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好企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好企業共有133項結果
理財

2023年的投資挑戰與契機為何?一文掌握M&G投資專家的5個關鍵問答

2022年股債齊跌,投資人不管將資金放在哪裡都難免受到損傷。展望2023年,投資市場表現是否將穩定下來?又有哪些必須關注的議題與可期待的資產?M&G投資的3位專家:股票、多重資產與永續投資長Fabiana Fedeli、私募與另類投資投資長Will Nicoll,以及固定收益投資長Jim Leaviss,藉由5個關鍵問答,為讀者全面解析2023年的投資挑戰與契機。

日期:2023-03-01

國際總經

不是台積電美國薪水不夠高,是這點不夠好!鄭宇庭:誰先掌握文化,才能優先搶下入場券

「台灣不缺有才華的事業家,但往往野心、格局太小。」以熙國際創辦人兼執行長鄭宇庭(Madeleine Cheng )犀利剖析,身為美國華裔第三代的她,對美國的社會、企業文化再熟稔不過,她洞悉到當前美國相當歡迎製造業進駐,台灣企業只要掌握當地文化,趁勢拓展美國市場絕不是夢。「為什麼要去美國市場?」在2月底的一場講座上,鄭宇庭首先拋出問題,試圖幫有「美國夢」的創業家們釐清美國市場的重要性,她接著點出3大原因:

日期:2023-02-24

ETF

印刷廠女工50歲提早退休:「0050+00878」定期定額ETF存股4大秘訣,月薪23K也能脫貧致富

編按:作者楊倩琳出生在單親貧困的礦工家庭,為了賺取學費及生活費,15歲到印刷廠當女工,只是高職同學偶然一句話:「楊倩琳你一定考不上大學」誓言考取大學。努力上班存錢去英國留學攻讀碩士,到最後在上海財經大學完成博士學位,從工廠女工到科技公司營運長,50歲提早退休,成功翻轉人生。

日期:2023-02-13

金融

「在我手上沒有一家企業跑掉!」拚命三郎林修銘奔走新創圈:留不住好公司,就是對我最大的指責

根據《財訊》報導,2022年8月,林修銘以史上最年輕的黑馬之姿,接掌資本市場兵符;一上任就大刀闊斧地做各種改革與創新,當然不免引發微詞;但他認為,做對的事,就要扛得住。

日期:2023-02-0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79期︱2022-2023年檢討與展望(十)—超豐、台積電、智基、冠德

我們這期針對存股池中的超豐、台積電、智基與冠德進行檢討與展望。存股池追蹤的40幾檔個股在這次中全部檢討完畢。第280期則是針對追蹤的所有ETF進行回顧並探討今年的操作之道。

日期:2023-01-16

科技

貝爾實驗室思惟:企業剛需不敗

隸屬原AT&T的貝爾實驗室是獲頒最多諾貝爾獎的機構,誕生許多劃時代發明,都是等企業大量使用,價格下降、消費需求建立後,再爆發普世需求,推廣到消費市場。

日期:2022-11-23

政治社會

111年國家永續發展獎 得獎名單出爐!看見各界落實永續目標的決心

2015年聯合國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敦促全世界在2030年以前,藉由一起努力達成SDGs的17項目標,讓我們的環境與社會邁向永續;為此,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下稱永續會)特別辦理「國家永續發展獎(簡稱永續獎)」選拔計畫。

日期:2022-11-16

個人成長

一做23年,竟在46歲被開除...再幸福的企業,都不應該把整個人生託付給它

23歲大學畢業後,憑著漂亮的學歷與流暢的英文,May幸運的進入一家美商企業,同學們都羨慕極了,薪水高、福利佳,不時到世界各地出差。May努力認真,沒日沒夜加班,一路升遷至經理...(原文刊載於2018/10/19,更新時間為2022/10/15)

日期:2022-10-15

ETF

0056、0050...高股息ETF和指數型ETF,最大差別在哪裡?雨果:比起現金股利,選股更要在意的事

股票市場是企業向一般群眾募集資金的地方,也是一般民眾可以直接投資大型企業的地方,民眾提供資金讓企業可以依計畫擴張,企業也將更多的獲利回饋給投資者。若企業獲利增加,基本上可以有兩種回饋投資人的方式,一個是股價成長,另一個是配發股利股息。

日期:2022-09-23

台股

45歲起步不晚,退休後穩穩持有現金流!畢德歐夫:趁早打造被動收入

許多中年人共通夢想:「如何在退休之後,自動滾入穩定現金流?」邁入中年後,許多人在理財上會選擇降低風險,著眼於退休金規劃並打造被動收入,今周刊專欄作者畢德歐夫建議,45歲以上中年人,應將資產配置在可產生現金流的工具,讓被動收入逐漸取代主動收入,打造退休自動現金流。

日期: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