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會優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會優先共有283項結果
科技

早期創業兩年關站 如今比比昂業績三年增近三倍 業務皇后靠衝勁 登全台前三大代購電商

比比昂網站成交金額三年成長近三倍,成為網家少數賺錢的子公司,背後功臣、社長羅薇琳歷經創業失敗、招商一年掛零,她如何帶領這家台灣新創征戰日本?

日期:2023-03-15

金融

申辦富邦Costco聯名卡,補件要附房屋稅、保單、活存明細…6種文件太誇張?北富銀回應擇一就好

台北富邦銀行從國泰世華手上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後,新的「富邦Costco聯名卡」正式上市,這波「史上最大換卡潮」鎖定270萬好市多會員,發卡也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不過近日有網友在臉書社團「Costco好市多商品經驗老實說」說,自己是好市多黑卡會員,2月底在賣場入口掃描QR code申請富邦聯名卡,結果收到email讓他很傻眼。

日期:2023-03-10

理財

「富邦Costco聯名卡」額度不如社會新鮮人?5大潛在因素恐使額度降低 北富銀曝解方

好市多聯名卡從國泰世華銀行改成台北富邦銀行後,不少好市多會員對聯名卡的使用金額額度提出質疑,有的人僅能花5000元、有的卻高達80萬,甚至明明提供北富銀薪資證明、名下有房,額度卻不比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對此,有銀行主管解釋,好市多聯名卡之所以有額度使用上的差距,可能與5種情形有關。即便客戶條件再好,一旦碰上這5種情形,就會導致使用額度降低,因此建議好市多會員換卡前思考自身有無這些問題。

日期:2023-02-25

信用卡

富邦Costco聯名卡搶200萬新戶,他額度竟才給5000...黑鑽傻眼「生涯最低」,北富銀解釋了

台北富邦銀行從國泰世華手上搶下好市多聯名卡發卡權,推出的「富邦Costco聯名卡」也正式上市,預計今年8/8起開放在好市多店內及線上購物使用、回饋翻倍。好市多龐大的會員數,讓北富銀不得不繃緊神經迎接這波「史上最大換卡潮」。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表示,在年底前希望至少發出200萬張卡,明年發卡量則要衝上250萬張。如此一來,在8/7前,就算辦了北富銀的新卡,但在好市多店內消費依舊得用國泰世華,所以別拿到新卡就剪舊卡;而富邦好市多新卡,雖然還不能在好市多消費,但目前提供店外消費1%回饋。不過,有黑鑽會員在網路分享自己收到富邦好市多卡,發現可用額度只有5千元,直呼:「這是我用20餘年信用卡生涯中最低額度。」對此,富邦銀行解釋,額度是根據卡友在北富銀的存款額度有關,未來如果補充收入證明後會再調整。其實信用卡出現「低額度」的原因,最容易發生在換發新卡或卡片升級這兩個情況。一來是換發新卡片時,銀行不會擅自幫持卡人調整額度,若卡友原先在該銀行的額度不高,新卡額度自然不會增加。二來是根據金管會規定,無擔保的信用額度必須以薪水的22倍為標準,以月薪3萬元的上班族為例,手上所有信用卡的額度加總不能超過66萬元。(原文刊載於2023/02/15,更新時間為2023/02/16)

日期:2023-02-16

台股

她月扣兩次3000元買台積電!記取2022年熊市啟示:2原則控短線,25%停利不停扣守長線

在股市中賺取波段快錢,短短幾天獲利上萬元,許多投資人夢寐以求,然而波段操作容易追高殺低,財經主持人葉芷娟以自身經驗與投資人分享個股波段操作心態與方式,更強調進場「投機」前,一定要做好最壞打算。

日期:2023-01-30

科技

工研院合作中國附醫導入醫院機器人,再攜瑞鈦科技、達明機器人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機器人進駐醫院!工研院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1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打造醫院機器人,從手術、服務端兩路並進,醫療技術方面,能提升手術精準度,院內服務上則可以取代人力,從事感染管制清潔工作,降低風險。

日期:2023-01-13

科技

台積電股價跌破「巴菲特防線」多久回升?半導體庫存開始調整,「這時間點」將重回成長

手機、PC等系統廠目前全力清倉,影響IC設計和晶圓代工庫存去化速度,短期風暴難免,但2023年下半年後有望回到成長軌道上。

日期:2023-01-1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275期︱2022-2023年檢討與展望(七)—遠東新、黑松、凱撒衛、櫻花、聯強

我們對存股池中的遠東新、黑松、凱撒衞、櫻花與聯強進行檢討與展望。

日期:2023-01-10

健康

吃得少活得久是真的嗎?陽明交大團隊找到長壽關鍵!下一步科學家要設計「抗老化藥物」

想要活久一點,除了運動、飲食控制之外,或許可以不用再這麼辛苦少吃多餐了,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在0.1公分的線蟲身上發現,飲食限制促進細胞自噬作用及延緩老化的分子機制,讓抗老化藥物終於有了明顯的標的,已發表於《自噬》(Autophagy)國際期刊。

日期:2023-01-09

理財

賣掉無力供養的跑車,我用3萬元買下二手國產車...破產教我的理財事:盲目攀比炫耀,活棋也會成死局

想控制開銷就必須先理解消費行為背後的動機,而要承認並檢視自己花大錢吃虧的黑歷史,更是需要極大的勇氣;但這種反思有其必要,唯有透過反思才能發展出自覺,而一個人必須先有自覺才能成功。

日期: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