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工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工總共有29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張善政公布首波小內閣名單!前台大醫副院長、前新聞局長扛下副市長重任 他曝4大選任標準

準桃園市長張善政今透過新聞稿發布小內閣人事,兩位副市長由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明鉅,及由前行政院新聞局長、桃園縣政府環保局長蘇俊賓出任;市政府祕書長由現任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長詹榮鋒出任,副祕書長則由新北市政府參事賴淑華、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金志聿出任,28局處長也一口氣公布,不乏現任市長鄭文燦和前縣長吳志揚人馬。 張善政下午2點也將親自對外說明。

日期:2022-12-19

政治社會

郭台銘真有力?北京清零態度大轉彎 傳郭董一封信有重要影響! 郭辦深夜澄清「並無報導內容情事」

華爾街日報今(8)日晚間引述多位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個多月前致函北京高層警告,若繼續執行嚴格的防疫清零政策,將威脅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樞紐地位,並希望中方對富士康鄭州廠區的防疫限制措施能更透明。報導指出,郭董發出信函至北京後,中國對清零政策的口徑開始改變,先是11月初官方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的健康時報,敘述新冠肺炎的症狀相對溫和、時間較短,一改過去強調疫情嚴重性及長期健康損害的說法。到了11月11日,北京開始推出防疫鬆綁措施,儘管地方政府對中央政策仍有不同解讀。但郭台銘辦公室今天晚間回應,「創辦人辦公室嚴正否認,並無報導內容相關情事」。

日期:2022-12-08

國際總經

晶圓代工第一槍!格芯年底前裁員800人,高階主管也砍…英特爾要2千名員工3個月都「這樣做」

據外媒報導,美國晶圓代工廠格芯 (GlobalFoundries) 近期在員工線上會議上宣布,今年底前全球將裁員 800 人,以非生產製造端的員工為主,高階主管也包括在內。

日期:2022-12-04

國際總經

史上最大規模!亞馬遜大砍1萬名員工,CEO預告縮編計畫持續到明年…購物季為何要裁員?外媒曝2關鍵

今周刊編按:科技業陸續傳出裁員消息,電商巨擘亞馬遜11/16證實本周展開裁員,人數高達1萬人,將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執行長賈西(Andy Jassy)週四(11/17)在公司內部發布一份備忘錄,裡面寫道:裁員計畫將會持續到明年。據了解,此次裁員主要針對設備部門、零售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也會為部分員工提供自請離職的可能性。(原文刊載於2022/11/15,更新時間為2022/11/18)

日期:2022-11-18

國際總經

亞馬遜、臉書、推特…美科技業「大屠殺」裁員驚人,會是拖垮經濟的第一張骨牌?

近來許多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宣布裁員或凍結招聘,但官方公布的數據卻顯示就業情勢依舊熱絡,這種看似矛盾的奇怪現象,究竟僅是矽谷科技業的寒冬將至?抑或是美國勞工市場裁員海嘯來襲的前兆?通膨與就業是聯準會的兩大法定職責,也是美國央行透過升降息或公開市揚操作等貨幣政策來調控經濟冷熱的重要指標。

日期:2022-11-15

國際總經

10萬人被炒!矽谷「最大規模人事縮減」⋯Meta、推特勒緊腰帶,盤點8家科技巨頭裁員風暴

Meta在本周三宣布裁員11,000人,成為2022年最大規模的科技人事縮減。面對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今年第2季以來各大公司不斷裁減成本,以度過難關。

日期:2022-11-1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46期︱崧騰、志超第3季獲利評析

崧騰與志超第3季營收在顯著衰退的情況下,獲利依然表現穩健,這背後有什麼意涵,值得好好剖析一番。

日期:2022-11-09

國際總經

飛利浦宣布全球裁員4千人!呼吸器召回事件太傷,市值暴減7成,上月才發布獲利預警…

荷蘭醫療裝置製造商飛利浦(Philips)周一表示,預計將裁員4000人。該公司在過去一年大規模召回呼吸器裝置後,公司市值已經減少7成,飛利浦目前試圖精簡組織和人員。

日期:2022-10-24

科技

綠電共享不是夢!泓德能源讓智慧電網落地成真

試想一個情景。某天你到 3C 賣場購置了一個儲能櫃,回到家中你把家裡的太陽能發電板的線路接上去,這些儲存起來的電除了自用外,還可以在全台電力不足之際回售給電力業者。回售電力的不只是你家,台灣鄉鎮一地兩用的農地、水塭,甚至是企業大樓與廠房都已有類似系統,透過這套智慧能源系統,台灣電力的調度將更具彈性,效益也可以最佳化,不過此一機制要能完善運作,必須要有聚合商角色。

日期:2022-10-19

國際總經

中共20大》反習聲浪也無礙他連任,但中國經濟是生是死?必須觀察「這三件事」

中共20大將登場,從中央到地方以致政府關,都要展開新一輪人事大更替,不同於以往,這次中國的內外環境遭遇更大挑戰。外有美中大國角力,與美國結盟的歐盟、日本也高舉「抗中」大旗;內有習近平堅持的疫情「清零」政策,幾乎打趴了大陸經濟。展望20大後的中國經濟,眼前只能用「前途未卜、舉步維艱」來形容。

日期: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