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林宏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林宏文共有85項結果
科技

郭董交棒三年來 鴻海股價大漲47%! 為何劉揚偉還說 對「這件事」最不如意?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31)日在年度股東會中,回答股東提問時提到,接任董事長三年來最不如意的事情,就是建立電動車平台MIH至今,儘管已有2360家國內外企業加入,惟部分國內企業仍不想加入,無意與鴻海一起把握這百年一遇的電動車發展機會。其次,鴻海股價被部分市場人士稱為「不動產股」,因為「股價都不動」,他為自家公司的股價抱屈,但也知道今年受到通膨及烏克蘭戰事拖累,鴻海股價需要找到適當時機好好反映。他也提到,鴻海目前不考慮實施庫藏股,反而會優先規劃員工持股方案。

日期:2022-05-31

理財

元富證券財管信託平台 逐步帶你由創富到傳富

創造你的財富,圓滿你的豐富,承載你的信任,值得你的託付

日期:2021-12-30

政治社會

二O二一雙語政策產業論壇》多面向落實政策 增進國際競爭力

《今周刊》十二月一日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長潘文忠、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104獵才招聘事業群資深副總晉麗明及Pinkoi設計商品購物網站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針對「2030雙語政策」,就登上國際舞台發光的台灣品牌、雙語人才競爭力、推動新創年輕世代走向國際等主題,分享觀點,也邀請了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劉安婷以及威剛科技資深區域行銷經理甄莉雅,在精彩的專題演講後與其他嘉賓一同就雙語政策必須要展開的關鍵行動,進行精彩的關鍵對談。

日期:2021-12-24

政治社會

「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跨部會、跨產業,攜手提升雙語力

全球疫苗接種覆蓋率持續提升,國界即將重啟,因應供應鏈全球佈局的新未來,除了專業力外,語文力更是決勝的關鍵。達成雙語的目標並非一蹴可幾,究竟,英語力對於台灣整體的發展意義何在?為讓國人對雙語政策更加理解,《今周刊》於12月1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1雙語政策產業論壇」,並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部長潘文忠、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104獵才招聘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Pinkoi設計商品購物網站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顏君庭,以及威剛科技資深區域行銷經理甄莉雅,就英語力對於產業、人才、教育等方面進行專題演講與關鍵對談,期望讓更多人能夠理解雙語政策的內涵,一同加入推動雙語政策的行列。

日期:2021-12-02

國際總經

迎接新浪潮 經濟部工業局「2021雲端轉型x產業Plus嘉年華」熱鬧開展

數位轉型浪潮不止 雲端時代要有「雲端思維」 資訊服務業的商機在哪?居家工作、宅商機成重要關鍵字帶動企業轉型升級

日期:2021-11-11

焦點新聞

台積電業績亮眼股價卻拉不起來 和到美國、日本設廠隱憂有關? 專家:「這一項」最值得關注

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日前公布的9月營收為1526億元,創下單月營收最高紀錄;同時,無論第3季營收、稅後淨利及EPS,也都比前兩季有顯著成長。不過,雖然營收數字亮眼,但股價卻未見拉抬,或許與其他半導體大廠的市場消長有關,且未來營運是否能一路順風也引發注目。專家指出,台積電在營運上仍有部分隱憂值得關注。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所主持的節目《老謝看世界》,日前邀請《今周刊》顧問林宏文及著有《台積電為什麼神》一書的作者王百祿暢聊台積電在半導體市場的重要性,及其未來發展。

日期:2021-10-25

科技

他打造「全女醫」陣容 要讓台灣生殖醫療走向國際 金融老將林羣揪「試管媽」 團隊 助人圓夢

橫跨證券、電子及生技業的資深老將林羣,看好台灣生殖醫療的競爭力,今年成立宜蘊醫療集團,他要如何翻轉傳統作法,從台灣走向國際?

日期:2021-09-01

科技

台積電供應商、M31董座林孝平離世 同窗室友兼戰友賴俊豪:「他是被IC設計耽誤了一輩子的藝術家」

國內半導體矽智財廠円星科技(M31)M31公司,10日公告董事長林孝平不幸辭世,享年62歲。我採訪了與林孝平當了一輩子同學、室友兼戰友的前創意電子總經理賴俊豪,請他談一談對這位老朋友的懷念,以下是賴俊豪第一人稱的口述內容。

日期:2021-01-11

政治社會

臺北後疫情時代「智慧新生態、健康新時代」論壇 邀集產官研專家 共同討論生技醫療防疫策略

新型肺炎(COVID-19)疫情於今(109)年初在全球快速蔓延,至今全球確診病例破千萬,生活與產業皆遭遇到前所未見的衝擊,然而危機也是轉機,特別是臺灣在疫情期間,中央到地方多項超前部署措施,全民齊心合作成功抗疫,廣為世界各國稱道。今年已接近尾聲,全球疫情仍持續升溫,醫療體系在檢疫、治療與照護仍面臨嚴峻考驗,如何建立前瞻性且可實現的防疫模式,維護民眾健康與安全,成為各界關注議題。

日期: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