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李怡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李怡共有6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台灣人必須記住的一堂課 被消失的香港

6月16日,百萬群眾再度湧上街頭,要求香港政府撤回《逃犯條例》。回歸以來,中國政府的步步進逼,已讓香港原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光環蒙上陰影;這次修法,更將削弱香港人珍視的自由法治基礎。退無可退之下,香港市民只能邁開步伐,用力為自己發聲。他們的期望,就只是維持現狀,別讓記憶中的美好香港,如此輕易地消失無蹤。

日期:2019-06-19

情感關係

醫曾斷言活不過20歲!漸凍症困不住靈魂...輔大畢業生代表李怡潔:接下來每一天都是獲得

人生本來就是需要取捨的,每個階段都會有需要堅持與放棄的人、事、物。現階段我選擇將時間與精力用於讓更多人因為我的經歷分享,得到正向的思考跟改變。

日期:2019-06-13

科技

創新產業驅動轉型 高雄成為體感科技大城

隨著二十年來,扶植動漫影視、文創娛樂、電競遊戲以及體感科技等多元化數位內容產業,高雄的經濟轉型之路已見開花結果,讓城市記憶不再只是單調的工業、煙囪與港口,取而代之是能夠吸引不同人才、技術與機會匯聚交流的創新產業之都。

日期:2018-11-23

焦點新聞

港市合一有譜?高雄港土地開發公司上路 高雄港拚轉型 把閒置空地變黃金

喊了快四十年的港市合一,今年將跨出第一步。高雄市與台灣港務公司合作正式上路,第一件事就是整合活用舊港區龐大土地,若開發順利,將帶動五千三百億產值。

日期:2017-03-02

金融

央行大動作回應 卻說不清楚的真相

7月13日下午,最新一期《今周刊》雜誌還沒上架,台灣中央銀行已經發出33頁的新聞稿,全力「回應」才剛印出來的雜誌。新聞稿還不夠,央行還特地發函給台灣各大公營行庫,以「端正視聽」。面對民意監督,央行擺出來的姿態,央行厚厚的澄清說明中,對《今周刊》許多質疑卻依然交待不清。

日期:2016-07-14

焦點新聞

深入調查》學界、媒體、理事會都怕「那個人」 羅斯福路上的一言堂 如何「綁架」新台幣?

台北市羅斯福路上,有一個機構,決定了你我生活中緊密連結的貨幣政策。 它,讓人聞風色變;在某些學者眼中,是「很大的惡勢力」。它,就是中央銀行。

日期:2016-07-14

個人成長

全球學習新革命

如果有一個管道,用很少的錢,就能拿到哈佛、史丹佛、麻省理工學院學位,你還會為孩子在大學入學考試失利,無法進入台大而苦惱嗎?工業時代的教育形態是「學校」,資訊時代的教育形態是「MOOCs」,當MOOCs海嘯來時,學校、文憑、甚至學習方式都會改變!

日期:2015-12-24

政治社會

青年的憂與怒

這次學運,背後到底隱含什麼樣的問題?編輯部團隊決定進一步探究年輕人內心深層的憂慮與憤怒。

日期:2014-04-03

政治社會

龍應台做了很不好的示範

編按:《兩岸服貿協議》將在立法院九月份新會期處理,各界討論仍然持續,其中,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先生始終穩守「為自己熟悉的產業理性辯論」立場,本文為他的最新評論:龍應台最近的發言,需要一談。

日期:2013-08-15

國際總經

黎智英:在台灣,我畢竟是個外人!

9月初驚傳有買家洽購台灣《壹週刊》、《蘋果日報》與《爽報》,媒體大炒黎智英將撤出台灣。12年前,黎智英雄心壯志進軍台灣,發展事業、置產、買股,還拿台灣身分證,如今為何他的心境出現大逆轉?

日期:201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