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情報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情報局共有76項結果
政治社會

開戰!伊朗證實發射無人機與飛彈攻擊以色列,美軍已擊落部分無人機…拜登急返白宮戰情室

中東戰火持續延燒、衝突再度升級,伊朗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證實,已向以色列發射無人機和飛彈,以報復4月1日針對其大馬士革領事館的致命攻擊。以色列、約旦、伊拉克都已暫時關閉邊境,以軍正動員做好來襲防範。美國白宮也再度承諾,將堅定支持以色列防禦來自德黑蘭的攻擊。

日期:2024-04-14

理財

過1個月只花1萬2極簡生活!他27歲醫學院畢業、不當醫師跑外送:目標35歲前存到3千萬財富自由

生鮮雜貨代買外送員夢想實現財富自由?可能嗎?

日期:2023-12-25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殺不了Google!問世一週年,ChatGPT因為這兩件事仍難當老大

ChatGPT問世一周年,然後呢? 美國人工智慧(AI)公司OpenAI 週一(11/6)將在舊金山舉行首屆開發者大會「OpenAI DevDay」,全球數百名開發人員與OpenAI團隊將齊聚一堂,一起預覽新工具。

日期:2023-11-05

政治社會

紐時:中國間諜早已滲透台灣政府許多部門!美中諜對諜情報戰曝光,它們專刺探軍售「這部分」情資

美中兩國關係目前正處於40多年來的低谷,中國在國家安全、經貿、台灣、人權、南中國海等問題和國際社會上存在爭議和分歧。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美中擴大全球間諜活動以瞭解對手國家領袖的意圖及對手的軍事和技術實力。而在諜對諜的情報戰中,台灣議題是美中雙方冒險刺探情報機密的重點。美國前情報官員揭露,中國情報人員數十年來已滲透台灣政府許多部門。

日期:2023-09-18

國際總經

全球瞭望》聚焦超級央行周!Fed終於將按升息暫停鍵…布林肯訪北京,美中關係解凍?

「超級央行周」來臨,美國聯準會(Fed)、歐洲央行(ECB)及日本銀行(央行)都將在本周公布利率決策,Fed官員是否會停下升息腳步,投資人屏息以待。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可能在本周訪問中國,甚至可能拜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成為美中關係解凍最新跡象,並為美國財長葉倫訪中鋪路。

日期:2023-06-11

國際總經

中共犯台半導體斷鏈、台積電遭封鎖,美方示警:美國產量追上前,全球金融衝擊每年超過30兆

若中國大陸犯台造成半導體和貨運斷鏈,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影響,是拜登政府近來的主張;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4日在國會評估,若晶片重鎮台積電遭到封鎖,幾年內將影響全球金融每年6000億到超過1兆美元的規模。

日期:2023-05-05

政治社會

美媒專訪馬英九談九二共識、核能問題、台灣前途:不會變香港翻版「因為我們擁有民主」

今周刊編按: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接受美國網路傳媒《哈芬登郵報》(Huffpost)專訪,除了台灣核電問題,也提到目前兩岸日益緊張的關係,以及為什麼他認為台灣不應該與香港相提並論。馬英九表示,201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他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都同意,應該透過和平方式解決分歧,而九二共識是將雙方聯繫在一起的關鍵,儘管兩岸對「一個中國」有各自的表述,但至少九二共識的存在,讓雙方有了和平相處的理由。而香港歷經港版國安法上路,致使外界質疑香港「一國兩制」已名存實亡,甚至喊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但他卻不認為台灣會成為香港翻版。馬英九強調,香港在1997年之前是英國殖民地,這與台灣當前處境不同,而台灣擁有民主、自由與法治,特別是「民主」,這是香港在回歸中國前所沒有的。在核能問題方面,他則指出反核已淪為政黨意識形態,執政黨為反對而反對,卻沒體認到台灣在發展再生能源上有所侷限,而停止使用核電更可能造成慘痛經濟損失。馬英九指出,核能已被國際認為是綠色能源,台灣應該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煤炭或天然氣,而非取代核電。

日期:2023-02-05

政治社會

健保署內鬼洩密13年!女科長偷查情報人員個資、犯《國家情報工作法》怎能10萬交保?原因曝光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爆發國安危機!3職員遭控利用職務之便,洩漏民眾個資,犯行長達13年;其中,謝姓女科長更被查出,疑似偷查法務部調查局、內政部警政署等情報工作人員的資料,不僅違反《刑法》洩密罪,還涉犯《國家情報工作法》,目前諭令10萬元交保,整起案情急速升溫。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天說,雖是無罪推定原則,但相關職員已安排暫調離原職,限縮查閱健保資料權限。中央社報導,李伯璋在給健保署職員信中提到,看到職員們無預警被檢調約談,內心真的不捨大家承受的壓力,第一時間政風主任立刻安排律師協助。大家在生命過程,務必記得自我要求做好。身為公務人員,有權限接觸到健保資料,更是一定要依法行事,千萬記得走過必留痕跡。

日期:2023-01-10

國際總經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在混亂中崛起,帶領中國走出封閉孤立,提拔習近平上位,晚年卻被警告「人走茶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30

政治社會

「最挺台灣的美國國務卿」 從西點軍校、商人到中情局長 龐培歐是否選總統 為何關鍵在未來半年?

「我跟我太太最後會決定怎麼做,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龐培歐夫婦將很快決定是否投入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能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決定)」。如果一切順利,兩年後的11月,龐培歐可能出線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如果敗北,或甚至未能在共和黨內的提名大戰中勝出,他坦承有可能就此回到堪薩斯州老家,在當地長老教會「為10年級及11年級學生教主日學」。

日期: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