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林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林奇共有129項結果
ETF

升息、資金退潮期,哪些ETF反而看俏?林奇芬:除了金融ETF(0055),這3種也是受惠族群

美國聯準會3月開始升息1碼,同時預告今年有7次升息機會,再加上5月起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每月金額可能高達950億美元。升息、縮表雙管齊下,資金退潮壓力龐大,金融市場股、債市都隨之震盪。在此大波動環境中,僅有少數投資標的可逆勢上漲,以下四類投資方向,投資人可做為分散風險或避險的選擇。

日期:2022-04-14

台股

面對升息通膨,存多少退休金才夠? 林奇芬:「只領配息」恐太保守

「如果你60歲以前就退休,其實不應該那麼快就把所有的錢,放到一個固定收益的產品。」前Money錢雜誌社長林奇芬認為,退休理財應採取階段性策略,隨年齡增長調整股債比例,退休理財規畫可分為「半退休(55~70歲)」、「退休(70歲以上)」階段性配置資產,做好人生財務定錨。

日期:2022-03-14

健康

台灣發生率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掌握「這三點」即可早期發現

有家族史且有基因突變者,二十歲時就要注意,可能衍生出不同的癌症。大腸鏡是診斷大腸直腸癌比較精確的方法,糞便篩檢相對經濟實惠。貧血也可能是大腸直腸癌症的病徵之一,勿掉以輕心。

日期:2022-03-02

政治社會

醫學、工程名校合併一周年 文化融合挑戰仍大 陽明交大摩擦中尋共識 著眼醫電整合

合校一年以來,陽明交大傳出不少爭議,小從LOGO設計,大至人事任命,要如何帶領學校度過磨合期的陣痛,考驗校長林奇宏的領導能力。

日期:2022-02-23

台股

綠色投資正夯!這些產業都是模範生 林奇芬:購入ESG基金,留意兩大風險

隨著ESG議題逐漸被重視,許多投資人紛紛加入ESG的投資行列,對此曾擔任過 Money 錢雜誌社長、Smart 智富月刊 社長、總編輯的林奇芬認為,不需過度追逐相關題材,應回歸投資內涵,穩健操作。

日期:2022-02-21

生活消費

天涼唯一的答案 珍味蕈菇

晚秋到仲春的寒涼天候,是北半球溫帶地區菇類勃發的季節,尤其是一年一度的野生蕈菇,松露、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紛紛冒出頭。有人走進森林野地裡找尋它們的蹤跡,有人等著餐廳主廚展身手,大快朵頤一番,從台灣本產到歐洲空運都有不同美味,是難得的季節限定饗宴。

日期:2022-02-09

ETF

0052、00887、00891...科技ETF那麼多該怎麼選?林奇芬:看好特斯拉可留意這2檔

隨著美國即將停止QE、準備升息,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此時,科技股更是首當其衝,成為主要受災戶。但此同時,全球對半導體、晶片的需求卻是持續升高,費半指數表現遠優於那斯達克指數,顯示科技股強弱也有差異。目前在台掛牌科技相關ETF越來越多,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究竟該怎麼選,怎麼投資呢?以下分別就三大方向比一比。

日期:2022-01-22

債券基金

不論多空都要賺!理財教母一表教你「3層樓投資法」:輕鬆戰勝2022年的大波動行情

2021年全球股市呈現驚驚漲的走勢,進入2022年還可以延續嗎?預測未來是很困難的事,與其猜測行情,還不如擬定有效的投資策略。三層樓投資法讓你進可攻、退可守,有機會戰勝2022年的大波動行情。

日期:2022-01-07

債券基金

通膨、疫情...2022年投資市場裡有2好3壞!林奇芬指出:震盪市場裡的最佳策略

2021年是動盪起伏的一年,但同時也是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的一年。在全球資金充沛下,大家已經習慣了衝浪行情,覺得行情只會越來越好。但是進入2022年投資市場有二好三壞的情境挑戰,投資人不要過度衝浪,最好保持中庸之道與保留部分現金,才能平安度過另一個震盪年。

日期:2021-12-23

全球股市

「沒有大機會、也沒有大風險!」林奇芬教授2022新年理財 股優於債,小心這兩大修正

去年股市動盪起伏,卻又因市場資金充沛、股市頻創歷史新高!然而,隨著通膨升溫、聯準會轉應的狀況下,升息循環將會在今年啟動,股市預估將會迎來新一波的修正期。今年資產該如何佈局?林奇芬提醒投資人,關鍵就是分散風險、價值股與成長股都要有,手上保留部分現金、不要追高,等股價下滑時再陸續進場。

日期: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