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承擔風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承擔風險共有251項結果
保險

防疫保單「申請理賠」尖峰要來了!各家產險日付500萬~5000萬元壓力大不同,究竟扛不扛得住?

整體產險業股本約392億元,但1張防疫保單恐讓產險業賠超過1個股本,目前各家理賠壓力大不同,有人一天賠500萬,有人5,000萬元,目前申請理賠的尖峰還沒到,最快6月才會來。

日期:2022-05-30

全球股市

「差點被騙走1億元…」從華爾街IPO寵兒變投資詐騙地雷,SPAC狂潮退燒後亂象解讀

SPAC原本是協助新創企業快速上市取得發展所需資金的管道,卻成為投資詐騙地雷?投資人如何分辨真假?

日期:2022-04-26

國際總經

當寬鬆貨幣與超低利率消失了...陶冬示警:今年「這時間」美國經濟恐出現衰退

上周的交易日被復活節縮短了,但是央行的活動清單卻是長長的。加拿大和紐西蘭央行先後升息50點,被視為美國大碼升息的前奏。美國聯準會高官繼續大談加速升息的必要性,中國人民銀行則降低了存款準備金率,歐洲央行決定政策不變,不過肢體語言上就顯得溫和慎重。

日期:2022-04-17

台股

一檔南亞,光股息就領上千萬!達人存股17年,51歲存到6千萬,養股2法則「股票傳子傳孫」

筆者為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月薪5萬,在20幾年前而言,算是不錯的收入,除了白天正職的工作,我每天晚上還在文理補習班兼職,賺1個小時約800元~1000元的鐘點費,週六週日也不例外,當時只想盡速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日期:2022-04-06

全球股市

上船時預期股價會翻倍,現實卻是整艘船被腰斬?14年資深分析師:投資股票請你永遠記住2句話

好的交易10%來自方法,90%來自心智紀律。你可以研究走勢圖與技術指標,直到眼睛打結為止,但除非發展一套明確的交易心態,否則你等於是走在沒有安全護網的鋼索上。

日期:2022-04-01

台股

兆豐金、玉山金...30歲文科生月薪4萬,年領20萬股息:存股4檔金融股,一年只在4個月買股

作者小車是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9年。用獨創的「金融股543規律」及持股配置,買在低點、迅速累積股票張數,4年內讓資產成長近40%!

日期:2022-03-30

理財

連在銀行工作14年的資深行員都吶喊「錢真的不要放定存」!這樣做,10年攢下4600萬

本書作者崔民寧,在銀行負責受理存款、信貸等多種金融業務,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來存錢和借錢的客戶。她近身觀察、刻意聊天,14年下來得知:一個人對待錢的態度及投資方法,將決定這個人以後是窮還是富。她自己親身實踐這些觀察,畢業(相當於月薪3萬4,000元)後就存到第一桶金(約新台幣50萬元),數年後開始投資房地產,花10年存到20億韓元(約新台幣4600萬元),當起包租婆,達到財富自由。

日期:2022-03-18

理財

我聊理財,從「時間」與「投資報酬率」開始

常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可是面對眾多理財工具與商品種類,我們應該如何挑選呢?讓我用親身故事引出理財的4大觀念。

日期:2022-02-24

科技

張忠謀專訪》看三星與台積電競爭起點 「韓國有李健熙,台灣則有我」

打過世界級戰爭,領導台積電崛起的主帥,如何回顧台灣半導體發展歷程?張忠謀接受《財訊》2次共4小時專訪,談他眼中全球半導體大廠的興衰以及台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崛起關鍵,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祕辛。

日期:2022-02-18

政治社會

要存定期定額退休基金,還是提撥6%勞退?年輕人和資深勞工要做的「大不同」,這樣選才聰明

政府理應保障勞工權益,但用全國一致的方式,替勞工決定退休基金投資模式、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其實未必符合所有勞工利益。

日期:202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