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房價上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房價上漲共有229項結果
房地產

150萬跑車開10年殘值只剩20萬!前工程師反省:工作17年收入2千萬,我的資產卻是零甚至還有車貸

2002年研究所畢業後的我,進入到上市公司光電產業工作!月收入4萬多的薪水,再加上股票分紅,也約略有近80萬的年收入!就以當時的薪資環境跟許多人比較起來,算是不錯的開始!

日期:2023-08-10

科技

台積電建2奈米高雄廠拍板、2025量產!地方發展擁利多、但眾人也憂「楠梓房價又要噴」?

台積電高雄廠一波三折,前年底原計畫投資建造2座12吋廠,分別規劃7奈米及28奈米製程,後來暫緩7奈米廠,一度引發外界猜測高雄設廠案可能取消,但台積電發言系統昨則拋出高雄將導入最先進的2奈米製程,馬上掀起熱議,有網友懷疑是否「政治操作」,有人指,「等真的量產再說了,要不然都只是炒房利多」。

日期:2023-08-09

國際總經

新青安貸款能貸到40年,沒這條件不能申請!降低自備款+還款壓力「台灣房市將有兩變化」

中央推出「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新青安優貸加碼利率補帖,使利率地板價下殺到1.775%;貸款額度則從800萬元拉高到1000萬元;最長貸款年限也從30年拉長到40年;寬限期從3年延長到5年,盼減輕首購族的買房壓力。但要注意還有一個條件,本人、配偶,以及未能年子女名下均無自用住宅,才能申請青安貸款。

日期:2023-07-13

房地產

自住客下半年可抄底?房市專家:堅守心中底價,參考實價登錄打95折砍起

2022年台灣房價見頂,台中北屯區躍居全台交易熱區冠軍,但自2023年開始房市急凍,今年下半年,被視為是打炒房政策的「平均地權條例」將於7月1日正式上路,台灣房價是否可能下探?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隨著新法上路,下半年可望看見房價見底,若有買房需求者,可留意後續進場時機。

日期:2023-06-22

國際總經

拉丁美洲資金大量外流至西班牙!繼邁阿密之後,拉美富豪為何選擇錢進馬德里?

近年來,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逐漸成為富裕的拉丁美洲人的新投資熱點,其中來自墨西哥的投資者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富豪,紛紛將目光轉向這座城市,將其作為投資和資金配置的潛在選擇。這一現象為馬德里帶來了經濟活力,同時也改變了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貌。

日期:2023-06-05

稅制

逾5.4萬人賣房子竟免徵所得稅?「兩種可能」省下一筆錢...還有符合這3條件400萬免稅!

近年全台房價大漲,根據財政部個人房地合一徵課所得稅件數及應納稅額統計表統計,自2021年以來,共有5.4萬件個人房地合一徵課所得稅案件,屬無應納稅額,佔比達31.55%,2022年無應納稅額佔比也達25%。對照房地產價格大漲,卻有數萬件的免稅案件確實有些超乎想像。

日期:2023-04-27

生活消費

國旅有多瘋?旅館房價每晚平均4195元漲逾1成…這縣市更誇張!要1.5萬還一房難求

疫後報復性旅遊讓觀光產業一飛衝天。觀光局資料顯示,去年全台旅館平均房價每晚 4195元,年成長11%,其中南投縣旅館平均要價1萬5千元,是全台最貴。觀光產業蓬勃,吸引外資投入,根據經濟部資料,去年華僑及外國人來台投資住宿及餐飲業7494萬美元(約 22.9億元台幣),比前年投資金額多了 20%。

日期:2023-04-24

政治社會

避免衝擊都更推動,平均地權條例擬鬆綁「私法人購屋」!打炒房想更有效?學者:用這兩招查資金

為遏止炒房,立法院已三讀「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內政部也正在進行子法擬定作業,其中針對「私法人購屋許可制」部分,已修正將針對都更、危老重建與一般合建情形,可獨立列為免經許可項目,避免衝擊都更的推動,最快下周預告子法。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前副教授莊孟翰認為,要遏止炒房應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針對購屋資金,尤其是海外資金的來源應確實稽查,並落實房地合一稅的課徵以避免短期交易等炒作行為,政府也應將投機炒作、投資置產的樣態明確釐清。

日期:2023-04-18

房地產

竹科工程師「有錢沒地方花」,買房當消遣…新竹房價5年翻倍「4年前嫌貴沒買,現在變3倍」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等台灣半導體行業亮眼表現帶動房價,光是大本營新竹近年房市快速飆漲,預售案更是逼近8字頭,讓外媒也大感驚訝。美國財經媒體報導,新竹過去5年房價上漲99%,報導引述一名台積電前工程師指出,竹科工程師有錢無處花,看房、買房已成為一種休閒消遣方式。

日期:2023-04-18

國際總經

通膨回落、納斯達克走出抄底行情…投資人安了?陶冬:CRE風險浮現,恐成經濟未爆彈

把壞事當好事,NASDAQ走出了疫情以來最佳的一個季度,多數國家股市上周大幅上揚。美歐物價遭遇惰性通膨,回落速度不如預期,資金今年以來驚恐於政策利率在更高位停留更長的時間。3月份美國幾家銀行暴雷後,市場認定政策利率接近見頂,甚至可能在下半年回落,資金重回風險資產,走出了一波增加風險權重的行情。這是典型的華爾街「壞事當好事」作風,背後是過多的流動性。

日期: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