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15年)行事曆搶先看!行政院人事總處6月將公布最新行事曆,明年過年春節連假落在2/14(六) ~ 2/19(四)共6天,兒童節、清明節4/3(五) ~ 4/6(一) 是4天連假,中秋節、教師節9/25(五) ~ 9/28(日) 也是4天連假,而3天連假共6個!2026年新增5天假包括小年夜、5/1勞動節全國放假、9/28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10/25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25行憲紀念日,總統府5/28正式公告實施,讓2026年國定假日數上看120天。至於2026寒假和過年春節假期中間得上3天課、教育部週三(5/21)提出兩套研擬方案,一是不變,二是提前在2/11(三)到2/13(五)上課日,提前到1/21至1/23補上課,不過仍待人事行政總處公布2026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後,會邀集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機關及相關團體討論出確定方案。2026年過年春節休幾天、連假有幾個?如果想連休,又要怎麼安排請假、甚至連休16天?如何安排特休、搶先訂機票,必看2026年(115年)行事曆!
日期:2025-06-12
「只要我們想,只要我們開始做,就會有成果!」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對等關稅議題,震撼全球金融市場,台股仍然在其中表現突出,為亞洲資本市場的佼佼者。為促進投資人認識當前資產管理市場最新趨勢,也就是今年甫開放的主動式ETF,今周刊週三(6/11)舉辦「主動式ETF崛起-兆元級新契機」年度ETF策略論壇。在論壇上,金管會主委彭金隆為台灣主動式ETF掛牌提出振奮人心的發言。
日期:2025-06-12
全台掀起「罷免潮」,全台已經有數十名藍、綠立委和公職人員成為罷免目標,罷免理由從立場爭議、投票紀錄到政見跳票,罷免案紛紛送件或正在連署中。罷免制度怎麼走?門檻高不高?這場2025全台大罷免會燒到誰?《今周刊》為你整理各種大小問題一次搞懂!在送件時連署書已突破安全門檻者共有王鴻薇、徐巧芯、葉元之等18名立委,全數為國民黨籍,這18人進入到第三階段「罷免投票」機率高。罷免綠委部分,則因在第一階段募集提議書時涉及抄寫特定政黨名冊,遭檢調搜索、起訴,加上連署截止多落在6月初,目前送件進度為0。截至6/9為止,藍營認為最有希望達標的唯二罷免案(綠委吳沛憶、吳思瑤)正式失敗,罷免藍綠委成功送件比為31:0,比例懸殊。至於投票日將落在何時?中選會主委李進勇6月12日受訪表示,這波審查件數約有26件,投票時間落在7月10日到8月19日之間,7月26日是選項之一但並不確定,為節省成本,會建議讓罷免案件同日投票。
日期:2025-06-12
由AI金融科技協會舉辦的《2025 AI金融科技發展論壇》週二(6/10)登場,匯聚來自政府、學界和產業界的26位重量級嘉賓與會。其中,金管會創新處副處長施宜君在論壇中表示,數位發展已大大改變大家的生活,未來金管會將持續打造「穩健、永續且具包容性」的金融科技發展環境。
日期:2025-06-11
中年人的破產七件套,你最好一個都不要碰到!朋友們私下找我聊賺錢的事,每個人開場都問:「你覺得我還來得及嗎?我現在該做什麼才會比較穩?」我都跟他們說:「首先,不要跟我說場面話,說你的真實狀況我才能幫到你」我一邊聽、一邊點頭,慢慢知道很多人不是沒賺錢,而是默默踩中了人生的破產陷阱,等自己意識到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回頭了。
日期:2025-06-11
(今周刊1486)疫情後,台灣的餐飲業面臨嚴峻缺工挑戰,擴大徵人之外,政府定調「留才」為業者首要任務。擁有多品牌的「乾杯」餐飲集團,積極落實培訓、改善待遇與升遷管道,獲得人才市場青睞。
日期:2025-06-11
崇尚自由開放的美國,從總統開始排外;洛杉磯街頭驅趕無證移民,衝突不斷。對比最近不少華裔學子、傑出人士在美國名校畢業典禮致詞時提及的美國夢,格外值得玩味。
日期:2025-06-11
東海大學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於(10)日正式簽署三項戰略合作協議,攜手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所創立的亞橋教育基金會,共同打造全台首座結合教育、研發與應用的「智慧製造與AI實驗園區」,並同步導入六大國際認證課程,為台灣工程教育立下亞洲首創的新標竿。
日期:2025-06-11
重大死傷車禍憾事一再上演,交通學界呼籲從汽機車強制險著手,導正駕駛行為。但時隔3年重啟研議的強制險,改革力道卻不足,恐怕難對高風險駕駛發揮嚇阻作用。
日期:2025-06-11
近年在台的僑生人數快速成長,10年來成長20倍!為表揚在各領域表現卓越的僑生校友,僑務委員會週二(6/10)舉辦2025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頒獎典禮,由委員長徐佳青親自頒獎,向17位得獎人致意。台灣的「僑教政策」,70年來在全球培育17萬名僑生,以及2萬餘名的海青班校友,徐佳青指出,近幾年來台灣讀書的僑生有增無減,國籍組成也有相當大的變化,且一年比一年多元;在這個趨勢發展下,台灣將匯集越來越多的僑外人才,共同在新興科技、AI半導體、綠能、醫療等台灣優勢產業,創造新穎的發展契機。
日期: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