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失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失常共有125項結果
國際總經

大者「恒大」,大到如何倒?

中國恒大事件的問題不在「大到不能倒」,而在「如何倒」。把它與2008年的雷曼事件相提並論,其實是過慮了。

日期:2021-09-29

政治社會

2020東奧閉幕》比奪牌更重要的事!68個奧運選手人生拼搏精神,才是台灣最大的收穫

2020年東京奧運將於今日晚間閉幕,台灣選手也已全數完賽,台灣的獎牌數總共2金4銀6銅落袋,已刷新歷史紀錄,除了數量的突破外,我們更可以從奪牌的種類,以及選手的故事,看到新的台灣價值。

日期:2021-08-08

職場

張上淳是老師、羅一鈞是學弟 林氏璧每晚「開房」為大眾解惑,撫慰百萬人心

他是醫者,也是全職部落客,疫情間,每晚「開房」為聽眾解惑,理性溫和守護台灣。

日期:2021-06-23

職場

在高球殿堂摔了一跤 徐薇淩:「我已活在夢裡,為何輕易放棄?」 LPGA新冠軍的低潮歸零學

親眼目睹曾雅妮奪下大賽冠軍的風采,讓她一路克服逆境,實現成為頂尖選手的夢想。對徐薇淩而言,美巡賽冠軍不只是個人榮譽,更是台灣選手實力的證明,「我們不比別人差,我不想再看到『暌違幾年拿下冠軍』這種說法。」她自信地說。

日期:2021-06-02

焦點新聞

文化大學宿舍「大倫館」4學生確診! 校方:安排住宿生快篩、整棟大消毒

台灣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今(1)日在學校官網公布,校內大倫館宿舍出現4例確診案例;將安排住宿生快篩,該館也會安排大消毒。

日期:2021-06-01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健康

多起確診者家中猝死? 醫曝恐怖真相:即便輕症、無症狀仍會死亡

「為何COVID19 患者,容易猝死在家中?」

日期:2021-05-24

職場

縱橫賽道70年 競速狂人將狂熱變信仰

一名鐵匠之子,十歲立志成為賽車手,長大後加入職業車隊,還傲骨開創品牌寫下不朽超跑傳奇。對車迷來說,法拉利近似信仰,早已超越「車」的範疇,且躍馬江湖,傳奇仍在繼續⋯⋯。

日期:2021-04-21

健康

這些病反覆發作,都是體濕惹的禍!

台灣氣候濕度高,濕氣容易入侵體內,且濕性重濁,還會與寒、熱結合,最為棘手。中醫認為,濕氣長期累積在體內,容易導致倦怠無力、關節痠痛、腹脹腹瀉、皮膚瘙癢發疹等各種病症;另外,還有許多人用盡各種減肥方法依然瘦不下來,也有可能是濕氣惹的禍。

日期:2021-04-15

房地產

買房vs出國讀EMBA,兩則故事的啟示告訴你:誰好誰壞,只取決於一點...

前幾天有個女孩找我聊天,很著急地連著發了好幾條消息,問我她現在到底該如何選擇。

日期:202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