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國科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科會共有227項結果
科技

什麼新科技「驚動」前友達總座九年後重出江湖 石化龍頭台塑也要找清大一起研發? 聽聽中研院上個月怎麼說

前面板一哥友達總經理陳來助2013年卸任後,一直投入企業二代大學、台灣數位企業總會、青年創業輔導,以及外界知曉的鳳梨酥名牌「微熱山丘」工作。2021年3月,他在竹北成立了台灣鈣鈦礦公司、親任董事長,投入第三代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及量產,也就是與公司同名的鈣鈦礦電池。今年11月,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與台塑公司董事長林健男,簽約成立台塑清華聯合研發中心,全面展開人工智慧、環保製程、新型材料、綠色能源等多項合作研發,協助台塑研發對地球更友善的環保製程、更具競爭力產品,研發項目之一就是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鈣鈦礦。什麼是鈣鈦礦電池?它跟現有太陽能電池有哪裡不同?

日期:2022-12-22

科技

台廠鏈結國際 秀衛星產業科技力

經濟部工業局、工研院產服中心共同推展的B5G低軌衛星產業發展推動計畫,正加速媒合愈來愈多國際企業與台灣的合作,也藉此展現出台廠不可小覷的科技力。

日期:2022-12-09

科技

「以為會做天線,就能出貨給SpaceX」…台灣太空產業不輸韓國,獨缺最後這塊關鍵拼圖

2023年,國家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首要之務就是籌辦台灣首家民營衛星系統整合公司,補齊太空供應鏈最後一塊拼圖,可望帶動產業戰力大升級。

日期:2022-11-29

政治社會

台積1奈米新廠傳落腳龍潭,國安矽盾能再多一道!黃崇仁:張忠謀做了30年才有今天「怎麼去台化?」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日視察由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管理的龍潭園區,聽取國科會及桃園市政府簡報,並鳥瞰龍潭園區三期的用地。蘇貞昌表示,他當院長以來已經核定興建擴建科學園區有7處,增加7 00公頃土地,政府推動的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有1.8兆多元,桃園在鄭文燦努力下,鄭運鵬也支持,投資金額最大、就業機會最多。蘇貞昌說,龍潭科學園區土地租用將近飽和,政府會把先進製程留在台灣做各種努力,這是台灣的國力,也是地方的期待,希望不要見不得地方好。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指出,台積電拍板1奈米龍潭設廠計劃,雖然有選戰造勢意味,但也可以看出台積電全球布局及深耕台灣的戰略布局。謝金河認為,台積電深耕台灣,新製程先是落腳南科,接著ASML也來設研發基地,台南也從文化古都蛻變為科技新都。接著陳其邁市長以高雄煉油廠迎來台積電設廠,打通了高雄經濟的任督二脈,這次龍潭一奈米計劃一定攸關大桃園未來長遠發展,千萬不要小看!

日期:2022-11-03

台股

台積電1奈米將落腳桃園龍潭,背後關鍵人物曝光,「他們」從中央、地方分進合擊…公司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大廠台積電(2330)將啟動先導計劃,預計最新2奈米以下(1奈米)製程擬落腳新竹科學園區轄下的桃園龍潭園區。據了解,這次促成這樁建廠案,背後關鍵人物就是「雙鄭」:桃園市長鄭文燦與立法委員鄭運鵬,兩人從中央、地方分進合擊、費時逾1年,成就這樁美事。對此,台積電週一(10/31)回應表示,設廠地點選擇有諸多考量因素,台積公司會繼續在台灣投資先進製程,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並持續評估在台適合半導體建廠用地,一切以公司正式對外公告為主。

日期:2022-10-31

科技

我的連線,上太空

5G通訊逐步實現智慧生活,但地面通訊受限地形、地貌,仍有40%地區難被訊號覆蓋。低軌衛星居高臨下,補地面通訊之不足,連線上太空,訊號無死角、萬物聯網的美麗新世界即將來臨!

日期:2022-10-20

政治社會

諾貝爾化學獎大熱門,翁啟惠謙稱「自己不會得」!求學時代非學霸、投入醣分子研究「全球唯一發明」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翁啟惠一直是諾貝爾化學獎熱門人選,每年得獎呼聲都相當高,今年再度被日本化學領域學術新聞最大網站選出為熱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面對外界一片看好聲,今周刊與人在美國的翁啟惠連絡上,他謙虛說自己得獎機率不大。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已在週三(10/5)下午1745頒發,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學者凱洛琳•柏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學者莫代爾(Morten Meldal)及美國學者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共同獲獎,表彰三人在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領域的貢獻。

日期:2022-10-05

科技

台大物理系登上日本NHK! 量子技術有望接替半導體 成為下個護國神山? 幕後推手都要從他說起

為何日本NHK特地來台,採訪台大物理系?時間回到2005年11月,時任台灣大學物理系主任張慶瑞推動的「台大物理文物廳-原子核物理」,在集合眾人努力一年多後,終於在台大校總區二號館正式亮相。這個文物廳重現了早在1934年,由時任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教授荒勝文策,在今天台大二號館同一地點,以自行打造的直線粒子加速器創下亞洲史上第一次、全世界第二次的核分裂實驗場景。1934年的這個成就震驚了日本科學界,不僅使荒勝被京都帝國大學延攬回日教學,也種下了日後荒勝為日本海軍秘密研製原子彈的種子。2020年,日本NHK為了配合以荒勝文策為背景的電影《太陽之子》(太陽の子),製作了兩集特別節目,並特別為此來台採訪台大物理系,包括拍攝台大物理文物廳內展示的當年原尺寸同型加速器,及專訪張慶瑞教授。可以說,1934年由荒勝文策在台北帝大(日後的國立台灣大學)創下的亞洲首次核分裂實驗,在86年後把原子彈技術、台灣及台大物理系,全都連結在一起,還登上了NHK報導。

日期:2022-09-23

2022縣市長選舉

同學在皮克斯、谷歌當高層,他卻棄千萬年薪入政壇被罵…後悔嗎?張善政:卸任留正評一切就值得

「你好。」身高180公分的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親切與人打招呼,但與一般政治人物擁有一見面就好像與你八代祖宗都很熟的能力,張善政跟人互動的模式比較斯文、冷靜,或是有些人用「佛系」來形容。

日期: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