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最低稅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最低稅負共有93項結果
保險

不想被多扣遺產稅,70歲後買保險要注意哪些事?被國稅局盯上的8個投保特徵,節稅眉角一次看

在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每年公布的壽險業遭到申訴或評議項目中,關於非理賠類,向來以「業務招攬爭議」最多;這些客訴的內容中,又以保險業務員在銷售過程中未清楚說明保單內容,或者不當勸誘客戶以貸款方式購買保險商品,或者以保單可以節稅等說法勸誘客戶買保險等,都是屬於較常見的招攬爭議事件。

日期:2022-11-17

科技

史上最大投資抵減方案!「台版晶片法」拍板,購置設備金額「無上限」…台積電、聯發科都適用

行政院會通過經濟部研擬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第72條修正草案(台版晶片法),針對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公司,投資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得適用新租稅優惠。相關抵減優惠的抵減總額,不得超過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50%,是史上最大企業研發投資抵減方案。經濟部表示,將會積極和立院溝通、早日完成修法,盼能明年元旦上路。經濟部在臉書上也寫到,台灣不只領先,還要繼續保持領先。台灣半導體是世界經濟關鍵,當全球重視半導體產業,紛紛提出不同獎勵時,行政團隊也跨部會協商,針對國際關鍵的戰略產業,提出鼓勵企業持續研發、購置先進設備的誘因。在總統蔡英文、院長蘇貞昌的支持下,今天行政院正式通過產業創新條例10-2的修正案,提高研發抵減的比例,讓在國際供應鏈中佔有關鍵地位的產業,加大研發力道,持續保持領先。行政部門也持續以最高效率,協助國際產業落地投資,以最近ASML宣布的在台最大投資案為例,副院長沈榮津協調經濟部、財政部、交通部、環保署等跨部會合作,從用地取得到園區進駐,甚至是開發土方後續到台北港填海造地,每一個細節都協助處理,讓投資不僅如期,更要加速。不管是持續鼓勵產業創新,或是重點外資投資台灣,在在顯示台灣在國際產業的關鍵能力,也讓所謂「去台化」的炒作不攻自破。

日期:2022-11-17

國際總經

比國王還有錢!42歲蘇納克登英國首相背後寓意:狠甩華人、直追猶太人...印度人將主宰21世紀?

英國在動搖國本的危機中,誕生最年輕、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蘇納克是英國「又老又青春」民主制度的產物,更是印度人掌控全球的最新里程碑。

日期:2022-11-02

國際總經

他跑輸卡特與川普 淪為 「墊底總統」 拜登與政治釘子戶妥協 下猛藥拚期中考

拜登總統大幅強化美台關係,贏得台灣人的掌聲。但拜登卻是過去五十年來,上任一年半後最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他有逆轉勝的機會嗎?

日期:2022-08-03

稅制

銀行戶頭沒超過2500萬,5月報稅根本不用管利息收入?會計師:房貸族申報最怕忽略「這地方」

存錢儲蓄,將存款存放於郵局或銀行,是許多人從小被教育的理財方式。透過存款於郵局或銀行來賺取利息所得,是最安全也是最有保障的投資方式 。

日期:2022-05-19

稅制

買賣未上市櫃股票藏「課稅地雷」?5月報稅有學問:這些人最容易落入最低稅負課稅範圍

因應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所得稅額基本條例》修正案,未上市櫃企業的證券交易所得,再度列入基本稅負制範圍,KPMG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營運長陳彩凰提醒投資人,如果去年有出售未上市櫃或私募股票等賺取差價情況,今年一定要小心課稅地雷。

日期:2022-04-08

焦點新聞

「每年繳稅12%,紓困卻都把我排除」 受薪階級的不甘與無奈 高經濟成長風光的背後...

主計總處上修今(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5.88%,較6月初5.46%預測值,大幅上修0.42個百分點,今年經濟成長亦創2011年以來、近11年最高成長率;日前並預測人均GDP將於2021年首度突破3萬美元。但是,台灣人的負債問題,已逐漸近逼危機臨界點。

日期:2021-08-13

理財

了解各項理財工具的優缺,選擇符合自己的需求,早日享受樂透人生

做好損益、風險、支出、財務與時間管理,就能從此迎向財富自由,享受樂透人生!

日期:2021-08-02

理財

PIMCO資產配置展望:精挑細選

根據PIMCO(品浩)動態因子模型顯示,經濟進入景氣循環擴張週期的中期階段,且歷史經驗顯示,在這段期間內,股票與信用債等成長型資產表現良好,但面對不均衡的經濟復甦,不同產業與證券的表現將呈現顯著差異,市場歷經一波勁揚後,我們更側重戰術性布局的彈性,因此我們認為慎選投資標以及維持靈活彈性至關重要。在PIMCO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中,我們股票布局,適度加碼且聚焦受惠於長期顛覆性趨勢的企業,特別是成熟市場與新興亞洲。信用債的布局重心在住房相關產業,成熟與新興市場都有不錯的投資機會。至於在實質資產的配置,則集中於工業金屬與不動產投資信託。

日期:2021-07-28

稅制

富爸爸留下一棟3500萬房,沒想到算下來遺產稅竟為零!一張表帶你看:有錢人都在用的節稅技巧

鄭員外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他名下財產有存款1000萬,不動產5000萬,他在遺囑上特別交代老婆及2位小孩要把一部分遺產捐給慈善機構。於是繼承人們協議,依照鄭員外的遺願,把其中一筆市價1500萬的不動產,捐給生前成立的財團法人鄭氏紀念基金會,作為建設育幼園使用,另外捐贈現金1000萬給基金會,作為育幼園營運基金,所以共捐贈了2500萬。

日期: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