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新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新制共有1109項結果
職場

從生魚片壽司到紅酒起司,矽谷科技公司裡為何到處充滿了食物?工程師揭:這風潮得從2005年說起

90年代的矽谷其實沒有這麼變態,工程師只要有自己獨立的小房間就算是沾沾自喜的小福利,那時科技公司的福利和一般公司並沒有不同。這傳統自 Google 2005年入場後完全被顛覆。現在的矽谷科技公司莫不爭先恐後處處給員工小驚喜,從洗衣、燒飯、理容、按摩,無微不至地提供照顧。重點就是要酷,要讓外人羨慕。

日期:2023-12-03

政治社會

稅金撥補勞保、喵星人運動中心,護理人員待遇再拉高?盤點賴侯柯再開哪些政見支票

2024總統大選倒數44天!選情白熱化,在這場總統級的賽局當中,仍在場上的參與者,有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最後一刻則未登記篩選,再度回到「三腳督」局勢。在11月這段期間,「藍白合」大戲高潮迭起,從柯文哲與侯友宜、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1/15簽下六點共識後,才過3天原本「合」的局勢,就因民調解讀分歧再度翻盤。隨後郭台銘出面當「桶箍」,「藍白合」變「藍白郭合」,但也在短短數天內情勢急轉直下。「藍白郭」三方於11/23為會面地點僵持一整天後,最後三方「五漢」齊聚君悅飯店,卻在兩小時後談判破裂,宣告破局。除了賴清德已率先宣布副手人為蕭美琴並在11/21完成登記參選外,就在「君悅會談」破局的翌日,柯文哲便宣布副手為「新光公主」、民眾黨立委吳欣盈,侯友宜也在隨後宣布副手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

日期:2023-11-30

生活消費

12月新制/高鐵票改實名制、2大電信退場…車輛排煙管制上路,製造空污被抓到「最高罰6萬」!

2023年進入倒數1個月,來到尾聲之餘也要看緊自己荷包,12月新制出爐了!包括電信業者合併後退場、高鐵早鳥票改採實名制、部分縣市的科技執法再擴大等,《今周刊》整理出12月新制懶人包,讓讀者一次掌握。

日期:2023-11-30

政治社會

資方提撥勞退超過6%、當選恢復7天假?賴侯柯同場大談勞動政見,誰開的支票最能落實?

2024大選日程逼近,五大工會舉辦「工」辦勞動政見會。其中,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允諾當選後,將建立機制鼓勵資方勞退提撥比例高於6%、針對新時代環境擬定新勞動法令,也允諾會根據社會共識面對勞保改革議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允諾勞保基金撥補入法、召開勞保年改國是會議以凝聚共識,將以減稅鼓勵企業加薪;他也提出「便民、利民、愛民」的「新三民主義」,鼓勵企業朝此方向前進。不僅如此,談到勞工關注的「還我七天假」等議題,侯友宜坦承要恢復這七天假「實在做不到」,但他主張「行憲紀念日」放假、勞動節全國放假,生理假也將從一年3天提高至6天。對於勞保改革議題,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允諾,每年保證撥補勞保基金1000億元是「救急」,若當年有稅收超徵就會撥入;他也主張當選後儘速召開勞保改革國是會議討論,並表示若要找執行力最強的人(改革),「一定要選柯文哲」,因為「我最沒包袱」。柯文哲也強調,大家應將「65歲退休」的觀念「從腦袋抹掉」,未來應繼續工作、繼續花錢、繼續玩。他認為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台灣勞參率從50歲以後大幅下降,因此也希望透過「壯世代計畫」,否則勞動力會不足。

日期:2023-11-29

勞保勞退

勞保月退60歲提早領,少奮鬥5年退休金還更多?達人以投保薪資4.5萬、年資25年試算「幾歲領最划算」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我國已於 2018 年轉為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14%),預計會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 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 20%)。人口結構的轉變,造成勞保老年給付件數及金額快速增加,政府退休年金的財務壓力升高,想要退休後的生活無須擔心經濟問題,規畫退休金是第二人生的重要課題。

日期:2023-11-27

金融

2023金博會》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參訪金融理財區,見證台灣金融活力與實力

「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為金融界年度最大盛會,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參加開幕儀式後參訪金融理財區。本次共有130家以上的國內外金融機構,超過400個展攤共襄盛舉,展出最新金融服務應用與多元化的投資理財商品。

日期:2023-11-24

國際總經

週休三日不減薪在台灣可行嗎?借鏡日本經驗:應聘數增加、工作效率比週休二日更好

近年週休三日的話題越來越多人關注,日本已有企業實施完全週休三日制,也有一些企業決定供員工選擇傳統工時或是週休三日制。不過,選擇週休三日的員工雖然多獲得一天休假,但平日工時過長是否會帶來另外的職災問題?

日期:2023-11-24

政治社會

檢辯實力不對等、敘事權受限 不利被告權益 國民法官偏重判? 兩大挑戰待克服

國民法官制今年初上路,幾起判決卻引發「重判」質疑,司法院院長許宗力評律師為「一團散沙」。面對種種問題,這條司法重大改革之路,該如何平穩走下去?

日期:2023-11-22

金融

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本週登場!AI智能×數位創新×永續投資搶先看!

為鼓勵全民對理財有正確的認識並掌握最新投資趨勢,實現財富自由的願景 。《今周刊》主辦「2023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將在11月24日–11月26日為期三天,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盛大登場。

日期:2023-11-20

政治社會

併排違停要記點?交通部給答案:明年6月前「2狀況」開罰不記點...道路規劃亂象「載客像玩大冒險」

交通部今年6月施行交通新法,針對「臨停車輛」採記點制度,同時恢復部分違停檢舉項目,讓不少職業駕駛人擔心影響生計因此上街抗議;為此,交通部原想暫緩執行,但又引發路權團體不滿。交通部11/14撤下草案,說明擬恢復併排臨停記點。週三(11/15)交通部長王國材最新指出,已要求地方政府明年6月前,把臨停黃線、專用車格劃設好,未來併排臨停仍會記點,不過路口、公車站附近臨停上下客「只罰款不記點」。

日期: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