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果菜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果菜共有150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北農群聚感染18人確診!遭爆更換匡列人員、員工自行快篩... 深夜發聲明澄清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驚爆群聚感染!截至昨(17)日止,已經累積高達18人確診;也因為雙北地區,大部分的蔬果都是由北農提供,對此民眾感到恐懼,害怕COVID-19的病毒會殘留在蔬果本身上面,甚至超市賣場的包裝上。更有人爆料,北農要求員工自行快篩、匡列族群換來換去,種種防疫都淪「人為」操作;對於這些負面消息,讓北農於17日緊急發出聲明澄清。

日期:2021-06-18

全台防疫報導

各縣市「紓困」措施總整理! 減租、延稅資格一次看

國內疫情持續擴散,衝擊各行各業民眾的生計,除了中央政府的紓困方案之外,其他地方政府也有提供相關的補助、津貼等計畫,以協助民眾度過這次的難關,不過到底有什麼方案、誰又符合申請資格,帶你一次看清楚各縣市的紓困措施。

日期:2021-06-03

焦點新聞

新北公布確診足跡》擴及中永和、土城、三峽! 柯P:北市不再公布疫調、確診足跡 「這樣做」比較實際

新北市成為COVID-19疫情熱區,今(17)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為333例,其中新北市就囊括143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也罕見地在上午及下午,各開一場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侯友宜表示,請新北市民做好警戒,目前防疫警戒,正朝向升準四級整備,請民眾要有未來可能採「高度管制、低度活動」生活方式的心理準備。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則在今天第二次疫情記者會指出,台北市昨(16)日共篩檢1130人,陽性率約10%,顯示疫情相當嚴重,快篩站篩出許多社區中潛伏的確診者,所以醫療量能會非常緊繃。他認為,現在疫調、公布足跡已經沒有意義,從確診到回去找接觸者比較實際。

日期:2021-05-17

傳產

「蔬果界台積電」倒閉恐掀骨牌效應 老闆領千萬現金全家出境跑了...

號稱要當「蔬果界台積電」的嘉義縣青松樂活科技農業公司,日前驚傳跳票欠薪,負責人全家疑似已潛逃出境,引發農業圈熱議,認為青松是中部指標性的大型蔬果包裝場,也是政府近年大力輔導挹注的公司,若連這麼知名的公司都會倒閉,未來三個月恐將引發「骨牌效應」,中下游廠商會跟著接連倒閉,影響到基層農民。

日期:2021-05-01

健康

逛夜市、老街未強制戴口罩 恐成破口! 難道防疫全憑台灣人公德心? 「中央未明文規範的很難罰」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擴散全球後,台灣防疫表現頻獲國際媒體讚揚,但近期部立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有確診患者赴九份、大溪老街或傳統市場趴趴走,無特定接觸對象,引起社會恐慌。面對疫情再起,台灣卻出現疫情「平行世界」。北部民眾口罩緊戴,中南部人潮聚集的商圈、夜市卻有不少人未戴口罩、邊走邊大嗑美食。日前甚至有民眾表示,逛高雄瑞豐夜市時,看到超多人沒戴口罩,上前勸說卻被回嗆「疫情都在北部,高雄人沒在怕的啦!」掀起網友論戰。逛夜市、商圈及傳統市場等人潮聚集的非密閉場所,到底要不要戴口罩?本文帶讀者來一探究竟。

日期:2021-02-01

政治社會

「未來城市 耀動臺北」柯市府六週年印證真實改變 展現認真、魄力與執行力 三大施政主軸見具體成果

優秀的市民值得擁有優秀的城市,為了讓臺北成為一座更美好的城市,柯文哲市長就任六年以來,格外重視效率、魄力與執行力,無論是拆除忠孝橋與中正橋引道,或者改建第一果菜市場、魚類批發市場、環南市場與南門市場,甚至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東區門戶計畫、公辦都更、社會住宅興建與捷運環狀線,都一一印證臺北市政府早已脫胎換骨,能夠解決延宕數十載的市政問題,讓市民看見未來與希望。

日期:2021-02-01

話題人物

台灣產的烏龍蕉在東京造成轟動 NHK特地飛雲林採訪

在日本東京的超市中,最高級的香蕉一袋要價日幣398元(約台幣108.87元),且包裝袋上寫著大大的「台灣產」、「烏龍種」,它正是來自雲林縣莿桐鄉果菜生產合作社的烏龍種香蕉。

日期:2020-12-31

焦點新聞

柯P上任6週年 怎麼看民調滿意度只剩35%? 「最難編的不是預算,是信任」

「最難的不是編預算,而是建立信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5)日迎來執政6週年,在紀念記者會上他有感的說。面對始終起不來的民調,柯文哲大談施政執行力,並列舉六年來曾做過BOT、公辦都更、社會住宅興建、市場改建及致力發展智慧教育等政策,強調北市許多沈痾都在任內解決、並打下基礎。柯文哲期許市民再給點時間,未來兩年,台北市一定可看到巨大的改變。

日期:2020-12-25

傳產

109年度產銷履歷達人系列報導一 創新品項新型態 加值農產新風貌

農委會每年舉辦年度產銷履歷達人徵選活動,今年共有15位優秀菁英當選,榮登本年度產銷履歷達人,其中更有多位農友透過品項與產業型態的創新,善用智慧科技、自創品牌及循環經濟等優勢,為自家的優質農產開創新價值!

日期:2020-12-04

焦點新聞

網「住不進台北市也不會想去住萬華」...真有那麼糟? 資深在地人曝實情!

「住不進台北市也不會想去住萬華」、「萬華根本就很多台北的低端仔聚集地」、「買萬華不如買三重,新北市萬華區」...有位網友於Dcard上發文,內文表示自己居住西門,台北市行政區域屬於萬華,他認為萬華交通便利方便,娛樂方便更不用說,房價也相對比較台北市來說「親民許多」;不料,底下留言區許多極端偏激的網友,顯示出不喜歡萬華,甚至極度討厭此區域。到底萬華區真有那些網友的偏激言論,所說的那麼糟糕嗎?

日期: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