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慢性腎臟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慢性腎臟病共有78項結果
科技

戰略篇》科技爭霸的下一步 電子七巨頭AI醫療新策略

智慧醫療產業之所以眾所矚目,在於台灣資通訊與醫療產業都是傲視全球的領域,「強強聯手」自然引人期待。台灣電子業巨頭競相跳入參戰,他們經過三年以上摸索期後,各自發展出不同策略,誰是現階段的領跑者?

日期:2022-01-12

健康

實用指引 其實,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 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高齡人生五大自救守則

想像一下,活到六十五歲的你,有超過三種以上慢性病、一年平均要看近三十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八.五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健康

慢性病一半是自找的…當活到90歲成為常態 這5大「自救守則」不可不知

想像一下,活到65歲的你,有超過3種以上慢性病、1年平均要看近30次門診、臨終前不健康的存活年數很可能來到8.5年。這不是憑空杜撰,而是高齡社會台灣,每個人正面臨慢性病隱形風暴威脅的真實處境。

日期:2021-09-22

健康

南部紫爆頻傳 拒當人肉空氣清淨機! 過年探親記得這3件事 避免肺部病變

近期台灣西南部空氣品質極差,以嘉義、台南、高雄一帶空氣品質最嚴重,尤其台南空氣品質指標(AQI)一度達到「紫爆」等級。不少人反映,清晨自家窗外能見度極低,隔壁鄰居都埋在霧霾當中,連彰化大佛、高雄地標85大樓都幾乎消失在霧霾之中,居民哀號像是「住進毒氣室」。懸浮微粒(PM2.5)經世界衛生組織所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分類為「一級致癌物」,若透過呼吸進入人體,其健康風險男女老少都躲不過,民眾該如何自保呢?

日期:2021-02-09

健康

患糖尿病逾20年 五成演變出腎臟病變 想要逆轉「腎」 中醫傳授控糖四招

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初期可藉由自身慢性病控制與改善飲食、生活習慣等,來延緩腎功能的持續惡化。

日期:2021-02-03

健康

減少無效醫療與浪費!中央出招「論質支付」 改善健保體質「花錢買健康」

「論質計酬,是以醫療品質和結果,作為支付醫療費用的依據,也就是『花錢買健康』;不像論量計酬,只是『花錢買服務』。」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解釋。

日期:2020-10-21

保險

薄冰上的台灣之光!一窺「健保」背後3大危機: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有調漲保費

腎功能確實下降到透析治療(洗腎)的標準了⋯⋯,但不對,仔細檢視過去的惡化速度和去年底的數值,明明還可以撐個四年,怎麼退得這麼快?」診間裡,嘉義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董淳武端詳著病歷,陷入沉思;滿臉無助的病患茫然地問:「真的沒辦法了嗎?」

日期:2020-10-07

保險

解方》「論質支付」減少無效醫療與浪費 以醫療結果作支付依據存活率愈高醫院收入愈好

論質支付對提升醫療品質,解決人口老化、多元慢性病照護之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但目前涵蓋率仍很低⋯⋯。」二○一四年九月,由多位專家學者共同發表的《二代健保總檢討報告》,將「持續支付制度改革」與「檢討無效醫療耗用」,列為改善健保資源運用的兩項重要對策;而兩項對策的交集點,就是所謂的「論質支付(計酬)」制度。

日期:2020-10-07

保險

薄冰上的台灣之光!一窺「健保」背後3大危機: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有調漲保費

腎功能確實下降到透析治療(洗腎)的標準了⋯⋯,但不對,仔細檢視過去的惡化速度和去年底的數值,明明還可以撐個四年,怎麼退得這麼快?」診間裡,嘉義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董淳武端詳著病歷,陷入沉思;滿臉無助的病患茫然地問:「真的沒辦法了嗎?」

日期:2020-10-07

保險

薄冰上的台灣之光!一窺「健保」背後3大危機:我們該做的,不能只有調漲保費

25年來,以「增進全體國民健康」為目標的全民健保,讓民眾能以低廉價格隨時隨地享受醫療服務,社會滿意度因此逼近九成。但當健保財務再次出現危機,我們被迫正視不願面對的真相:多年來以「實惠便利」為優先的醫療體系,未必能讓民眾更健康,甚至還可能形成反效果。要讓健保永續經營,並達成增進國民健康的任務,我們該做的,遠不只有調漲健保費。

日期:20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