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權利變換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權利變換共有33項結果
2023臺灣社會住宅展

由日本建築大師設計的社宅 南港玉成案獲國內雙金建築首獎肯定

由國家住都中心主辦的「臺北市南港玉成公辦都更案」與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合作,打造出一個結合公共開放空間與社福設施的社會住宅,獲得中華建築金石獎首獎以及國家建築金質獎首獎的肯定,成為臺灣公辦都市更新的一個代表性里程碑。

日期:2023-12-06

房地產

危老重建變好宅! 張丞嘉「全案管理」為都更停滯解套

都更神救援!「全案管理」協助地主舊房變新家「感謝張總!我們繞了這麼遠,終於走到這一步。來來來,你暗時來阮兜呷飯啦!」老人家拉著張丞嘉的手,不停地道謝,因為有了他,自己才能這麼快實現住新房的美夢。

日期:2023-08-11

房地產

士林雙溪花園海砂屋今拆除!很多建商對都更不抱希望,為何昇陽建設25年能完成12件都更案?

昇陽建設整合8年的台北市士林區福林路海砂屋「雙溪花園別墅」今日(5/23)舉行拆除典禮,儘管很多建商已對都更案不抱希望,昇陽建設總經理魏岱霖強調,「都更案仍是我們土地開發的重要來源」。25年來已完成12件都更案,目前還有8案整合中,地點涵蓋重慶北路、松仁路、永吉路力霸皇家社區、德行東路、光信公園等地點。

日期:2023-05-23

房地產

最愛散步撿水泥塊化驗,海砂屋也能鍍金 「台北都更大王」經營學:貪一點就是貧「絕無檯面下的事」

從營造起家的洪正雄,1990年代被倒債4000多萬元,一度差點倒閉,靠著都更轉型站穩市場,翻新出全台最貴海砂屋,成為都更大王。

日期:2022-12-28

政治社會

【家興樂業老電新生-更好的改變共好的未來1】留下你對家的記憶 嘉興街公辦都更「海馬迴實驗計畫」暖心登場

你對家的想像是什麼?是遮風避雨的港灣,還是夜裡為你留一盞燈的溫暖?當城市建築年華老去,生長土地上的人該何去何從?安居.樂業.家興是所有人最終的盼望。都市更新擘劃了城市的再生未來,當那個你習以為常的家,走入都市更新生命週期,那些對家的記憶片段與美好時光,如何被保留下來?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透過嘉興街公辦都更案,以「海馬迴實驗計畫」勾勒記載這片土地上的人事時地物,讓它成為一帖未來治癒鄉愁的良藥。

日期:2022-11-30

房地產

都更真能「1坪換1坪」?你以為的「釘子戶」,背後往往有放不下的情感因素...

為解決都市安全、市容等問題,《都更條例》於1998年通過,雖然一度因為「文林苑事件」冷卻,但由於台灣地震頻繁,危險老舊建物容易倒榻,加上高齡化社會對無障礙環境需求增加,因此2017年政府再公布實施《危老條例》,期能加速促成老屋換新。但是否能「一坪換一坪」、遇到不同意戶該如何進行等問題,《都更危老大解密》作者黃張維在Podcast《Today來讀冊》中一一為聽眾分析。

日期:2022-07-29

政治社會

「台北市老屋比例高達71%,全國最高!」 為何地主自辦都更這罩門最大? 北市府提解方 連危老公寓也有救了

台北市是全國首善之區,卻也是全台灣住宅老化最嚴重的地方。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住宅在所有住宅佔比達71.3%,不僅是六都之冠,也遠高於全國平均值50.3%。台灣金融聯合都市更新服務公司(台灣金融都更)董事長林旺根指出,民間都更需求居高不下,但土地面積愈大、地主愈多,都更整合難度就更高,且地主自辦都更受限資金、相關專業及經驗,實行難度有增無減;地主想委託有實力的建商進行,又懷疑建商「是否賺太多」,因此條件一直談不攏,這是地主自辦都更的很大罩門。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則說明,延宕20多年的大同區斯文里都更案,其中斯文里三期由北市府都發局及都更處介入,在各方長期協調及努力後,終於得以拆除原有老舊住宅,新屋已接近完工。北市府根據這個成功經驗,推出公辦都更2.0,希望把進行中的民間都更案符合一定條件後,由市府公權力介入,解決上述民間自辦都更案窒礙難行的問題。

日期:2021-12-13

房地產

《地主自助》台北市公辦都更2.0 住戶團結搶頭香 士林36年地標老建築 不靠建商成功整合99名地主

根據《財訊》報導,屋齡36年、12層樓的松柏大廈,多年洽談都更無成;這次住戶抓住「公辦都更2.0」的機會,再建美麗新家園。

日期:2021-12-10

房地產掃瞄

台電攜手冠德!「北儲都更案」正式簽約 市值上看300億

台電釋出北部儲運中心的土地,日前已順利完成北儲舊址都更案公開評選,由冠德建設獲得最優申請人資格,未來該都更案將規劃興建2棟地上22層、地下4層的複合式商業及住宅大樓,市值上看300億元。

日期:2021-12-01

政治社會

高齡市場餅漸大 老將新兵百花齊放 銀髮宅3趨勢進化

不只要活得久,還要活得好。翻轉「長者是被照顧者」概念,熟齡養生宅已經進化到讓長者多活動、生活更活躍的設計。

日期: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