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平均餘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平均餘命共有135項結果
焦點新聞

勞退月領新制7月上路 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7月1日起勞退新制上路滿15年,即將有首批純新制年資勞工,達到可以選擇月領退休金或一次領的資格了。而且此後每個月都會有一批人,可以陸續達到新制提撥年資滿15年的資格,到底是那些人?勞工如何能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資格?何時能向勞保局提出申請?以如何精準計算自己能領多少月退休金?以下五大問題,一次報給你知。

日期:2020-07-02

勞保勞退

勞退新制滿15年 因這原因首批6萬人領月退要再等等

勞退新制今年7月上路滿15年,首批純新制年資勞工可以選擇月領了嗎?答案是「要再等等」。

日期:2020-06-04

勞保勞退

勞工要領100元,政府手上只有7元 6年內恐破產的勞保將成小英總統最難任務

4年前的就職典禮上,蔡英文總統宣示將領導一個正面迎向一切挑戰的新政府,而「年金制度」,正是她最先點出的頭號挑戰。4年後,這項「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關鍵改革」仍未竟全功。攸關千萬名勞工退休權益的勞保基金,依舊頭也不回地朝著破產懸崖逼近,速度甚至比當年更急、更快。「無論勞工還是公務員,每一個國民的退休生活都應該得到公平的保障。」當年的承諾,直到今天還在等待蔡總統兌現。勞保年金改革,等不了又一個4年。

日期:2020-05-20

產業動態

直面大趨勢 /中醫產業的下一步

十九世紀,中國有了第一家西醫院和西醫學堂後,中醫不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當西學東漸,傳統知識與技術真的只能面對式微的命運、等著被取代嗎?黃福祥可不這麼認為。《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據推估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不斷修補增訂,這是經過長期累積醞釀而成的鉅著,它主張「形神一體、陰陽調和」,這理論守護了中國人健康幾千年。無可諱言地,中醫的發展之路在現代走得並不順暢,臺灣健保制度施行以來,多數醫療院所和經營者的思維,已經落入既定的模式。許多同業跟黃福祥閒聊時,常發牢騷:「給付制度就是這樣,經營很不容易,但總不能不看健保吧?」在馬光醫療網執行長黃福祥的觀念裡,看健保是必要的,但中醫不能僅指望健保。對於未來,黃福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日期:2020-01-21

房地產

活力新光、樂齡未來 新光打造全齡生活圈

台灣走入老年化社會,已是「進行式」,從政府到民間,莫不將「長照」視為未來重點發展產業,而給予遠高於其他產業的資源,新光集團作為國內領導業者,在長照產業起步相當早,透過這次「銀髮樂齡,活力未來論壇」,集合國內產官學等領域的共同發聲,讓台灣長照產業方向更為明確。

日期:2020-01-20

勞保勞退

新制勞退首批6萬人請領 約可一次拿60萬或月領2084元

新制勞退開辦滿15年,勞保局統計,預計今年7月將有6萬名純新制、年資滿15年且60歲以上者可請領給付。若以現行勞退新制專戶金額的388億7千多萬元計算,民眾若選擇一次領取所有給付,平均每人可領到60萬元;若是按月領,以平均壽命84歲來算,每個月可以領取約2084元。

日期:2020-01-07

退休

全民理財 養大你的退休金 指享退 輕鬆擁抱樂退人生

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又少子化的結構,成了公共年金的致命傷,預計再過7年,擁有千萬勞工的勞保將面臨破產危機,軍公教退撫、國民年金還有軍公教保險也岌岌可危。「退休金不足」的憂慮推升全民對於「退休理財」的急迫感,想要安心退休,得從學會理財開始。

日期:2019-12-26

房地產

等繼承嗎?台灣八成土地集中在中高齡手上

有土斯有財!根據稅籍資料統計,台灣的土地普遍集中在老人手上,土地持有者近八成為45歲以上中高齡和老年人,其中台北市更是65歲以上老人為土地持有者的最大宗;年輕人不買或買不起,土地持有人年齡板塊移動偏向高齡化趨勢,不動產市場和台股一樣,欠缺新血注入。

日期:2019-11-28

保險

想在60歲前退休得準備多少錢? 調查:光基本生活開銷就要873.6萬元

台灣已經正式邁入高齡社會,並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長壽風險已經是全民的共同必修課,連續兩年針對國人進行退休大調查的英國保誠人壽27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對退休年齡期待有延後的趨勢,但仍因沒有閒錢而遲遲未開始準備退休金,而除了勞保與國民年金之外,保險仍是國人準備退休的重要理財工具。

日期:2019-11-28

保險

頂客不婚族 三類保險當靠山

近年來,在台灣高房價及低薪的壓力下,不婚族及頂客族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主計處統計,2018年國人結婚對數共計13萬5,403對,為近九年來新低,生育率更是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敬陪末座,針對這些不婚或不生的族群,建議透過保險預先做好醫療、長照失能及退休規劃,分擔潛在風險。

日期: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