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政治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治系共有220項結果
政治社會

拋開僵化規定 為國留才

人才,是決定國家競爭力優劣的關鍵。但從大學、公部門、國營事業董監事,台灣泛公部門的人事進用制度,處處存在著僵化規定,嚴重降低專業人士為政府服務的意願。

日期:2022-02-09

政治社會

新民意調查凸顯台灣戰鬥意志及其黨派分歧的趨勢

對美中台三方來說,台灣是否有戰鬥意志來抵抗中國的軍事入侵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議題,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2021年12月下旬,台灣民主基金會發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年度調查發現,如果因為台灣宣佈獨立導致中國武力攻打台灣時,近62.7%的台灣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而若中國為了統一對台使用武力,近72.5%的台灣人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

日期:2022-02-08

職場

「大哥們告訴我,受夠30年來顏家掌控,好想改變」 林靜儀60天扳倒顏寬恒 改變台中政治生態 她怎麼做到?

乘著渴望改變的民意浪潮,扳倒地方勢力代表,全程參與一場改寫台灣政治生態的選戰之後,原本直率嗆辣的林靜儀,性格中也多了幾分溫柔。

日期:2022-01-12

焦點新聞

蓄長髮、畫屍妝…林昶佐7年前以樂團主唱之姿、打敗國民黨軍系老將,寫素人參政傳奇

「終結惡意罷免,台灣團結一致,台灣才能安定!」1月8日周六,在無黨籍立委林昶佐在台北市龍山寺前舉辦的「終結惡戰、團結之夜」選前之夜,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親自到場力挺,壓軸的蔡英文聲嘶力竭呼籲「台灣人疼惜好人才,沒有分黨派」,眼見民進黨幾乎傾全黨之力捍衛林昶佐,可見選舉情勢的緊張詭譎。

日期:2022-01-09

政治社會

「民意被國家機器吞噬!」罷免投票淪各黨政治攻防、練兵前哨戰 台灣仇恨動員頻仍誰得利?

台北市第五選區立委林昶佐罷免案今晚結果出爐!依照最後統計數字,罷免同意票計5萬4813票、不同意罷免票4萬3340票、差距11473票。同意票未跨過法定25 %罷免門檻、即5萬8756票,罷免案未通過,林昶佐將繼續留任立法院。隨著罷免案與同樣今日上場的台中第二選區補選落幕,雙雙挫敗的藍營直指「民意遭國家機器吞噬」,強調選舉均是執政黨以執政優勢、鋪天蓋地助選的結果。然而,短短一年多,台灣就舉行了4次罷免投票案,不論被罷免的民意代表所屬政黨,選前各黨陣營均難以避免要號招鐵粉支持,使得選情越發白熱化。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何台灣罷免動員頻仍?而人民在行使《憲法》保障罷免權同時,為何最終難以避免成為政黨仇恨動員的工具?

日期:2022-01-09

公投專區

公投4案「不同意完封」!學者:國民黨荒謬到爆,但這並不是民進黨的勝利

經歷短時間內的各種高強度資訊衝擊(這次公投案有三案涉及高度專業的科學討論),現在總算可以喘口氣。​ 雖說本文是公投短評,但李靚蕾女士的文章帶來的討論,絕對值得排在最重要的事,她所寫的這些關於家庭、女性角色、家務分工等議題,實在太值得整個社會一起繼續關注。希望這樣子的家庭悲劇、對女性的剝削與打壓,可以愈來愈少。​ 其實我只是想要轉傳網路笑話​,公投過了、海水退了,就可以知道誰沒穿褲子。​不是兩大黨,而是力宏。​

日期:2021-12-19

公投專區

公投案全不過關!4:0完封的教訓是:「台灣人已厭惡政治動員與惡鬥」

「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及「珍愛藻礁」四大公投案結果今晚出爐,四案皆未通過四分之一門檻,且不同意票均多於同意票!事實上,從這場公投的動員過程與結果來看,真正反映的是:台灣人以選票制裁政治動員與政黨惡鬥,多數民眾對於煽動意識形態式的公民討論並不買單。

日期:2021-12-18

公投專區

高嘉瑜聲量狂壓公投 是火燒民進黨還是救球四大公投? 國民黨戰略出錯 反讓綠營超車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受林秉樞攻擊案件,震驚社會各界,又意外扯出綠營網軍內鬥疑雲,後續又扯出新系要角、民進黨前立委段宜康和PChome董事長詹宏志曾為施暴者向媒體關說,引發輿論譁然。事件延燒逾一周,每日個案均有新進展,網路討論度、關鍵字熱搜揭輾壓下週即將到來的四大公投案,也讓藍綠陣營憂心焦點分散。不過,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指出,台灣人慣於對政治人物投票,純粹議題式選舉本就難吸引選民目光,聲量先天上本就難超車單一爭議事件。

日期:2021-12-10

政治社會

幕後分析》今民主峰會舉辦日,台瓜同日分手 中國背後戳弄,目的是打臉美國

尼加拉瓜今(9)日上午宣布與台灣斷絕自1990年以來的邦交,並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迅速宣布與中國復交。外交部聲明,對此至感痛心與遺憾,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即日起終止與尼國外交關係,全面停止雙邊合作及援助計畫,撤離大使館及技術團人員。對此,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分析,今日美國正集結民主政體舉辦首屆民主峰會,而中國近期冬季奧運受到外交抵制、比起美國對外關係相對「落居下風」,因此利用尼加拉瓜對台外交示威,目的是集結沒有參與民主峰會的國家打臉美國。

日期:2021-12-10

政治社會

學者觀點》無限增溫的台美關係 面臨棘手考驗 如果反萊豬公投通過… 台灣對世界拋出的要命訊號

在十二月十八日即將進行的四大公投案當中,最受國際社會矚目者,當屬「反萊豬」公投。許多人或許並未意識到,反萊豬公投若通過,將會對台美關係以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參與,投下一個破壞力極強的震撼彈。

日期: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