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新生兒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新生兒共有379項結果
國際總經

每年增加50萬永久居民,人口破4千萬…解決人口老化和缺工,加拿大超前部署移民政策

世界各國均面臨人口老化和生育率下降的挑戰,但加拿大卻在這方面超前部署,近年來加拿大政府積極實施大規模移民政策,歡迎移民勞工、難民和國際學生移入。這項政策的成功效應,使得加拿大的人口數在今年6月中突破了4000萬人,並預計還會繼續增長。加拿大的土地面積與美國相當,但其人口數僅有美國的1/8,GDP也僅有美國的近12分之一,在人口紅利逐漸下滑的情況下,加拿大透過移民政策來解決困難,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和借鑒。

日期:2023-06-19

健康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健康

養成中立姿勢好習慣 保持健康脊椎的生理曲度 「筋骨同治」加運動 有效擺脫駝背困擾

中醫在面對筋骨疾病時,一向強調「筋」與「骨」同治,無論造成駝背的原因為何,可透過脊椎整復與正骨手法等療法,改善駝背的不適感,或矯正因姿勢不良產生的暫時性駝背。

日期:2023-05-31

教育

7寶媽揹老六沒防護滑雪,先生:有疏於思考,但不偷不搶造成誰困擾?滑雪學校道歉了

網紅「林叨囝仔」與先生林時民擁有6個孩子,經常分享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日前林叨囝仔因為挺著7個月大的肚子攻百岳引起討論。而她在去年到滑雪學校,用揹巾揹小孩滑雪的照片更讓不少醫師、民眾為孩子捏把冷汗,因為媽媽自己是護具穿滿,但小孩子防護卻是非常不足,恐怕會成為肉墊、甚至一跌倒就可能致命。週四(5/11)SNOWIN滑雪學校也在臉書上表示,事件發生當日,雖然是安全的結束課程,但流程上與安全顧慮有欠周詳,且造成社會觀感不佳為事實,在此SNOWIN全體人員致上最深的歉意。SNOWIN說,經過此事件,將重新規範安全至上的教學準則,秉持著安全、輕鬆、專業與耐心的教學原則,且加強審視教學對象自身條件與身體狀態,並堅持安全為最主要考量,恕不接受任何例外。

日期:2023-05-11

生活消費

郵局領6000今開跑這群人先領!能幫家人代領?想省排隊時間用這招...注意「1件事」避免白跑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進入郵局開放階段,週一(4/17)郵局臨櫃領6000元正式開跑!首周採身分證尾數單雙號分流,今天尾數單號1、3、5、7、9先領取,據統計一開放30分鐘已有5萬人搶領。怎麼領?可以幫家人代領嗎?如何省排隊時間?⋯⋯《今周刊》一次整理給讀者。

日期:2023-04-17

生活消費

解開鑽石之謎

天然鑽石閃爍的耀眼光芒,令人愛不釋手,亙古不變,除了天然鑽的璀璨奢華奪人目光,如今在科技進步之下,用毛髮也能做出獨一無二的「未來鑽石」。跟著專家深入了解鑽石的歷史、礦區、產業鏈、切工與挑選祕訣,以不同角度揭開鑽石之謎,一探每顆閃亮石頭背後的祕密學問。

日期:2023-04-12

生活消費

新制懶人包/看緊荷包!汽車不讓行人開罰3千6、電價平均漲11%...這天開始發現金6000元

近期有多項新制上路,不少政策都與民眾荷包相關,除了最受關注的普發現金6000元之外,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北北基計程車起跳價也從70元漲至85元。同時,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以及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都將提高罰則。《今周刊》幫讀者整理出邁向4月有哪些新制,讓大家一次了解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原文刊登於2023/3/29,更新時間為2023/3/31)

日期:2023-03-31

政治社會

56%未婚族想結婚生子,卻因兩大因素難圓夢...「2023年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結果公布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峻,關鍵原因在未婚族群逐年擴大。《今周刊》3月30日發表「2023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未婚族56%想結婚、生子,卻因「找不到對象」、「經濟條件不足」兩大因素,難以步入紅毯。

日期:2023-03-30

健康

二寶爸媽同在鴻海上班 每月育兒津貼達4.8萬元! 原來要從2015年郭董這德政說起

在鴻海集團上班的蔡旻育,原本受限房貸及車貸等經濟壓力,想跟先生商量延後生小孩,沒想到後來不僅提前生下男寶寶,更考慮要接續生第二胎。在鴻海集團S事業群服務的楊子豪,原本是一寶爸,後來受惠公司2015年起實施的「媽媽福袋」生育津貼,以及2020年起的「0~6歲公司養」政策,從一寶爸變成了三寶爸。還有同在鴻海上班的一對夫妻檔,同望受惠鴻海大手筆的育兒補貼政策,兩人每個月獲得的育兒津貼達到4.8萬元,而且可以一直領到小孩滿7足歲為止。 為何鴻海對於員工育兒津貼如此大手筆?故事可能要從2019年,創辦人郭台銘宣布角逐總統大位的四年前說起。

日期:2023-03-30

政治社會

法規限制 凍卵人數十年增30倍 使用率卻不到一成 鬆綁人工生殖 保障未婚生育權

近年女性凍卵人數暴風式成長,但相較於國外數據,台灣卵子解凍率明顯偏低,嚴格的法規限制,讓女性使用卵子困難重重,成為生育路上一大阻礙。

日期: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