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智慧座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智慧座艙共有49項結果
科技

群創優離「年資/2+3.6個月」,逾300員工退休圓夢去…調整加快,邊走邊找商機能突圍?

面板業景氣回溫,面板大廠群創(3481)也完成新一波優退專案,全力加速轉虧為盈腳步。群創傳出於6月底結束「65專案」優退措施,這波優退估計有超過300人參加,並獲得「年資/2+3.6個月」的方案。對此,群創聲明表示,為協助員工圓夢迎接人生精彩的下半場,創造勞資融洽的關係及雙贏,在今年啟動期間限定優於勞退新制的優退措施,計有逾300名員工申請。群創感謝資深員工對於公司多年來的努力與貢獻,在同仁退休後群創仍持續關心員工,包括電子報訊息通知,活動邀請參與等。

日期:2023-07-10

科技

聯發科填息路坎坷?除息日先漲後翻黑!獲Google AI大單?公司撂話要「捍衛權益」

今周刊編按:聯發科(2454)週二(6/20)除息,現金股利加上特別股利每股配發76元,股價開高走低,漲幅一度超過2%後快速收斂,終場收在691元下跌18元或2.54%,填息之路有點顛簸。有媒體報導指出,Google為衝刺AI,找上聯發科合作,攜手打造最新AI伺服器晶片,將以台積電5奈米製程生產,力拚明年初量產。對此,聯發科發出重訊澄清,這起市場傳言是未經全面核實的錯誤報導,「影響本公司及投資人權益甚鉅。」聯發科強調,媒體進行相關報導或轉載時應善盡查證之責,避免誤導投資人及社會大眾,影響企業正常運作。

日期:2023-06-20

科技

解析Computex》輝達黃仁勳站台 力推最具潛力應用 AI、車電夯爆 七大電子廠強布局

經過疫情期間停辦實體展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迎來回歸,這次國際買家關注的重點,筆電產品外,更多了2個發展中的科技趨勢,也成為展場上眾多台廠作為主題展出的重點。

日期:2023-06-07

科技

NVIDIA和聯發科結盟搶攻AI、車用市場!黃仁勳曝淵源:認識蔡力行時,我還只是個孩子

「從入門車款到自駕駛車,輝達(NVIDIA)和聯發科可以協助滿足各種車用領域。」今日(5/29)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出席聯發科記者會,宣布了NVIDIA與聯發科在車用領域的合作,雙方將透過晶片與AI的整合,共同開發車用市場。

日期:2023-05-29

科技

聯發科獲利幾乎腰斬!Q1縮水至168億元、EPS為10.64元 但已布局高成長車用晶片 今年業績可望2億元起跳

過去一個多月股價大跌的聯發科,周五(4/28)發表最新財報,2023年第一季營收年減33%至965.52億台幣,淨利更年減49%至168.9億台幣,創下過去九季以來新低。累計整個4月,聯發科股價滑落15%,從3月底的787元跌至今天的665元,早已跌破月線及季線支撐。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坦言,下半年展望不明,第二季手機營收則預期與第一季持平,惟聯發科將繼續執行原有策略,不僅擴大高階手機晶片的市佔率,更持續受惠開發中市場仍以4G為主流的長尾效應。其次,聯發科也已將部份資源轉移至高成長的車用晶片市場,希望搭上這個中長期市場趨勢,成為聯發科未來的重要成長動能。

日期:2023-04-28

科技

Touch Taiwan 2023登場!面板雙虎各顯身手,智慧座艙、家庭劇院…Micro LED應用成最大亮點

「Touch Taiwan 2023智慧顯示展」今日(4/19)登場,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各秀本領,友達搬出智慧座艙、家庭劇院、穿透式Micro LED搏眼球,群創則展出AM Mini LED、Micro LED無縫自由拼接顯示器,結合生成式藝術,打造沉浸式音場體驗。

日期:2023-04-19

科技

友達、群創去年合計虧近500億 加速強攻車用、醫療新戰場 面板雙虎驚傳關廠 為何投資人免驚慌?

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去年各虧損逾二百億元,不僅十年來賠最慘,據傳年底將各關一座廠。從虧損到關廠耳語紛飛,面板新「慘」業時代又來了嗎?

日期:2023-04-19

科技

鴻海拍板發5.3元股利,上市31年以來最高!今年將著重EPS極大化 所以2024年會配更多?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三(3/15)在2022年第四季線上法說會中宣布,董事會拍板通過股利配發案,將每股配發5.3元現金,配發率達52%,也是連續四年超過五成。若以5.3元來看,不僅高於去年配發的5.2元,更是1991年6月鴻海股票在台灣證交所上市以來的最高現金股利。

日期:2023-03-15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30213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3

科技

熟悉日本供應鏈、歐美市場 看懂劉揚偉「引路人」策略 日本車業A咖轉戰鴻海 內外部效益全解

一樁震驚台灣與日本業界的人事案,為什麼可能是鴻海造電動車實力「再進化」的關鍵?關潤,這位日本汽車人,未來將如何翻轉這家手機代工霸主的造車思惟?

日期: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