀的判斷。台灣前 50 大市值的公司,你能很有自信地告訴我,有幾家是好公司嗎?還是不太確定,不敢論斷?其實,上面問題的答案有點複雜,連我都不是很有把握, 若從兩個面向來看,我想台積電(2330)、台達電(2308) 應該能確定列入好公司名單。

日期:2023-11-24

政治社會

作家范疇心血管病猝逝享壽68歲,不辦公祭不設靈堂…被譽為「今之李白」,善用妙喻、犀利評論成絕響

今周刊專欄作家、知名政略作家范疇驚傳周一(11/6) 凌晨1點4分因心血管病發,於家中安祥離世,享壽68歲。范疇在兩岸三地交友甚廣,家屬低調並秉持其遺願:不辦公祭、不設靈堂、懇辭花禮,將以其創辦的前哨預策營網站,持續作為其創作刊文紀念及各界留言致意。范疇前哨預策營官網上寫道,范疇長年哲學思索不斷,力推台灣平民三精神:中共不等於中國,台灣12字訣等獨特創見均獲得各界回響,其獨樹一格精闢定義之:只要在列強夾縫中強韌生長且內生民主自由者:Taiwanology台灣學理念,也正要向全球推廣,期待各界持續火種為共同理念奮進,將其發揚光大。范疇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在台灣、新加坡、美國、中國創業已逾30年,涉及教育、數位出版、風險投資、區域經濟開發等領域,註有《與中國無關》、《與習近平聊聊台灣和中國》等著作。《今周刊》曾於2015年專訪范疇,談談他年少時期特殊的中國經驗,與未來的寫作夢想,他善用妙喻、才氣縱橫,突然猝逝讓人震驚不捨。以下為《今周刊》950期專訪全文。

日期:2023-11-08

國際總經

加薩淪為平民地獄…戰爭要怎麼結束?拜登如何管住「肩膀上這隻失控的猴子」成終戰關鍵

美國拜登總統一邊高喊支持以色列,一邊升高對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政治壓力;白宮既要拯救被哈瑪斯綁架的人質,又要設法避免被以色列極右派政府綁架。

日期:2023-11-08

科技

不用等2025年,納智捷n7明年初交車後就是鴻華見真章!一張表盤點鴻海電動車整車代工大事紀

鴻海宣示集團向電動車轉向,到今年正好滿3年,從三電系統、開放平台MIH、整車設計鴻華先進,以及整車代工業務,現在的鴻海正處在什麼樣的位置?2025年目標能否順利達成?

日期:2023-10-25

科技

AI股套高點怎辦?谷月涵:想解套可能得等3年!富士康被中國查稅:「只會讓台商更害怕」

AI相關類股近期出現一波修正,許多被套牢的投資人都在問:「何時能解套?」有台灣先生之稱的谷月涵週一(10/23)在寬量國際2023年第4季全球資本市場展望說明會提出他的看法。谷月涵直指若從過去網路泡沫、蘋果發iPhone手機等科技大事件,對相關股票股價的影響來看,「可能3年以後才會再創新高」。至於鴻海(2317)集團旗下富士康被中國查稅一事,谷月涵則表示,此消息會讓台商更害怕、更不敢投資,且預估新的技術、產品都將設在國外廠房,不會放在中國。

日期:2023-10-23

政治社會

美國祭升級版晶片禁令,恐讓輝達丟了中國!廣達、緯創…台股AI族群全趴地,輝達如何應變?

今周刊編按:美國周二(10/17)發布「升級版」晶片出口禁令,禁止更多業者設計的AI晶片出口中國,預定30天後生效,恐讓輝達(NVIDIA)、英特爾以及AMD都受衝擊,尤其是輝達部分,禁令主要除涵蓋H800和A800 PCIe/模組外,連L40S都在本波禁令之內。受此利空打擊,輝達股價收盤下跌近5%,加上聯準會12月升息的機率,從原本的3成拉升到4成,利空襲擊台股週三(10/18)開低走低,終場台股收在16440.91點,跌201.64點或1.21%,三大法人賣超189.92億元,其中外資賣超83.47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29.01億元及賣超77.40億元。AI股廣達(2382)重挫5.42%、緯創(3231)跌近4%,權值股台積電(2330)跌11元來到540元守住整數關卡。科技業者指出,若禁令擴及降規版L40S,輝達恐完全失去中國AI市場,台灣AI概念股包括台積電、廣達、緯穎等供應鏈,勢必面臨新一波挑戰。輝達表示,將遵守所有適用的法規,同時努力提供支援不同行業的數千種應用產品。鑒於全球對輝達產品的需求,預計(新規)短期內不會對公司財務業績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不過輝達也表示,新規可能會延後產品開發時程,公司可能需要把部分業務從受影響的國家遷出。而英特爾僅表示已在評估新規定、超微則是不予置評。

日期:2023-10-18

科技

台灣生技醫療論壇》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培育醫學頂尖醫學人才匯聚台灣生技實力!

當台灣成為全球老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擁有創新能量與人才匯集的台灣生技業可望蛻變為台灣的另一座護國神山。《今周刊》在週三(9/27)舉辦2023台灣生技醫療論壇,以「生技醫療的創新與機遇」為題,請來各界專家一同為民眾解讀生技醫療產業的最新發展

日期:2023-10-16

政治社會

等了28年「海鯤號」亮相下水!台灣首艘潛艦國造原型艦誕生,蔡英文親擲瓶:2025年3艦齊備

台灣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艦,於週四(9/28)舉行「潛艦國造原型艦命名暨下水典禮」,總統蔡英文親自於高雄台船海昌廠房主持下水儀式,並進行「擲瓶禮」,正式命名為海鯤軍艦(Narwhal)、舷號「711」。「海鯤號」預計在完成一系列測試後,明年底前交付海軍、2025年開始服役。蔡英文致詞時表示,命名和下水典禮後,會繼續完成原型艦裝備安裝、測試及海試,2025年海軍現役的兩艘劍龍級潛艦再加上這艘潛艦,台灣將有3艘具備完整作戰能力的潛艦。

日期:2023-09-28

台股

台積電12度「當日填息」!配息3元、張忠謀估一夕入袋3.75億現金...劉德音、魏哲家領多少?

今周刊編按: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週四(9/14)上演除息秀,由於過去8季每股配2.75元,此為首度改為3元股息,一開盤股價就衝上544元,上漲6元,完成秒填息,這是台積電第9次上演「秒填息」,也是第12次當日就填息。台股也跳空開高,在AI族群反彈之下,早盤大漲逾150點,突破16700點,終場大漲226.05點或 1.36%,收在16807.56 點,成交量2829.04億元。而台積電終場上漲12元,收在550元。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前持有台積電1.25億股,若未處分持股,估計將有約3.75億元入袋。至於董事長劉德音持股1291萬餘股,估計有3873萬元股息入袋、總裁魏哲家持股639萬2834股,也將有1917萬元進帳。

日期:2023-09-14

科技

「沒處理的環保廢棄物還是垃圾!」終結污染刻不容緩...業者:可堆肥塑膠應被重視

今周刊編按:今年8月起八大類場所將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PLA免洗餐具,主因是民眾回收時容易與塑膠類混淆,且PLA要在特定環境才能分解,台灣幾乎沒有相應的堆肥處理設施,多只能焚化處置。「終結塑膠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宏力生化副總經理王舜弘鄭重表示。鑑於國際限塑新法上路,台灣生質與永續材料產業協會(TBSM)周四(7)日舉辦「可堆肥塑膠循環再利用論壇」,呼籲政府更加重視「可堆肥塑膠」的應用。

日期: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