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對大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對大陸共有214項結果
科技

AI商機大噴出,台灣電子業狠打馬雲、趙偉國的臉,但新創事業卻面臨種種障礙

前兩天主持《今周刊—台灣大未來》的年度論壇,主題是談台灣的新創與人才,邀請到益鼎創投董事長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水木創業顧問董事長及清大創業車庫創辦人廖湘如來演講與座談。其中談到不少重要議題,也曝露出台灣發展新創產業的不足之處,這些討論對台灣發展新創及培育人才都相當關鍵,在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3-06-30

台股

台股萬七還能再漲?投信拼上半年績效,作帳行情助攻...分析師看好「這類股」

美國聯準會如市場預期6月利率不變,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區間在5%至5.25%之間,結束連續升息步伐,是去年3月以來首次。Fed點陣圖顯示18名決策委員,有12人預期未來需要再升息2次,對年底利率水準預測從5.1%調高至5.6%,按照貨幣政策取向等點陣圖來看,今年內可能仍會再加息2碼,7月份升息的機率從本次議息結果公布前的60.4%升至71.1%,意謂下月利率上調機會大。

日期:2023-06-18

政治社會

1200億身家一度遭中國凍結,張庭、林瑞陽移居新加坡?女兒讀國際學校讀一年要195萬!

張庭與林瑞陽夫妻近年到大陸經營電商和房地產,傳聞鼎盛時期累積了1200億台幣身家,前年底卻因涉嫌直銷遭查,還一度凍結資產,今年初有網友曬出張庭現身上海公司活動的影片,外界推測她此舉應該是「華麗復出」,但她的女兒最近曬影片打卡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念書,學費一年要價約45萬人民幣(約195萬台幣),被陸媒推測可能是全家移居到新加坡。

日期:2023-05-31

政治社會

香港作家李怡遺作《失敗者回憶錄》:一生追求民主自由,卻不斷感受價值敗壞的悲哀

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3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香港電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著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據說是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這句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原文發布於2021年4月19日)

日期:2023-05-25

科技

美國黑色追殺令是為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業,更在防堵中國發展!前經濟部長尹啟銘看檯面下隱憂

美國黑色追殺令除了重振本土半導體製造產業,美國在半導體的另一重要目標是要防堵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在先前實施的《晶片法案》中就包含了所謂的「護欄」條款,要求在美國設廠生產接受美國政府補助的晶片企業自接受補助之日起10 年內,不得在中國大陸進行先進半導體生產產能擴充或新建。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愚蠢」氣球搞砸美中關係!拜登:很快就會解凍…若中國片面對台採取行動,G7盟國將有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廿一日在日本廣島市七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後的記者會中表示,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可望「很快就會解凍」。拜登提到,今年二月疑似大陸間諜氣球飛越美國上空,使兩國關係趨於惡化,但他重申,G7國家並不尋求與北京脫鉤,而是在與大陸的關係上去風險化和多元化。他並暗示,可能很快將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談。

日期:2023-05-22

傳產

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台2455項產品,發起貿易壁壘調查…為何有突發舉動?背後可能原因曝光

中國商務部表示,在2023年3月17日收到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簡稱申請人)正式提交的貿易壁壘調查申請書,申請人請求就臺灣地區對中國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中國商務部指,本次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應在10月12日前結束,或者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分析,除了食品農產品有食安考量外,台灣對石化、紡織領域很少有貿易障礙,中國商務部此次說法令人「匪夷所思」。他研判調查結果出爐時間與台灣大選接近,可能會變成北京當局對台灣單方面的報復措施,因此呼籲我方要儘速釐清、說明。

日期:2023-04-12

國際總經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在這兩場『會議』過後,將正式開啟『他』使用權力的元年……。」這個講話帶點中國北方口音的男子,名叫沈棟,是出生於上海、在香港長大的中國連續創業家。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昔日中共高層圈內人獨家專訪》「他已沒有任何掣肘」習近平「權力元年」啟動,兩會後台海走勢解析

3月4日與5日,俗稱「兩會」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先後於北京召開。這兩場為期約一周、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不僅是「習帝國」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兩會之後的中國,又存在哪些「危機」與「轉機」?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鎖定鴻海台達電,陸企砸1.5億、祭2倍高薪非法挖角50菁英!檢調兵分五路要保「國家命脈」

大陸半導體設計業者「比特大陸」子公司福建庫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在台私設研發中心,2年砸下1.5億元高薪挖角台達電等50名科技人才,新北地檢署2日約談該公司羅姓董事兼執行長、林姓產品總監以及羅男配偶,訊後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非經主管機關許可、在台從事業務活動罪,諭令羅、林分別以5萬元、20萬元交保,羅妻則請回。

日期: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