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國際社會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國際社會共有548項結果
政治社會

總統大選倒數百天,NHK專訪賴清德:「所有努力都在避免戰爭」…台灣被侵略,下個受影響是日本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專訪時表示,國際社會愈團結、愈有準備的話,中國發動戰爭、「台灣有事」的機會就變少。他說:「我所有的努力都在避免戰爭、穩定台海、確保世界的和平,這是我的目標。」

日期:2023-10-06

政治社會

賴清德推「創新經濟・智慧國家」揭7大主張,推動台灣生產經濟轉型創新經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第四度發布「國政願景」,他以「創新經濟.智慧國家」為主軸,發表一系列完整的「五大信賴產業」政策內涵,希望讓台灣走出過去以「生產要素驅動」,走向「創新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打造「創新經濟.智慧國家」的七大主張,包括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與韌性,讓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建構以人為本的智慧新社會、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發展護國群山,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創造包容成長,以及發展綠色成長新戰略。

日期:2023-10-03

政治社會

Linbay好油涉聯手國民黨工演戲!賴清德:台灣民主化後首見「企圖得到選舉利益」

對於「Lin bay 好油」恐嚇案涉嫌與國民黨黨工「自導自演」,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表示,若經查屬實,這是台灣民主化後,首次有在野黨黨工以自導自演方式,抹黑政府、製造對立、引起社會恐慌,企圖得到選舉利益。賴清德也呼籲國民黨應負責任對外說明何以發生此事。賴清德也表示他身為民進黨主席,他深刻認為若林裕紘具備民進黨的理念才入黨,「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強調不管什麼政黨,「不應該做的事情就不應該做」,希望朝野證黨都能記取此事教訓,也希望國人都能將每一次選舉當成「民主嘉年華」。

日期:2023-10-03

科技

便利商店螢幕辱罵裴洛西!軍事戰爭網路化,年增38%...民團出版手冊籲台灣借鏡,加強數位防禦能力

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國際社會意識到網路世界已成為「無煙硝的戰場」。民間團體「台灣數位外交協會」擔憂近年中國對台威脅日益加劇,因此搜集烏克蘭運用網路科技抵禦俄羅斯的案例,在9月25日發表《烏克蘭網路行動案例手冊》,盼能作為台灣借鏡,並加強台灣民眾的數位防禦能力。

日期:2023-09-25

國際總經

美元霸權會被人民幣取代?「去美元化」浪潮來襲投資避險策略,專家報乎你知!

「美元」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但從俄烏戰爭開始,中國等國紛紛以「去美元化」反制「美元武器化」。在這波浪潮之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以降低風險?不妨就跟著本篇專家提供的「三不一可」吧!

日期:2023-09-25

政治社會

杭州亞運開幕,台2媒體無故被拒入場…矢板明夫:習近平閉關鎖國,中國一口氣回到「晚清時代」

杭州亞運開幕式9/23登場,不過中國卻違反國際運動會慣例,拒絕核發台灣媒體包括《自由時報》與《ETtoday》攝影採訪證,體育署表示,目前亞運籌委會仍不願說明,不過已請中華奧會持續了解、溝通,希望可以回歸單純體育賽事。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認為,中國在體育賽事上,出現了很多打壓選手和媒體等「泛政治化」的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側目。矢板明夫認為,習近平政權這幾年的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不僅回到了文化大革命,甚至還一口氣回到了晚清時代。以下為矢板明夫臉書全文:

日期:2023-09-24

政治社會

台灣價值不是強權的籌碼!退役少將于北辰細數民主價值…TIA政經講座本周他談「由烏克蘭看台灣」

台灣勵志協會 (Taiwan Inspiration Association,TIA)每週六日舉辦週末政經講座,本週六(9/23)下午2: 30至5: 00邀請雲林科大財金系教授鄭政秉,主講「由烏克蘭看台灣-何以烏克蘭可以帶給台灣巨大啟示」。雲林科大財金系教授鄭政秉為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專研產業經濟、財務計量、中國經濟。經歷包括勞動力發展署諮詢與審核委員、《思與言》雜誌總編輯、連江縣政府縣政顧問等,鄭政秉更在今年7月探訪戰火下的烏克蘭。

日期:2023-09-18

政治社會

2024總統參選人政見一次看/「四腳督」賽局成形!9大領域政策,賴侯柯郭怎麼說

2024總統大選「四腳督」局勢成型,這場總統級的賽局中,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以及獨立參選的郭台銘,每位參選人在各領域議題,都有其理念與政見,也有不同的解讀或主張。鑑於台灣的特殊地理、政治與歷史情勢特殊,以及總統主要職權在於外交、國防面,因此每屆總統大選中,對於中國有關的兩岸、統獨議題,以及與美國、日本及其他國家相關的外交議題立場,都是選民高度重視的主題。對選民來說,總統參選人能否端出產業經貿牛肉,以及是否有因應2050淨零排放趨勢的能源政策藍圖或願景,還有高房價現實下,參選人的居住政策等,都受高度關注。

《今周刊》以外交兩岸、國防、產經、能源、居住政策、交通、文化教育、司法改革、社會福利9大領域製作表格,並彙整中各參選人政見或政策,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08-31

政治社會

提出「四大支柱」後 再拋「五大信賴產業」 賴清德:因應地緣政治變化,經濟產業實力也是關鍵

副總統暨民進黨籍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周五(8/25)針對內政的經濟議題表示,為因應地緣政治變化,台灣必須要提升整體國家實力,除國防、國安實力外,經濟產業實力也是關鍵。他強調,因此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過程中,台灣必須要掌握時機,大膽地、持續地壯大台灣科技和經濟,發展 「五大信賴產業」。此次所提「五大信賴產業」,包括半導體產業、人工智慧產業、軍工產業、安控產業以及通訊產業。賴清德先前就兩岸與國防外交議題,拋出「四大支柱」政見,為「強化國防威懾力」、「提升經濟安全」、「與全球民主國家建立伙伴關係」,以及有「穩定且具有原則的兩岸領導力」。

日期:2023-08-25

政治社會

《八尺門的辯護人》熱潮/外籍漁工被虐待、漁業觀察員「被失蹤」都是真的!民團倡議遠洋漁船裝設Wi-Fi

台劇《八尺門的辯護人》7月上架後引發熱潮。但影集中外籍漁工被虐待而殺人、外籍漁業觀察員死亡的情節,卻是真實存在的案件。對此,人權團體積極倡議在遠洋漁船上裝設Wi-Fi,盼能保障漁工的通訊權,並監督船上的勞動條件,使漁船出海時不致淪為「海外孤島」。

日期: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