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多走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多走路共有25項結果
個人成長

改變走路方式邁向複利人生!專家親授提升工作效能的步行提案

改變步態 ,疼痛Bye Bye!我的專業是劍道,目前也擔任大學劍道社教練一職。為什麼身為劍道專家會想指導走路方式?想來還真是不可思議。

日期:2023-10-26

藝文風尚

有意義的旅行、吃更多蔬食、換電動車... 10大自綠生活行動「你的小改變,決定地球65%碳排!」

「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全球約65%的碳排放。」今周刊以聯合國ACT NOW【10大個人氣候變遷行動】作為行動基底,2022年發起第一屆「自綠生活節」,獲得熱烈回響、現場人潮不斷,今年9/16-9/17於台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延續舉辦第二屆「自綠生活節」,除了好玩有趣適合親子外,還有滿滿的知識含量,邀請大家從食、衣、住、行、育、樂中,實踐永續。

日期:2023-09-14

健康

紙容器多數無法回收,淋膜有害健康!媽盟發起「自備餐盒」行動,記者出身的她自備3餐具減廢

根據統計台灣年產近80億個紙容器,近年受疫情外送經濟影響,紙餐具回收量從2019年8萬公噸,增加到2021年16萬公噸,成長近一倍,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簡稱:媽盟)今年8月至9月發起「自備餐盒減廢」活動,邀請理念相同店家,提供自備餐盒優惠,吸引民眾響應,提升環境意識。

日期:2023-08-10

健康

老是「上不出來」怎麼辦?大便偏硬、放屁很臭超困擾…營養師大推「早上喝1液體」,助解便順暢

排便的順利與否,會顯示出身體的代謝狀況,對體態呈現也會有影響?李婉萍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長期便秘導致糞便堆積在體內,不僅促使息肉生長,甚至有引發癌變風險。尤其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自然,便秘也逐漸成為上班族或年輕族群的「文明病」。

日期:2023-02-23

企業辦理職工運動專區

健康活力的員工 是康舒科技強有力的發展潛能

走進康舒科技提供員工運動與紓壓的健身房,寬敞的活動空間和一應俱全的專業運動器材設施,完全比照坊間五星級的運動中心規模所打造,在這麼舒適的環境中運動,流汗都能成為一種享受!有別於其他公司為了推動職工運動,無不挖空心思、發揮創意,透過各種新穎有趣的方式來吸引不愛運動的員工,願意加入運動行列;而康舒科技推動職工運動的最大挑戰,則是得努力滿足和回應同仁們廣大的運動需求。

日期:2022-10-05

生活消費

消耗卡路里,為地球減碳! 永豐推「汗水不白流」APP、為離島引進數百輛電動汽機車,多管齊下為永續助攻

1998年9月22日,為了喚起人們的環境意識,法國35座城市居民發起「無車日」活動,以不開私人轎車為環境盡一份心力,成為「國際無車日」的起源;到了現在,長期推動永續發展的永豐銀行也從金融科技的角度切入,推出結合遊戲的「汗水不白流」APP;永豐金租賃更攜手電動汽機車業者推廣共享綠能交通登陸離島旅遊,邀請人們為個人健康和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日期:2022-09-16

焦點新聞

Together, a better life!永豐金百萬綠行動 一同淨灘愛台灣

由《今周刊》發起的「還海行動 1095」去年一共舉行了五場淨灘,清除了 2,572 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並成功將 9,376 個寶特瓶翻轉重生為海廢全循環拖鞋。8/27在桃園觀音海岸是今年的第二場次,《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永豐金總經理兼志工團總團長朱士廷、永豐金證券總經理張李章隆、永豐金租賃董事長李文宏皆到場支持,其中永豐金控更是在短短三天內號召 400 人報名,共計348人參與淨灘,整場活動共清理出401公斤的海洋廢棄物。

日期:2022-08-27

金融

奉茶、淨灘、捐閒置好物…永豐百萬綠行動獲廣大迴響,每4度光電發電就有1度由永豐提供融資

自備水壺、自備餐具、多吃蔬食、隨手關燈…其實愛地球比你想像中的更容易做。永豐金控身為金融機構,除了從供應鏈管理出發、鼓勵員工落實永續生活,在投資、融資的部分也積極協助綠電發展,目前每4度光電發電就有1度由永豐提供融資。

日期:2022-08-26

焦點新聞

吃完一餐胖3公斤...吃鍋避開「地雷湯底」! 營養師:冬粉、菇類超級吸鈉...會變「鈉美人」

台灣人愛吃鍋,不分季節,尤其冬天更是愛!有營養師提醒,有人吃一餐火鍋之後馬上胖了3公斤,原因出在,湯底還有食材上的選擇,「有些食物本身鈉含量不高,卻擁有很高的吸鈉能力,常常吃一餐火鍋下來,就變成『鈉美人』!」

日期:2021-11-16

健康

手抖、健忘失智、憂鬱,當心帕金森氏症7個警訊!醫師:4種食物別吃,恐加速惡化

20210619編按:54歲金曲台語歌后詹雅雯,今年3月赴醫院檢查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雖然她曾在臉書以正面態度面對病情,不過18日在直播中回憶起醫生的話「對不起,妳不可能痊癒,因為這世界上沒有藥可以醫帕金森氏症,只能減緩(病情)」,讓她忍不住掩面痛哭。其實,帕金森氏症(巴金森氏症)是長輩們常見的疾病,年紀65歲以上約有1%至2%罹患率,往往在確診後3~5年內,有30~50%患者合併出現失智症,5~7年可能導致完全失能;因此,當早期出現手抖、動作遲緩等7大警訊時,就要提早就醫進行檢查。

日期: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