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快篩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快篩陽共有207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基隆7歲童誤打「BNT成人疫苗」,出現胸悶送急診…莊人祥:應該不會有副作用再觀察

基隆一名7歲兒童在5/23由父母陪同前往診所接種疫苗,並向護理人員表示要注射BNT疫苗,護理人員沒仔細比對孩童資料,誤以為孩童12歲以上,竟注射成人BNT疫苗,事後診所察覺有誤,緊急通知孩童家屬與衛生局,男童一度因胸悶不適送急診,所幸目前狀況已恢復,診所表示會定時追蹤孩童情況。週五疫情記者會中,莊人祥回應目前基隆7歲小朋友狀況穩定,類似這樣狀況就是觀察,暫時應該不會有副作用,會針對個案再跟專家討論

日期:2022-05-27

全台防疫報導

2歲童「到院前沒心跳」,急診醫拚2hr跟死神搶命!下秒「感受到台灣人變了」:家長這舉動太暖

隨著新冠確診數不斷激增,國內幼兒、兒童也難以倖免,近來有數起幼童因染疫造成腦炎而死亡的案例,讓家長們人心惶惶,深怕家中寶貝有個什麼閃失,因此一發現有任何狀況就立刻帶去急診,有一名醫師便分享自己近日在急診室所見證的人性,他表示「真的是自從四月底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感受到這種溫馨的違和感」。

日期:2022-05-25

健康

快篩陽、接觸者隔離數位證明上線,4步驟一圖看懂…何時群體免疫?陳時中揭「關鍵數字」

由於確診者、隔離者人數眾多,導致法傳系統塞車,民眾收不到確診者或隔離者的隔離單。指揮中心表示,快篩陽性證明及接觸者隔離證明,今(5/25)日起可到數位申請系統平台申請。

日期:2022-05-25

健康

全民「快篩陽=確診」明上路,5大「配合事項」出爐…防疫險會賠嗎?金管會這樣說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週三(5/25)公布新增8萬9352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另有76人死亡,創下新高。此外,明起全民適用「快篩陽性即確診」,指揮中心也公布5大需配合事項,請民眾配合。此外,針對全民「快篩陽=確診」明日上路,金管會表示,依防疫保單契約約定,被保險人如經醫師診斷確定罹患法定傳染病時,保險公司應依契約履行保險責任;快篩陽性經醫師診斷後確診者,因仍符合經醫師診斷確定之條件,故符合契約之約定。

日期:2022-05-25

全台防疫報導

5童重症腦炎亡!急診醫嘆「短短數小時破壞腦部」...嚴重腦水腫致死主因是這個

本土新冠肺炎兒童重症個案已累計14例,其中6例併發腦炎、5例死亡。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指出,「新冠肺炎併發的猛爆性急性腦炎可能只需要短短數小時,即可以破壞腦部造成嚴重腦水腫,致死主要原因是腦部嚴重不可逆傷害。」

日期:2022-05-25

政治社會

確診者在垃圾堆中「孤獨死」…暖男消防員目睹不忍 「在完全孤獨中離開」,悲傷亂象何時結束?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逾2年的時間,病毒的腳步至今仍未停歇,台灣自然也無法倖免,台灣對抗疫情初期,採取的是「類清零」政策,時至今日,清零策略已無法奏效,傾向「與病毒共存」,讓大部分染疫民眾待在家進行居家隔離、照護。然而,這樣的方式也漸漸衍伸出許多「悲傷」情況,一名新北消防員便分享自己在疫情中所見的現象,其中,「孤獨死」最令他感傷。

日期:2022-05-24

政治社會

台中60年早餐店遭爆「闆娘確診還賣早餐」!衛生局當場抓包⋯兒喊冤再遭砲轟,今暫停營業並道歉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隨著確診人數迅速增加,居家隔離照護的人也愈來愈多。只是,疫情已發展逾2年,政府也一再呼籲隔離的相關規範,勿以身試法,卻仍有民眾心存僥倖認為「不會怎麼樣」,令自己身陷麻煩之中。台中一家在地知名早餐店老闆娘遭踢爆,確診後在居隔第2天竟還現身店內,衛生局更是當場抓包。

日期:2022-05-24

全台防疫報導

我快篩陽性了要去哪做PCR?北北基46個PCR篩檢站「線上預約」免排隊、地點一次看

有鑑於PCR採檢需求暴增,北市的社區篩檢站已由12處增至24處,新北也設置38處篩檢站提升篩檢能量,民眾快篩陽性後該去哪裡PCR核酸檢測呢?

日期:2022-05-24

全台防疫報導

清冠一號哪裡買得到?全台大缺貨「線上即時庫存」 8藥廠、22縣市一點就知

快篩陽視同確診最快本周全民適用,但「清冠一號」全台皆缺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與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設計出「公費清冠一號動態查詢表」,可看到1391家中醫院所的清冠一號庫存資訊,民眾可按照自己所在縣市點選,不必再一家家尋找清冠一號。

日期:2022-05-23

全台防疫報導

別衝去篩檢站拿藥…全民「快篩陽=確診」取藥流程曝光!6歲以下何時打疫苗「時間點出爐」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持續延燒,為了縮短發病後投藥治療時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本周起開放「全民」適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即可經醫師診斷後確診,只要對象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適應症,都可由醫師直接開立藥物。

日期: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