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求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求診共有215項結果
健康

別再邊蹲馬桶邊滑手機!4種人是「便祕常客」 女性比例高於男性……

沒有每天排便就是便祕嗎?有潔癖的人比較容易便祕?為什麼喝完早餐店的冰奶茶就會有便意?關於便便的大小事,醫師來解惑。

日期:2020-04-23

健康

防疫來自運動!「運動提升自體免疫力」

迎向高齡,運動保健意識從今天培養起!台灣國民平均壽命超過八十歲,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例突破十五%,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國民健康平均餘命約七十一歲,等於國民在生命臨終前,平均約有七年半生活無法自理;而歐洲數值平均時間僅三~六個月。因此推廣「高齡能力運動」開始受到重視。

日期:2020-04-23

健康

一招解決肩頸痠痛、落枕小毛病,還能預防頸椎病

你會不會常常早上起床感覺脖子緊緊的,稍微轉頭發現一轉就痛,整個肩膀和上半身轉動不太順暢,甚至連喝水、抬手、講話等細微動作,都會引發頸部疼痛?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提醒,長時間姿勢僵硬,很容易成為「落枕」一族,不要輕忽反覆落枕的小毛病,它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

日期:2020-04-21

健康

原來沒有「腸胃型感冒」?3分鐘學會分辨病毒性、細菌性腸胃炎 關鍵在「時間」

很多人都有急性腸胃炎的經驗,急性腸胃炎就是食物中毒嗎?跟常聽到的「腸胃型感冒」又有什麼不同?

日期:2020-04-21

焦點新聞

國防部深夜更新「磐石艦」求醫資訊 148名官兵在船上共就診226次

國防部軍醫局昨(20)日提供給立委的資料顯示,敦睦艦隊「磐石艦」的337名官兵在來回帛琉途中,有70人曾71次向醫官求診,甚至有5人發燒;但國防部在同日深夜發布新聞稿更新資訊,表示有148人共就診226次。

日期:2020-04-21

預約美好告別

安寧療護/要不要給母親戴呼吸器?家庭會議後四個月,媽媽走了,家人卻也放心了

一位66歲女士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因疾病已發展到末期,除了四肢和軀幹肌肉無力之外,幫助呼吸的肌肉也失去力氣,需仰賴非侵入性正壓呼吸器協助呼吸。雖然呼吸器需要額外自費租用,病人的兒子仍租了一台回家,希望讓母親舒服一點。不過,病人每次戴上呼吸器都感到面部壓迫、呼吸不順、胸悶不舒服,但不戴呼吸器,又覺得自己辜負了兒子的好意,很不安,心裡充滿罪惡感。該怎麼辦呢?

日期:2020-04-17

幸福熟齡

簽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罹食道癌父對家人告白:如果要離開,也要帥氣、乾脆地回到菩薩身邊

「探訪病人前,務必打電話交班!」照會單上出現了一串不尋常的文字,原以為是病情複雜,沒想到卻是人事複雜。在我撥電話之前,醫師就已經先找到了我。「這床是一位『大哥』,他不久前已簽『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現在情緒起伏很大,一直想把氧氣扯掉,什麼話都不說,一心求死。他太太是越南人,中文字只認得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三個小孩裡面最大的十七歲……。」

日期:2020-04-10

焦點新聞

婦人4度就醫才確診 蘇益仁:境外移入破洞已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中,一名本土個案六旬婦人(案三四三),丈夫三月十七日從美國返台,但她出現疑似症狀後,第一時間未就診,反而選擇服用成藥,因症狀未改善,陸續赴診所、中醫診所及醫院,第四次就醫才被通報確診。目前衛生單位已針對丈夫採檢,釐清感染源。

日期:2020-04-04

科技線上

「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 拚造生殖醫學的「台積電」

編按: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創造的第一例試管嬰兒於1985年4月16日誕生,開拓台灣生殖醫學的新頁。如今,台灣生殖醫學以36.7%的試管嬰兒治療著床率高居全球第二、僅次美國,試管寶寶數量已突破十萬,台灣更成為亞洲不孕患者求診的首選。然而,不婚、不育使台灣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國內不孕求診人數更超過4萬人。在第一個試管嬰兒誕生屆滿35年之際,曾啟瑞於今(16)日成立亞洲型旗艦型生殖中心「TFC臺北生殖醫學中心」,匯集國內一流名醫,打造利於胚胎發展的頂尖實驗室環境、體貼患者心理的候診空間,並以「生殖領域的台積電」為目標,締造台灣生殖醫學的新里程碑。究竟曾啟瑞如何做到的?以下為《今周刊》採訪團隊的深度專訪。

日期:2020-03-31

健康

大便常黏在馬桶小心罹「癌症」?濕熱體質不調理,小心損害腸胃、釀發炎,致癌率增加

你「大便」過後,大便有黏在馬桶?會留意自己大便的便便狀態嗎?有不少網友曾詢問:「大便黏馬桶,是身體哪裡有問題?」、「聽說便便黏黏的代表體質出問題、容易罹癌症,真的嗎?」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一回事?就讓我們聽聽專業中醫師怎麼說吧!

日期: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