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挫敗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挫敗共有581項結果
科技

他第一名錄取榮總,考內科醫師更是全國榜首,為何放棄陽明副教授下海創業?故事要從2008年說起

2022年,博晟生醫進入成長加速的階段,全年營收出現年增逾200%的爆發力;選擇創新醫材為創業題目,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如何在生技領域,力拚10年內成功獲利?

日期:2023-03-08

職場

敢於挑戰權威 公文常「加碼」滿滿意見 職場38年無懼說真話 廖惠貞從中油禮賓小妹變天然氣女王

老闆的權威當前,你敢大聲說出不同意見嗎?廖惠貞,就是這樣一個「敢講」的人。

日期:2023-03-01

政治社會

俄烏戰爭一週年/拜登150億增援澤倫斯基!「絞肉機」苦戰依舊,預期中的俄軍大反攻會出現?

今周刊編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屆滿一周年之際,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週一(2/20)突然造訪基輔,並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拜登重申堅定挺烏抗俄,痛批俄羅斯總統普丁入侵烏克蘭「大錯特錯」,拜登並宣布將增援烏國5億美元(約150億元新台幣),還追加一系列新的對俄制裁措施。拜登是在俄烏戰爭滿週年前4天,悄悄抵達基輔,由美國駐烏國大使布林克(Bridget Brink)前去迎接。拜登表示,只要有需要,美國將與烏克蘭站在一起。----------2月24日,只是一個日曆上的數字,雖說是俄羅斯進軍烏克蘭的一周年,但世上並無自然法則規定一周年必需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然而,人們總喜歡給予一些平平無奇的日子特殊的意義,於是正如去年5月9日俄羅斯反法西斯「勝利日」臨近的氣氛一般,此刻各界都在預期俄羅斯將會在開戰一周年這個特別日子來臨之前發動大反攻,爭取一個可供宣傳的明顯戰果。

日期:2023-02-20

政治社會

俄烏戰爭一週年/看起來像「一戰」的消耗戰,其實已展現新戰爭雛型…可能改變這場戰爭的3種兵器

2月24日,俄烏戰爭開打將滿一週年。除了俄羅斯大反攻的討論之外,數個月來幾乎冰封的戰爭前線、空軍與網軍的普遍缺席、陸軍大炮的重要地位,也引來不少評論將俄烏戰爭模式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比。前線的戰壕對壘、俄羅斯部份新兵的疑似人海戰術、雙方的慘烈傷亡,也大大加深了「這是一場核武時代的一戰」的印象。然而,不同新舊兵器在戰場上的聯合應用,卻顯示出在舊時代的表象之下,一個戰爭的新時代正在浮現。

日期:2023-02-20

情感關係

上台不怯場的7個科學實證法! 心理師:穿上「幸運鞋」,你需要一個儀式感

許多人在簡報、考試前或許都有類似經驗:明明準備了很久,卻在關鍵時刻因為緊張導致頻頻拉肚子跑廁所,或手不住地發抖,甚至連原本準備好的台詞,也因為焦慮而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那些看起來從容不迫的人,真的不會緊張嗎?他們如何與緊張情緒和平共處,展現出最佳表現?

日期:2023-02-17

職場

剪紙、雕刻、布袋戲等都是他的台味藝術元素 等18年奪葛萊美 蕭青陽的人生勵志劇

十八年來七次入圍葛萊美獎,今年終於與女兒蕭君恬以《Beginningless Beginning》專輯獲最佳唱片包裝獎。一路走來越挫越勇的他,結合女兒新世代的想法,用實力在世界舞台發光。

日期:2023-02-15

台股

從月薪18K時all in「拚孤支」,到存股「金融股」通通賠!施國文:賠掉人生第一個100萬我學會的事

綜觀國內外股票市場上,「股神」屈指可數。我相信,既然不是神,那就做人能做的事。但,這是在我歷經數次股市挫敗後,才得到的教訓。

日期:2023-02-04

政治社會

接下閣揆這顆燙手山芋,盤點陳建仁6大挑戰...同僚評「他總是用很溫和的方式,處理很辛苦的事」

當一支多數成員未更動的內閣老戰隊換下總舵手,掛上「溫暖堅韌」新招牌,是否能讓身陷敗選陰霾的蔡英文政府「翻篇」,成功開創新局?

日期:2023-02-01

政治社會

「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再宣布獨立必要」,賴清德接民進黨黨魁,重申兩岸路線4堅持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總統蔡英文扛責辭去黨主席,歷經近兩個月,今(18)日由黨內角逐2024大選最熱門人選、副總統賴清德正式接下黨魁。作為民進黨新領導人,賴展現改革決心,拋出「一項使命、兩項任務、四項革新」,直接鎖定黨內最敏感的黑金、學倫問題,挑明會積極處理,團結全黨,重新擦亮綠色執政招牌。賴清德表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只有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未來他仍然會站穩總統蔡英文「4個堅持」的兩岸路線,如果中國能轉念,以蒼生為念,相信很多事都迎刃而解。

日期:2023-01-18

生活消費

一萬年的人生智慧

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一個充滿不安感的年分,烏俄戰爭、全球通膨狂飆、金融市場猛跌……,接踵而來的挑戰逼著人類世界和生命個體接招。如果看短,去年是充滿考驗的年分,但若是往長遠看,這個世界又能從困厄中學到什麼?

日期: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