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新知識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新知識共有90項結果
健康

腦動脈瘤沒破裂前,95%沒有症狀...神經外科醫師點名11種人要提防

醫師表示,腦中風的治療近幾年無論是內科的藥物治療,還是外科的手術治療都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像是效果好、意外出血的風險更低的藥物被開發出來,以及經由腦血管導管直接將血栓取出,延長了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的方式。但無論如何,發生腦中風時,搶時間趕快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準則...

日期:2022-01-25

保險

投保時「指定受益人」少寫這一項,遺孀100萬元保險金慘被國稅局扣遺產稅

台灣人愛買保單的程度眾所周知,人壽保險滲透率更高居世界第一;然而,投保眉角多,如果沒有掌握好這些眉角,即便買了再多的保險,可能都是白搭!就像你還記得之前買保險時,是否有填寫要保人、被保人及受益人等相關資訊?或是壓根已經忘了是否有指定受益人,甚至有填寫受益人卻不記得寫了誰當受益人……。

日期:2022-01-12

焦點新聞

存2515萬才能退休?熟齡族重返職場 ,6成5是因錢存不夠 專家說「平價版」是這數字

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台北市65歲以上人口突破20%,日前台北市成立銀髮職務新創中心,改善中高齡就業環境、鼓勵中高齡長者就業,協助媒合職缺。適逢《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推出近一年,求職網調查指出,3成6的中高齡「熟齡族」認為專法有助改善職場年齡歧視,而選擇重返職場的主因,則以退休金準備不足為最多。

日期:2021-12-02

低利時代退休投資學

最怕晚年財務4大風險!光靠勞保會餓死...夏韻芬「3個抽屜」理財法,穩穩滾大退休金

猶記得國內知名理財節目主持人夏韻芬曾經毫不客氣地提醒年輕人:「沒存到20萬元,憑什麼買iPhone?」比起物質,她認為,年輕人更需要做的是存錢,「就算你現在是25K沒有關係,等你慢慢自我增值到30K、40K、50K……,賺錢的能力增加了,可以存下來的錢自然也變多了。」日前她接受媒體專訪時並語重心長地表示,隨著現代人壽命愈來愈長,意味著要替退休生活準備的資金也會跟著增加,「想要安穩退休,不能光靠勞保年金和勞工退休金,準備退休金要有『抽屜』的概念,同時也要小心防範晚年財務4大風險。」

日期:2021-09-08

理財

被譽為「一本會行走的書」,李嘉誠活到93歲,這2個生活習慣一直沒變,華人首富的致富秘密

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挺有深度也極富張力的文字,你是否也好奇這是出自誰口?這是曾為亞洲首富並蟬聯21年香港首富的李嘉誠說過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說:從外打破的是壓力、從內打破的是成長,如果你只是等著他人從外打破你,你注定成為他人的食物;反過來說,如果你能讓自己從內打破,那麼你將會發現自己的成長相當於是一種重生!

日期:2021-08-25

個人成長

只要懂得讓孩子發揮這三項直覺本能,教育可以好好玩

好奇心驅使兒童接觸及探索新事物,玩樂力驅動他們練習技巧,社交力讓兒童們所學的知識像野火一般傳遞給其他兒童;孩子不該被現代僵化的制式教育阻撓自由學習的天性。

日期:2021-04-27

科技線上

日月光、中華電、高通三大廠聯手 打造全球首座5G毫米波智慧工廠

中華電信、日月光、高通今天宣布聯手導入台灣5G基地台,打造全球第一座5G毫米波(mmWave)企業專網智慧工廠,整合國內外大廠尖端科技,推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日期:2020-12-16

科技

迎向2030:工研院新科院士引領世代浪潮

美中科技角力,疫情不意而至,全球經貿版圖面臨重整,工研院院士發揮卓越領導力,逆勢突圍、造就不凡,工研院以創新科技力,攜手產業邁向美好2030。

日期:2020-10-27

理財

4訣竅+3心法從月光族翻身,現在的你,都是「以前的你」決定的!!!!

想要像有錢人般錢滾錢,最有名的方法,就是股神巴菲特一句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是發現溼雪和長長的山坡。」如果想要擁有如「雪崩」般席捲而來、勢不可當的財富與成功,就必須從累積足夠的「雪花」開始。而這些「雪花」就是:好習慣。

日期: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