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下共有618項結果
國際總經

美期中選舉不斷更新》眾院184:207民主黨共和黨誰能過半?裴洛西位置不穩!4個QA看懂拜登會不會變跛腳總統

11月8日登場的「美國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是美國4年一度的政治重頭戲,由於舉辦時間,剛好落在總統任期第2年、4年任期「中間」,因此被稱為「期中選舉」;其結果,可視為對總統上任以來表現的考核,因此期中選舉,也被形容是總統的「期中考」。今年期中選舉眾議院435席全面改選,參議院100席中改選35席;地方部分36州將選出新州長,另有46州88個州議院進行改選。根據佛羅里達大學「美國選舉計畫」最新統計,今年期中選舉投票踴躍,有超過4585萬人提前投票,遠超越2018年選舉的3910萬人。根據台北時間11/10上午9時開票結果,在眾議院435席中,共和黨已經拿下207席,民主黨拿下184席,共和黨距離過半數席次218席,只剩11席,如沒意外的話,那共和黨在這次期中選舉,應可拿下眾議院多數席次。參議院這次改選35席,改選席次中有20席原屬共和黨,14席屬民主黨,另外一席空缺,目前兩黨中,共和黨以48席略勝民主黨的46席,目前看來參議院仍勝負難分。早前訪台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輕鬆擊敗共和黨對手丹尼斯(John Dennis)贏得連任,不過目前民主黨總席次落後共和黨,若最終共和黨獲得過半席次(218席),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可望取代裴洛西成為下一任議長。(原文刊載於2022/10/27,更新時間為2022/11/10)

日期:2022-11-10

政治社會

「已經可以被抓去關了,為何不能去投票?」奧地利16歲就可以投票,原來跟這社會制度大有關係

奧地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投票年齡下修至16歲的國家。而台灣的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即將登場,我們能從奧國經驗學到什麼?

日期:2022-11-09

國際總經

重蹈中國覆轍,越南從改革開放走回頭路?轉型不順4後遺症浮現...謝金河:東協發展充滿變數

越南的關鍵時刻過去十幾年來,一直是東協市場最搶眼投資市場的越南,這幾個月來正出現巨大變化,一個是股市大幅下跌,一個是越盾大貶值,再加上房市巨大波動,銀行出現擠兌⋯⋯這些經濟高速發展,轉型不順的後遺症正全面浮現。

日期:2022-11-09

政治社會

四大政黨都喊支持 但民調僅四成五民眾將投同意票 十八歲公民權複決難度高 中選會得加油

十一月二十六日即將登場的十八歲公民權複決案,將是台灣首次修憲的全民複決,但「選情」慘淡,怎麼向「大人」拉票,年輕人還在街頭努力。

日期:2022-10-26

政治社會

全球必須謹慎面對的新變局!美中新冷戰不會隨著貿易戰和緩而降溫……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說過一句話:「川普或許不是美國應得的總統,但絕對是中國應得的美國總統!」用這句話來解讀美中關係,相當精準又精彩。

日期:2022-10-25

政治社會

18歲公民權告急,還差81萬票!5成中間選民不知道這件事

今年11月26日除了有九合一大選,還有我國史上第一個修憲公民複決登場,「18歲公民權」投票,雖然不分黨派都喊話支持,但是討論聲量卻很低,壯闊台灣聯盟今天公布第二次民調結果,針對複決案是否能跨越965萬票的同意門檻,還差81萬票。

日期:2022-10-25

國際總經

美元獨強,日圓、韓元、新台幣...亞洲貨幣大貶值,會引爆金融危機嗎?為何中國至關重要

在2022年之後, 由於全球政經情勢動盪, 國際匯率情勢發生巨大變化。 衡量相對6種外幣(為美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貨幣, 包括歐元、瑞士法郎、日元、加元、英鎊和瑞典克朗)一籃價值的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 2022年到9月底較2021年同期上升了20%, 2022年迄今已上漲 18%。若是考慮目前的美元指數組成比重是在 1999 年更新,已無法準確反映當前的美國與亞洲貿易對手國家的權重,美元升值幅度的真實情況恐較美元指數顯示的更加巨大。

日期:2022-10-24

政治社會

「她的時間到了」!才44天特拉斯辭英國首相,最快下週選出接替人選...這3人是大熱門

編按:英國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僅44天,支持度已經比前任首相強生還要低,日前有保守黨人士私下預測,她最快本周會被趕下台。果然周四台灣時間晚間21點左右,特拉斯在唐寧街外宣布,她已經通知國王查爾斯三世,辭去保守黨魁,成為史上任期最短的英國首相。消息公布後,英鎊兌美元短線拉升20餘點,來到1.1299,上漲 0.7%,而英國國債漲幅亦加大,10年期國債殖利率跌12個基點至3.76%。特拉斯說:「我承認以目前情況,無法履行我在當選保守黨黨魁時所承擔的任務,因此我已經和國王陛下交談,通知他我將辭去保守黨領袖職務。」國會議員將在下周內選出下任領導人,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52歲國防大臣華勒斯有可能成為接替她的人選之一。除了華勒斯,在夏天黨魁投票中輸給特拉斯的前財政大臣蘇納克(Rishi Sunak)也相當受歡迎,另外還有前國際貿易副大臣摩丹特(Penny Mordaunt)。

日期:2022-10-20

傳產

TVBS移頻案點燃產業戰火!收視習慣改變+選舉在即 有線電視、代理商、頻道矛盾亂象浮上檯面

OTT市場崛起,有線電視產業卻仍困在舊機制中。近期大豐就因授權費爭議,以TVBS移頻案槓上身兼頻道代理商的中嘉,點燃產業的熊熊戰火。

日期:2022-10-07

政治社會

87歲評論家李怡今晨病逝…曾說離開香港是「完成最後的人生」:正直的人唯一出路是監獄

編按:旅居台灣的香港知名政治評論家李怡周三(10/5)病逝於國泰醫院,享壽87歲。李怡一生追求言論自由,過去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文章,被視為立場反共。香港國安法施行後,他選擇落腳台灣,認為離開是完成最後的人生。他曾經在臉書寫道,從來只有成功人士會寫回憶錄,失敗者的回憶錄誰要看:我在《世道人生》專欄的告別篇最後表示「將會向愛護我的讀友,細說我一路走來的失敗的人生」,有不少讀友留言說不接受「失敗的人生」的說法,他們認為我的人生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就個人、家庭和事業這三方面來說,我的人生成績單當然絕非失敗。有點成績的原因主要決定於我生活的時代和環境,就像美國股神巴菲特說他的致富是因為他中了卵巢獎券一樣,我因為成長和志業開展期是在殖民地的香港,而且處於海峽兩岸和香港經歷大轉折的時代,「國家不幸詩家幸」,劇變刺激寫作者的思緒,而港英時代的法治及在97後一段時期的延伸,為自由的編輯和寫作生涯提供了保護傘,這是我人生之所以稍有成績的幸運因素。現在香港的年輕作家,才學在我之上,也沒有這樣的好運氣,要以寫作來維持生計都困難,真為他們惋惜。但回顧我一生的追求,卻是不斷的感受理想破滅、價值敗壞的悲哀。多年前,香港電台舉行「香港書獎」的頒獎禮,邀我參加,主持人問我,在港台主持「一分鐘閱讀」節目多年,是否覺得香港的讀書風氣有了改善,我回答說,我一生所主張所推動的事情,社會總是向相反趨向發展的,無論是閱讀,獨立思考,或民主自由,都如是。這就是我所指的失敗的人生。理想破滅在幾十年前就發生,當一個希望升起又接着破滅之後,我就對馬克吐溫的話深信不疑,他說,悲觀者與樂觀者的區別,是悲觀者掌握的資訊較多。對人類社會了解越多,對人性知道得越多,就越是不能樂觀。但悲觀不等於要消極。以寫作為終身志業的人,必須忠實於自己心中所想、所信奉的價值觀,我手寫我心,才對得起自己從事的工作。當然,所信奉的思想價值觀會經不起現實考驗而改變,那就仍然要忠實於這種改變,繼續我手寫我心。悲觀而積極,明知推動的價值難以實現仍然要推動,既是職責所在,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了無愧於自己的一生。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在以後的文字中,我會盡可能憑記憶講一個失敗者的故事。警惕我寫作的只有一點,就是避免陷入羅生門故事的美化自己的怪圈。而我在不斷挫敗之後仍然願意與讀友、特別是年輕讀友分享失敗人生的原因,是我常想起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一個人的失敗人生或是一個人的終結,但不是後來者的終結。一個人的勇氣是他的永恆,也是後來者的永恆。邱吉爾的話推動我寫這個失敗者的故事,也是一直都是小有勇氣的故事。而《今周刊》在今年5月曾專訪李怡,評析香港政府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逮捕香港「六一二人道支援基金」5位信託人,對香港社會具體影響與象徵意義,以下是訪談口述摘要。(原文刊載於2022/5/18,更新時間為2022/10/5)

日期:202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