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指數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指數型共有510項結果
台股

台積電(2330)套在660元,被同事笑高點不跑是盤子...2股市真實案例看懂:長期投資的真諦

美股6/17繼續走低,道瓊小跌200點,那指有撐在平盤,越來越多人加入空方行列,不管是各大對沖基金機構,或者是一般中小型的投資人,其實這也沒什麼對錯,股市極度樂觀的時候,大家也是這樣追買,現在只是改成對立面,與其說他們是留下來洗碗的盤子,還不如說「沒走的才是洗碗的」,當然以上說的都是短中線的交易者,不包含長線投資人。

日期:2022-07-04

房地產掃瞄

央行沒第5波管制卻14年來首次升準,房價會跌嗎?專家:2個關鍵讓買房「越買越小」

繼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3碼後,央行週四(6/16)也隨即宣布跟進升息半碼,不過,並未如預期祭出第5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對此表示,房地產已有冷卻跡象,因此以優先對付通膨為主。不過,全球通膨升息勢在必行,除了房貸族未來在升息循環下,仍會增加其房貸支出外,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認為,房市調控維持現狀不僅是拜金檢與近期房市走軟之賜,也意味著為日後調控房市留下伏筆。

日期:2022-06-17

國際總經

他山之石》美國勞退自選促進社會安定 智利卻近乎崩盤 兩套極端劇本給台灣的啟示

兩套全球最早實施的勞退自選制度,四十年後的發展狀況卻有天壤之別。借鏡國際經驗,是台灣討論勞退自選制度時必須做好的功課。

日期:2022-06-08

政治社會

癥結探討》不賠錢?不會挑?怕被騙! 勞團三疑慮 制度面如何化解?

勞動部長一句「可討論」,讓不少關注勞退自選投資議題的學者再度翻出舊資料。因為,勞團目前對於勞退自選的許多疑慮,他們已經研究許久,也備妥了制度面的建議解方。

日期:2022-06-08

理財

收入不高如何在退休前多攢1千萬?40歲開始每月6000元買這2檔ETF,翻身不用搏、養老靠自己

這些年來我常發現,真正需要做投資的,並不是那些高收入族群。如果一個家庭年收入超過300萬,每年存下150萬,那累積30年也是很可觀的一筆資金。就算投資在非常保守的金融商品,我相信除了退休不虞匱乏,應該也能留下一筆財富給小孩。這個族群反而應該減少投資,越不試誤,越能保護好自己的財富。真正需要作投資的族群,是收入不高,卻又覺得投資太慢,想要直接拚一把搏翻身的族群。

日期:2022-06-06

房地產

「房市在高檔,股市在回檔」有頭期款先買房子還是先買股? 財經專家這樣說!

存了一筆錢,該先買股票繼續滾大資產還是給他房子頭期款「催落去」?阿格力認為如果你沒有住的地方又或是首購族的話,還是先買房子啦。為什麼?來看看阿格力的觀點吧。

日期:2022-05-29

國際總經

基金指南》 三大類型商品內涵有別農糧基金不是全都賺翻天

因氣候變遷、戰爭引發的糧食短缺危機,促使大宗農產品近期報價不斷飆漲,放眼未來糧農商機長線看多,投資人如何分清三大類相關商品的投資效果?

日期:2022-05-25

台股

日K<20買0050、K>80賣!施昇輝:回頭來看,我確實少賺很多,那我賺到什麼?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成語「見樹不見林」,意思是說不要只重視「局部」,而忽略了「全部」,或是以為「局部的成功,就是全部的成功」。(原文刊載於2021/9/14,更新時間為2022/5/23)

日期:2022-05-24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6.5萬、2人昏倒送醫當天不治...「快篩陽=確診」137家醫院明開放親友代領藥、電話問診也OK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萬5385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4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衛福部報告指出,國內已正式進入「廣泛社區流行」階段,病毒持續快速增加,而今日再增17名死亡案例,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今增5.7萬例8死》兩健康婦打3劑卻昏迷不治「死因是這個」…疫情高峰往後延?陳時中:已面臨重大轉型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57,21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7,188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2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

日期: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