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歌手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歌手的共有91項結果
政治社會

69歲歌后陳盈潔今入監!傳失智中風狀態曝光,友曝她唯一心願…昔一首《風飛沙》紅遍全台

69歲的歌壇大姐大陳盈潔被判刑入獄定讞。她被控教唆偽造有價證券案,為向友人借款280萬,陳盈潔教唆胞姊在本票上簽小妹陳郁心的姓名,法官認為陳盈潔犯後卸責飾詞,並無犯罪情狀顯可憫恕,原1年8月改判3年2月,最終駁回上訴,全案定讞。(原文刊載於2023/7/13,更新時間為2023/8/23)

日期:2023-08-23

職場

徐薇、于美人都是他學生!從聯考只拿7分到創辦常春藤雜誌,75歲賴世雄:學英文三字訣「不要臉」

從電唱機到智慧手機,英語教父賴世雄長年為自己打造英語環境,但其實不論媒介為何,「敢」才是關鍵。他的「敢」其來有自,先天來自幼時調皮;後天,則源於大學摯友的啟發。

日期:2023-06-19

科技

連換氣聲都能清晰聽到…孫燕姿嘆「AI歌手」讓粉絲都跳槽!揭露爆紅歌曲背後的「生成內幕」

AI人工智慧崛起,除了帶起某些職業是否會被取代的討論,沒想到也出現「AI歌手」的現象。中國影音平台bilibili(B站)最近出現大量由知名歌手翻唱經典歌曲影片點閱突破百萬,仔細聽這些歌,你會發現都不是本人唱的,都是由AI產出。除了周杰倫、陳奕迅,又以「AI孫燕姿」超高模仿度引起話題,更讓孫燕姿本人發文分享看法,自嘲已經成冷門歌手,「AI超越人類原本就是預期中的事,靜靜看著技術發展、繼續做好自己,已然足夠」。這些AI歌曲也引起討論,讓不少孫燕姿歌迷表示「連換氣聲都能清晰聽到,咬字尾音都非常像本人」。不過,這些AI訓練後模仿出來的音色,真的能取代真人歌手嗎?這些「機器歌手」又會對樂壇帶來什麼樣的波瀾?

日期:2023-05-25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78歲老婆婆靠100元過活哭很久沒吃肉」影片瘋轉被刪:為什麼中國網路上「沒有窮人」?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5-05

職場

剪紙、雕刻、布袋戲等都是他的台味藝術元素 等18年奪葛萊美 蕭青陽的人生勵志劇

十八年來七次入圍葛萊美獎,今年終於與女兒蕭君恬以《Beginningless Beginning》專輯獲最佳唱片包裝獎。一路走來越挫越勇的他,結合女兒新世代的想法,用實力在世界舞台發光。

日期:2023-02-15

職場

面試最後一關、大客戶提案...愈告訴自己冷靜,反而愈會搞砸!關鍵時刻7個技巧:每次上場,都是最佳表現

你是否曾經盼望過,可以知道該怎麼確保能輕鬆愉快地完成一次「不成則敗」的挑戰,例如面試或徵選? 我們一生花費許多時間求學、工作,而其中總有一些時刻,相較之下特別重要,例如上台演講、跟一個大客戶拉到業務、要求上司加薪,還是完成一場重要的提案簡報。但,你都能成功做到嗎? 在這個以績效表現為導向的社會,這些時刻的臨場表現優劣,往往成為往後人生的轉捩點。對許多人而言,正式上場前的那段時間,是最令人手足無措、緊張害怕的時候。面對這樣的關鍵時刻,你又會如何準備? 知名商業財經記者、《哈佛商業評論》執行主編丹尼爾.麥金在此書中深入爬梳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並採訪多位知名運動員、軍人及演藝人員,儘管他們的職業都是需要經過多年的訓練才能取得最佳成績,但他們也透露,唯有在需要拿出最佳表現的時刻能如常地展現實力,他們的能力與天賦才有機會得到認可。 丹尼爾.麥金整理出在面對生命中的重大挑戰時,所能做的7個心理準備法則,幫助你每一次上場,都能穩定地拿出最佳表現:

日期:2022-12-15

政治社會

編舞老師帶舞回故鄉 新創原民舞蹈巧融Hip Hop

扭開音響,播放Hip Hop樂曲當背景音樂,台上的舞者林群哲,身上流著一半排灣族、一半卑南族的血,他隨著節奏左跳右拐,每個舞蹈動作都像串接了電,一個觸發,全身上緊的發條就起了連鎖反應,沒有半刻停歇。

日期:2022-08-31

個人成長

從嘻哈、藍調到搖滾 這群新潮人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編按:第33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本週六(7/2)舉行,唱作才子ØZI曾獲金曲新人獎肯定,本屆他和金曲歌王蛋堡合作的《跑馬燈 DEATH TRIP》,一舉入圍最佳單曲製作人、最佳MV獎、年度歌曲獎3項大獎。他說,最開心興奮的是《跑馬燈》入圍了最佳MV獎,「能夠以導演身分入圍金曲獎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2018年ØZI發表首張個人專輯,獲得第30屆金曲獎6項入圍,他一舉拿下最佳新人獎,此後,蔡依林、羅志祥、楊丞琳等一線歌手,紛紛邀他製作單曲、操刀寫歌。在美國出生、本名陳奕凡的ØZI,幾乎是命中注定要踏入演藝圈。(原文刊載於2020/2/5,更新時間為2022/6/28)

日期:2022-06-28

國際總經

「27歲大男生不能再每天集體住宿舍」從地表最夯男團BTS單飛風波,揭開K-pop成功背後的危機

韓國天團BTS在最頂峰的時刻,7位團員宣稱「不能再集體住宿舍」,即將單飛,不過,K-pop引領韓國文化席捲全球的風潮正盛,後勢不可小覷。

日期:2022-06-22

焦點新聞

他移居台灣近10年 演出《華燈初上》、當創作歌手、愛吃臭豆腐 日本前外交官:這緣分是命中注定

時間回到2000年夏天,當時,一名獨自走在台北市萬華區的日本男子,因為迷路,感到不知所措,便向路旁的歐吉桑問路,而這名熱心的歐吉桑,便直接帶著他,一路走到目的地。時至今日,上述經歷,仍留在前駐台日本外交官馬場克樹的記憶中,「那是我第一次來台灣觀光,(迷路事件)讓我覺得,台灣的朋友、人,很溫柔、很やさしい(溫柔),非常親切、友善。」

日期: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