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排便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排便共有295項結果
健康

大腸癌化療副作用多?搭配中藥、針灸,改善嘔吐、食慾不佳、體力下降

大腸癌罹癌人數已連續11年蟬聯第一,定期篩檢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在手術、化療、放療過程中的副作用,還是讓患者的抗癌過程相當痛苦。建議大腸癌病友,可在西醫治療之外搭配中醫調理,有助減緩副作用。

日期:2020-02-24

健康

大腸癌化療好痛苦?配合中醫治療減輕副作用,抗癌更輕鬆

大腸癌是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一名的癌症,台灣每年新增加約1萬5000名大腸直腸癌患者,約有5800人死於大腸癌,成為不容忽視的疾病。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同時也伴隨各種不同的副作用,有些病友因此難以繼續接受治療。此時,建議可配合中醫治療減緩副作用,以順利完成西醫療程。

日期:2020-02-12

幸福熟齡

丈夫失智情緒不穩,她仍陪伴至最後一刻...一句「不後悔」就是照顧者最貴重的話語

失智症是一種進行式疾病。很遺憾地,目前尚未有絕對見效的治療方法,所以失智的年長者們不會做的、不懂的事便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增加。當然這個過程很痛苦,照護者在認知到這個事實的條件下,必須藉由減法運算,針對各個階段改變與其應對的減法話術。接下來我將介紹一個略長但易懂的案例,這是在我曾經負責照護的個案之中時間最久的浩一先生。

日期:2020-02-07

健康

便祕、飯後脹氣只是腸胃不好?當心是腸胃道腫瘤作祟

持續便祕別輕忽!一名年輕女性便祕半年,試遍各種改善方法都不見效,右側肚子甚至逐漸突出,就醫發現原來是腹腔出現腫瘤。

日期:2020-02-02

健康

血糖飆高、黃疸、食慾不振...胰臟癌發現多是晚期,這些症狀要注意

令人聞之色變的胰臟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根據健保署統計,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106年至107年約成長10%,107年共計6,798名,僅約1成左右屬於早期可手術治療,主要和難以早期發現、惡化速度快有關。

日期:2020-02-01

健康

過年大吃大喝,肚子胖一圈?中醫師2招甩油,遠離胃痛、胃脹、便祕

45歲劉小姐因工作忙碌,長期三餐不正常,本身即患有胃部疾患,又正逢春節假期,餐餐大魚大肉,零嘴、糕餅更是毫無忌憚地吃,結果又是腹脹、腹痛、胸悶,又是消化不良、便祕,自行服用胃藥,症狀仍反覆出現,而且年假才幾天,肚子就胖了一大圈!

日期:2020-01-28

健康

肌膚吹彈可破、40歲卻有20歲好身材!美女醫師田宜民3秘訣,教你吃不胖、零皺紋

美女中醫田宜民雖已邁入40歲,靠著勤勞保養及運動,維持40多公斤纖細的身材,和一張吹彈可破的臉蛋。她說,自己並不是吃不胖的體質,「我不是仙人,是靠著規律的生活和飲食做到的。」另外,要多愛自己、學習感恩,「遇到挫折是讓我們前進和成長的機會。」

日期:2020-01-17

健康

用「吃」擊退大腸癌!營養師:天天補充1食物,加速排出致癌物、保護腸道超防癌

忙碌的工作及壓力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腸胃不適等經驗,其實腸胃道疾病與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除了三餐無法規律進食造成的胃痛、進食太快造成的消化不良,飲食中纖維攝取不足造成的便秘,更是門診營養諮詢中常見令人困擾的腸道疾病。

日期:2020-01-10

幸福熟齡

你坐馬桶方式對了嗎?醫師提醒3大惡習易致痔瘡、便祕、大腸直腸癌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日期:2020-01-07

健康

50歲後最好發!大腸癌早期沒症狀 醫師:出現4症狀不注意恐癌末

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建議保持清淡飲食,盡量以汆燙、水煮方式料理,減少油炸物、燒烤、加工肉與紅肉的攝取。另外,定期篩檢也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日期:20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