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武漢肺炎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武漢肺炎共有2044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欣傳媒總監林芳怡感染武漢肺炎驟逝 不適到不治「不到一天」

雄獅集團欣傳媒資深總監林芳怡10日驚傳因武漢肺炎驟逝,從身體不適到送醫不治,僅短短不到24小時,讓親友們備感錯愕,紛紛湧入臉書表達哀悼。稍早,林芳怡的臉書已經轉為紀念帳號。她的好友、總統府前攝影官鄧惠恩10日在臉書哀痛表示,衛福部10日公布21名男性、7名女性個案,共計28例死亡,他們不僅僅是衛福部的一個編號,他們都有名字和關愛他們的人。

日期:2021-06-11

全台防疫報導

高端疫苗解盲成功 接下來,還有這「三項要務」必須進行

「感謝數家分析實驗室、十一家醫護中心、上百名醫護人員的努力,(高端疫苗新冠肺炎後選疫苗)今天下午一點進行解盲,數據顯示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沒有嚴重不良反應。」宣讀解盲結果語氣激昂,高端疫苗總經理陳燦堅在記者會上宣讀了成功的解盲結果,並強調會盡速朝申請EUA邁進。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高端宣布:新冠肺炎疫苗解盲成功!將申請緊急授權

高端疫苗(6547)今(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宣布,其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MVC-COV1901,已進行二期臨床實驗解盲,且解盲成功,將盡快把分析報告、研發相關文件,送交至食藥署,進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獨家》好心肝交情好到「直接到市府搬疫苗」...柯文哲下令徹查 基層恐成代罪羔羊?

國內新冠肺炎鬧疫苗荒,台北市醫師公會還發出聲明稿求助,表示還有超過5000位基層醫療人員未能施打疫苗,眼下卻爆台北市好心肝診所卻爆私下違規替肝基金會、診所志工共計上千人打疫苗。台北市政府為此定調是疫苗打不完、基層疫苗控管出問題,市長柯文哲今再度強調事前不知情、現已下令徹查,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也為此事口頭請辭。然而就有知情人士透露,好心肝診所領取的100罐AZ疫苗,「是診所到自行到(衛生局)疾管科領取」,顯然雙方早有合作默契。

日期:2021-06-10

全台防疫報導

從《全境擴散》看懂「三明治洗手法」有多重要…感染科醫師「3招防疫」:我1年半來,就是過這樣的生活

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6/10出席新北市政府防疫應變記者會,於會中分享「社區流行趨吉避凶3大招」,盼民眾徹底落實,降低把病毒帶入家中的風險,並稱他「過去1年半來,就是過這樣的生活。」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針對傳染力較高的英國變種病毒,台灣疫苗覆蓋率達6成就能群體免疫?專家這樣看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呼籲疫苗分配要先「守住雙北」 談國產疫苗如何贏得民眾信任 侯友宜這樣說…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9)日下午於防疫應變記者會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地區,就是雙北;因此,中央在疫苗分配、防疫上,要有「熱區部署」的戰略思考,「趕快守住疫情最中心、熱區的地方。」對於中研院院士陳培哲5月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一事,侯友宜強調,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讓更多專家、學者來檢視國產疫苗的保護力,絕對是贏得民眾信任的關鍵。

日期:2021-06-09

全台防疫報導

侯友宜揭新北淪重災區「關鍵原因」 雖然這張圖顯示疫情正在「往下掉」,但有個數據讓他非常煩惱…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8)日下午於防疫應變記者會中表示,前幾天,總統蔡英文有打電話給他,他除了向蔡英文說明,新北市淪為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的主因之外,也呼籲中央,關於疫苗的分配,必須有戰略思維,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新增確診降到82例,代表疫情趨緩?侯友宜:新北市疫情沒有想像中樂觀,我真的很煩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發布數據顯示,新北市新增確診病例為82例,較昨日的160例大幅減少。這是否意味著,新北疫情已有所趨緩?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於下午的防疫應變記者會中強調,新北市的疫情,沒有想像中樂觀,「我真的很煩惱」;他也呼籲,接下來的端午連假,「不要探親、不要訪友、不要餐敘、不要聚會」,待在家,保持低度活動,才可能使疫情受控。

日期:2021-06-07

政治社會

3千萬劑疫苗,能讓台灣群體免疫?一張表比較7個國家「現有疫苗採購合約」:台灣是否過於保守?

過去這一段時間,除了每天關心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之外,眾人最矚目的話題,莫過於「疫苗」。疫情爆發前,AZ疫苗乏人問津,4月接種人次3.9萬人,5月初,指揮中心還為去化月底即將到期的16萬劑,大力宣導疫苗的安全與好處。沒想到,疫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疫苗變成稀有物,大家情緒隨之沸騰,從困惑,為什麼疫苗還不來,到質疑,當時為什麼買這麼少,到指控,為了護航國產疫苗刻意不買,不管政治藍綠、醫界、公衛,大家都有話要說。疫苗開發過程、緊急授權使用的專業複雜,要解釋清楚,都不是三言兩語,更讓各擁立場者容易添薪加柴,釀成現在訊息量爆表的「疫苗之亂」。《今周刊 》精選10個火線問題,綜合採訪資料解答,希望在疫情失控的焦慮時刻,用證據找到理性的聲音。

日期: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