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張忠謀台積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張忠謀台積電共有79項結果
科技

張忠謀台積電創業小故事》某吝嗇企業家拒絕出資,行政院長打給他「過去20年政府對你很好,現在該回報了」

編按: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3-03

職場

91歲張忠謀每天睡前上演十八相送...張淑芬結婚22年幸福秘訣:兩人夏威夷待42天「沒有吵過一次架」

向來寧靜的台北大直豪宅區,這晚湧入抗議人潮。遭裁員的台積電員工組成自救會,眾人拉起白布條,上面寫著「我們要見老闆張忠謀」。

日期:2023-03-01

國際總經

蘇聯輸掉冷戰,竟跟張忠謀有關?值得習近平心驚的前車之鑑:為何晶片製造抄襲是沒用的

一個70年前還不存在的產業,決定了今日世界的樣貌。從玩具到汽車、從微波爐到導彈、從手機到股市,無所不在的晶片,是21世紀的新石油,是現代世界最依賴的稀缺資源。美國靠半導體成為軍事強權,矽谷仍是設計先進晶片的重鎮,掌握大半關鍵技術,但中國正在急起直追,大動作投資半導體產業,爭奪霸主地位。位居供應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夾在兩大強權之間,更要面對日韓競爭,應該守住哪些優勢,又要考量哪些風險?作者克里斯・米勒在塔夫茨大學的弗萊徹學院教授國際史,特別專長美國與俄國歷史,他在研究冷戰武力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半導體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因此決定以晶片為題展開龐大研究,橫跨三大洲,從台北到莫斯科,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科學家、政府官員、工程師、企業家,首次為晶片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縱深,這段比電影更驚心動魄的真實歷史,台灣更是故事的核心角色。

日期:2023-02-24

政治社會

張忠謀:美國別以為砸錢就能拿下晶片市場...和裴洛西的午宴談什麼?連張淑芬都要他別講這麼久

美國政治新聞Politico報導,當去年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蔡英文總統8月3日舉行的午宴上告訴裴洛西和其他美國議員,若美國以為靠花大錢就可以進占全球最複雜的電子製造市場,那就太天真了。

日期:2023-02-15

情感關係

張忠謀抽菸60年,退休後為愛妻斷然戒菸!張淑芬20年婚姻經營秘訣「夫妻彼此依賴,就是幸福」

今年91歲的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抽菸的形象深入人心,過去甚至還為自己抽菸這件事建立了一套「Z>B」(利大於弊)的理論。但在2018年6月正式退休並完全淡出台積電的經營後,他卻為了妻子張淑芬中止近60年的菸齡,張淑芬表示退休後的張忠謀覺得抽菸會影響自己,所以退休後就告別了長年不離手的菸斗。

日期:2023-02-14

情感關係

「我該多留點時間給我先生張忠謀」…張淑芬看透人生無常,封筆不畫了:把手放掉時會抓到更多

「疫情期間讓我成長蠻多的,總算有很多屬於自己的空間,這時候腦筋比較清楚,也看到人生的無常。有很多朋友生病就走掉了,我在想我是一個很有福報的人,我擁有所有的東西,但什麼東西對我比較重要?」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反思。

日期:2022-12-14

科技

經濟關鍵報告論壇》張忠謀說自由貿易已死,和碩童子賢喊「我不同意」!背後的原因是…

在台積電赴美設新廠之際,創辦人張忠謀一句:「自由貿易已死」,引起社會大眾熱議。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周五(12/9)在《今周刊》舉辦的2023年全球經濟關鍵報告論壇上分析:「自由貿易短期受挫,是不是永遠不能恢復了還有待觀察。」

日期:2022-12-09

國際總經

2023年10大趨勢...經濟衰退衝擊難擋?張忠謀「全球化已死」...謝金河嘆:早已死了很多年

世界聚焦下一個新變化這一期時代雜誌在毫無異議的情況下,選出澤倫斯基成為年度人物,以他作為戰時領導人的成功,堅忍抵抗俄羅斯入侵而獲獎。而之前,經濟學人也以包括小英總統在內的6個領導人當封面,探討2023年世界的變化。

日期:2022-12-08

科技

27年前華盛頓建廠是惡夢⋯張忠謀談當年2困境:現在夢想終實現但「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已死亡」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6日舉行移機典禮,多位政商重量級人物出席與會,創辦人張忠謀在典禮上表示,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死亡,且不太可能回復,此外,還指自己一直夢想在美國設廠,25年前台積電在華盛頓的初次嘗試成為了惡夢,如今已經準備好要實現夢想了。

日期:2022-12-07

國際總經

台灣的信賴產業大軍正崛起

美中角力之外,葉倫提出「友岸外包」主張,拜登也力推促進生技產業的「癌症登月計畫」,在友善生產供應鏈及美國製造的局勢下,能為台灣產業帶來什麼大機會?

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