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密閉空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密閉空間共有107項結果
健康

酒精噴灑有技巧,噴不好恐致「肺部纖維化」!毒理專家示警2關鍵很要命: 6大疾病風險大增

不少人為了防疫,會將酒精不停噴灑周圍和雙手,但防疫酒精不是量多就是好,如果噴灑的方式錯誤,甚至可能造成傷肝腎至導致肺部功能受損!

日期:2022-06-10

全台防疫報導

身邊好多人確診,感覺周遭空氣都有「毒」?專家籲做7件事:大減住家、辦公室病毒量

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強,所幸確診者以輕症居多,台灣與病毒共存之路勢在必行,面對病毒到底該做哪些準備?又該如何減少辦公室、住家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日期:2022-05-11

生活消費

明明都是一級省電,多買1台除濕機「電費竟飆3千」!台電親上門揪元凶「這耗電多10倍」

「除濕機比冷氣耗電?」面對濕濕冷冷的天氣,不少人會在家裡開除濕機以防濕氣過重,此舉卻成了電費單暴增的元兇嗎?有民眾驚訝,只不過多添購一台除濕機,當月電費居然衝破3000元,相較於前期多了近1倍,讓他感到相當不可思議,直到台電公司派人親自到府察看,才終於揪出耗電元凶。

日期:2022-02-16

全台防疫報導

陳時中坦言:社區中有漏網之魚 疫情失控如「獅子王」翻版?專家警示:小心「這群人」最容易突破防線傳染…

桃機延伸社區群聚感染至今,本土已有123人染疫,確診個案一路從機場燒到銀行、學校與傳統市場,並在5縣市多點爆發,本土傳播鏈初判至少就有6條Omicron傳播鍊。由於仍有多起不明感染源待調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就坦言,社區中仍有確診的漏網之魚。然而,台灣篩檢策略仍以追查確診傳播鏈為主,並仰賴民眾有症狀自行至醫療院所篩檢,以防守為主的防疫策略,真能有效圍堵Omicron病毒在本土擴散?

日期:2022-01-19

健康

酒精怎麼使用最有效? 食藥署揭:比「噴灑」更有效的消毒撇步

國內疫情有升溫之勢,適逢農曆春節到來,外界憂心染疫風險恐有擴大的可能,對此,食藥署除了提醒民眾記得戴好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也透露酒精的正確用法,並點出6大使用酒精時一定要注意的小細節。

日期:2022-01-13

全台防疫報導

本土+0》禁令稍放寬!陳時中:10/5起開放「這些地點」不必戴口罩 1原則須遵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隨著疫情趨緩,指揮官陳時中也在今(3)日於記者會上宣布「口罩鬆綁」相關事項。

日期:2021-10-03

全台防疫報導

八大有望能恢復營業? 羅一鈞鬆口:經過適度防疫與管理!可以有條件開放

本土疫情趨緩,國內郵輪和八大行業遞交申請書給指揮中心,盼能盡早恢復營業!對此,指揮中心強調,郵輪人數眾多,也算是在密閉空間,會參考國外的指引和業者提供的防疫辦法,來決定是否會開放;至於八大行業,目前經濟部有針對個別的行業提出防疫辦法,希望能夠經過適度防疫與管理,可以有條件開放。

日期:2021-09-23

全台防疫報導

降級別鬆懈》同桌打麻將100%染疫、同車67% 「高風險活動和場所曝光!」

彰化縣截止昨(25)日累積269例確診案例。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根據縣內本土染疫,製作「高風險傳染力場所」圖表分析,打麻將染疫機率達到100%;「密閉空間,長時間共處時,尤其是通風不良之場所,都會增加染疫風險!」

日期:2021-07-26

政治社會

累積至今550萬人確診、12.9萬人死亡!一個英國人妻的疫情實錄:新冠肺炎就像文化衝擊的照妖鏡

要是沒有爆發新冠肺炎,我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東西方對於戴上口罩這件事竟然有如此天差地別的想法。尤其是英國,把「士可殺,不可辱」改成「士可殺,不可強迫戴口罩」似乎都行得通,對許多英國人來說,戴口罩真的會要了他們的命,有人甚至誇張地說寧願得病也不要戴口罩。

日期:2021-07-23

全台防疫報導

害5染疫「毒電梯」曝光!鳳山大樓3問題恐釀感染窩 陳其邁鐵腕「封樓」:困難的決定

高雄市鳳山區某棟大樓累計5人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經疫調研判,應是先後搭乘同一部電梯造成互相感染。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點出該棟大樓3關鍵問題,恐怕是釀成大樓變成傳染窩的主因,而市府也大動作「封樓」進行清消,深怕再一遲疑又讓病毒擴散。

日期:202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