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技術應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技術應用共有186項結果
科技

大井泵浦攜手遠傳及微軟 零痛感全面上雲奠根基  借力遠傳經驗 品牌賦能超展開

數位轉型浪潮來襲,但傳統產業礙於人才、資金兩大資源限制,在邁向數位升級的道路上,必須更有智慧與策略。朝全球前十大水泵品牌邁進的大井泵浦,直接選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與台灣電信業唯一取得微軟授權解決方案夥伴(LSP)資格的遠傳強強聯手,實現無痛數位轉型,一次到位完成數據上雲、資安合規、AI賦能應用實踐專案,加速提升數位韌性及生產力,建構數據驅動文化,善用科技為品牌注入創新、湧出美好。

日期:2024-02-22

科技

砸數億元無償為客戶做實驗 耗七年研發關鍵技術 封測、面板設備都能做 揭東捷通吃訣竅

面板設備大廠東捷生產的半導體設備,已經打進知名封測廠在內的國際半導體業者,醞釀7年的Micro LED(微發光二極體)巨量轉移設備,如今也正式出貨。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1-17

政治社會

中國衛星發射你沒收到國家級警報…有7種原因手機可能收不到!如何開啟通知好逃生?

就在2024總統大選倒數4天,國家級警報周二(1/9)下午兩度大響,訊息內容為中國在15:04發射衛星,已飛越南部上空,請民眾注意安全,若發現不明物體,請通報警消人員處理。然而英文版卻出現「Missile」(飛彈)引發譁然,國防部緊急澄清是衛星,之後發布新聞稿,表示中共於四川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搭載衛星發射任務。國防部說,惟簡訊英文用語,因疏忽未同步更新原系統用字、精準表達發射物係衛星而非飛彈,國防部向社會大眾致歉。只是,不少人收到這次的警報訊息都嚇了好一大跳,究竟什麼是「國家級警報」呢?在什麼情況下會收到呢?《今周刊》帶大家解惑「國家級警報」相關資訊。

日期:2024-01-10

科技

推動數位經濟有效的手段

政府在推動數位經濟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執行措施,以促進產業創新、提高國家競爭力。然而推動資訊軟體產業發展與推動產業數位轉型提高競爭力何者是手段或是目的?

日期:2024-01-10

科技

2023醫療科技展登場

臺灣醫療器材每年有超過2,000億元的產值,高於藥品產業900億元產值一倍以上,年成長率更是超過10%,是生技醫療領域中最大、最重要的項目。2023醫療科技展上,工研院展示5展項與其亮點技術,期盼藉由產研攜手強化上中下游供應鏈,加快促進臺灣生醫產業晉身兆元產業。

日期:2023-12-19

科技

「2023 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精彩落幕, 以人為本、科技為善,為人工智慧擎劃嶄新視野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貿易署)、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及台灣經貿網多年來的規劃下共同籌辦的「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一直是臺灣最與時俱進的數位經濟年度盛會,今年已經迎來第九屆,是全臺業者接軌全球最新數位商務趨勢年度盛會,幫助臺灣各領域企業洞察數位經濟的最新發展,並找到創新轉型的靈感!

日期:2023-12-07

科技

系統電子18年練兵 找出車用電子、儲能新應用 藍牙胎壓偵測器獨步全球 營收翻倍成長

系統電子十多年前就開始布局車用電子,熬過連年虧損,現在的產品線已經搶下電動車、半導體大廠、資料中心等知名客戶。他們為何能辦到?

日期:2023-11-29

科技

從AI到GAI 掌握GAI創新應用新局

生成式AI大浪襲來,從個人到企業,幾乎無一能「倖免」。面對GAI帶來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建議,臺灣產業需掌握機會,運用本身優勢投入發展微型化、特定領域解決方案等,使用相對低的成本建立語言模型,擴大產業應用規模,創造下一世代的競爭利基。

日期:2023-11-17

理財

專訪》趨勢變了 從「風險管理」走向形塑實質「影響力」 牽動18兆 安聯永續長為ESG投資指路

公司治理、環保、社會責任⋯⋯,談到永續投資,你可能會想到這些跟ESG相關的詞彙,但國際永續投資權威克里斯汀生在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趨勢正在改變。

日期:2023-11-15

國際總經

台灣形象展首度登陸東京!王美花率團找台日產業「神隊友」,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廣邀日人體驗台灣科技

為加強台日雙方經貿產業合作關係,經濟部長王美花周三(11/8)率團訪日,將在周四為首度在日本東京登場的「台灣形象展」。王美花此行鎖定兩大主軸目標,首先是在台日既有信賴基礎上,再次提高日本社會對台灣的好感度;第二,是建構台日「神隊友」夥伴關係。在形象展開幕前一天,貿協董事長黃志芳也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邀請日本媒體與民眾來體驗。他向日媒表示,此次台灣形象展兩大亮點,是要介紹台灣就數位轉型(DX)和綠色轉型(GX)的技術產品與應用,以因應台日的勞動力短缺、人口減少、高齡化等多重挑戰。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