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殺人犯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殺人犯共有56項結果
個人成長

媽媽過世還被霸凌...鍾明軒:匿名留言讓人遺忘同理心,成千上萬時真的可以把人刺穿

七年過去,當初YouTube 上傳了唱〈煎熬〉影片的鍾明軒,因特殊的唱法,大量的網友湧入,不乏網友謾罵與語言霸凌,堅信自己根本沒做錯任何事情,多年過去,傷害還在…

日期:2019-05-23

政治社會

我們如何與惡拉開距離──誰說台灣人只能看無腦肥皂劇?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完結篇收視率衝到3.6創新高,登戲劇龍頭,這告訴我們,爭議議題在台灣不是不能討論,而是用什麼方式討論,也代表台灣的影視圈不是寫不出好劇本、拍不出好故事,在前瞻計畫經費加持下,不免令人懷疑,過去鼓勵優良戲劇的經費都被哪些人拿走了?

日期:2019-04-26

政治社會

網路輿論不再是民意 被撕裂的總統大選

全球第3大民主國印尼,4月17日,擁有7成民意支持度的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在網軍攻擊下,遍體鱗傷地走上連任之路。印尼大量自產自銷的社群與網軍,正加劇社會的割裂,也侵蝕了印尼的民主。

日期:2019-04-24

情感關係

演活殺人犯妹妹 陳妤:多想想與善的距離

演出加害者家屬一角,讓陳妤常想現實中會不會有那麼一刻,她未能和哥哥多說幾句話,對方就錯身走入不同的人生軌跡,「演完《與惡》後,哥哥打電話給我,那次我們聊了好久。」

日期:2019-04-17

情感關係

《我們與惡的距離》攤開過去的傷痛 我們是否能夠和自己和解?

話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3月底首播至今共播出5、6集,故事聚焦在台灣媒體、司法以及殺人犯之間,緊湊的劇情、深厚的劇本架構加上實力派演員的賣力演出,果然不負眾望,取得一致高評價。

日期:2019-04-12

情感關係

《我們與惡的距離》:給需要療傷的社會 一場大型心理諮商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日前播畢前六集,隨著劇情的推演,觀眾也能看見不同角色的掙扎與矛盾。

日期:2019-04-09

政治社會

酒駕可以等同「故意殺人」嗎?律師這麼說...

針對酒駕問題,法務部最近提出多項對策,其中包含「酒測達一定標準以上視同具有殺人的不確定故意」修正草案。但,你知道什麼叫做「不確定故意」嗎?

日期:2019-03-04

國際總經

「懲處加害者必要且重要」德國記者作家史坦格談轉型正義:隱瞞黑歷史,社會不健康

唯一可以從德國學到的經驗,就是德國犯過太多錯誤,千萬不要重蹈覆轍」,36歲的德國作家史坦格被問及轉型正義議題,直接了當地表示,懲罰加害者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件事,不僅是法治系統有在運作,展現對受害者的尊重,同時也是正視真相,法院公開判決能建立集體意識,不論是否處於戰亂狀態,不該做的事就是不該做,並稱「暗藏一絲歷史汙點,都不利於社會健康」。

日期:2019-02-21

品味收藏

一覺醒來,妻女慘死、自己竟成殺人犯!4部超燒腦「韓國神劇」,漏看細節就抓不到兇手啦

從2016年韓國吹起一股懸疑、推理劇的風潮,前年播出的韓劇《信號》除了使用到觀眾喜歡的穿越劇題材,也開始創造了燒腦劇的高峰,逐漸擺脫過去的愛情劇,男主角必須要「高富帥」,女主角則像灰姑娘一樣長相甜美、楚楚可憐,需要白馬王子來拯救,這種老舊的韓劇情節早就已經OUT了!

日期:2019-01-17

焦點新聞

一.三六八坪的禁錮人生 七度被判死刑 從16年冤獄到原諒一切 徐自強給司法的一堂課

司法與媒體,都可能處決一個人,徐自強的例子就是,即使他被判無罪,卻已在獄中虛耗十六年。司法與程序正義的問題, 竟能輕易改寫市井小民的人生。

日期: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