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汽車大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汽車大廠共有163項結果
科技

獨角獸 Gogoro 獲得高估值赴美上市 用 HaaS 優勢 直接搶進大聯盟

全球電池交換生態系統的技術領導者,也是台灣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 即將以高達 23.5 億美金的企業價值(估值)在美國納斯達克(Nasdaq)上市,並將開始複製台灣市場的成功經驗至印度、中國大陸等海外市場,這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 Gogoro 成功打造出的 HaaS(硬體即服務,Hardware as a Service)商業模式。

日期:2021-10-18

台股

全球車廠晶片荒,它還是賣得嚇嚇叫!特斯拉交車數量逆勢上揚的祕密...

當傳統車廠苦於半導體元件不足,紛紛停產或減產時,特斯拉每季交車仍不斷增加。這要歸功於特斯拉從成立之初的發展策略,與其他車業截然不同。

日期:2021-10-14

國際總經

「晶片供應鏈中,有人悄悄在囤貨」台積電董座劉德音語帶玄機 這場晶片缺貨風暴,4個月前...馬斯克早洩端倪

車用晶片為什麼會大缺貨?這問題讓美國政府9月召開會議,要求相關企業提供晶片供應資訊及數據,以便了解半導體供應短缺問題所在。台積電董座劉德音日前接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透露,「供應鏈中有人在囤晶片」,而早在4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已點出問題關鍵。

日期:2021-10-09

政治社會

企業建言》拿掉關稅屏障的內銷產業怎麼辦? 政府上談判桌前該設想的三件事

台灣加入CPTPP「利大於弊」,外銷業者受惠,但衝擊仍有關稅屏障的內銷產業。政府如何規畫受衝擊產業轉型升級的下一步,回到眼前談判桌上拿到最有利條件?

日期:2021-10-06

國際總經

純電動車行業的彎道超車

房地產業曾是中國龍頭行業,自身體量龐大外,更牽動上下游數十個其他行業,經濟乘數效應驚人。近年崛起的電動車業,也有著類似的特徵,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龍頭行業。

日期:2021-09-15

台股

為何鴻海左打電動車、右攻半導體? 劉揚偉說25億元買下旺宏6吋廠之外 「還有這彩蛋」

鴻海(2317)股價去年12月起漲,今年第一季一度衝上134.5元的十年半高點,全年至今也累計上漲逾三成,最大原因就是去年11月董事長劉揚偉宣告將大力進軍電動車。劉揚偉今(6)日在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播出的「SEMI x 鴻海 - 剖析台灣化合物半導體贏者策略」線上對談中指出,與我國自豪的資通訊產業(ICT)相比,台灣在電動車的產業鏈尚不齊全。鴻海希望藉由MIH平台,建立起國內電動車的整體產業鏈,不僅可以帶動相關龍組件供應鏈,還能促進半導體產業鏈發展,而且要解決當前電動車(EV)三大問題的絕佳答案,就是發展以碳化矽(SiC)為主的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

日期:2021-09-06

台股

陳泰銘3年轉骨策略大成功 上半年國巨EPS衝22元! 為吃到「蛋糕上的奶油」 他下手調整200億高雄新廠這件事

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由董事長陳泰銘三年前發動的轉骨策略開始見效,受惠併購外商普思(Pulse)及基美(Kemet),今年上半年營收年增119%至514億元台幣;同期每股稅後純益(EPS)更達到22.98元,遠高於去年同期的12.60元。陳泰銘強調,國巨希望未來成為唯一能一次提供電阻、電感及電容的被動元件大廠,並重申長期目標是國巨營收達50億美元、毛利率維持40%、營業利益率28%的公司,「管理層已經訂出策略,希望投資人拭目以待」。

日期:2021-07-26

台股

BMW、法國超跑都是客戶!宏達電王雪紅:疫情後VR溝通成新常態,業務詢問度激增500%

宏達電全球VR大會VIVECON 2021自昨(12)日凌晨開始,一連兩天線上舉行。VIVECON 2021首場主題演講就由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親自上陣,她表示,「過去一年,虛擬世界已成為主流,世界各地的人們透過VR跨越現實世界藩籬連結彼此。而在這樣的新常態之下,VIVE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1-05-13

國際總經

全球充電站設置加速 ——兼論優質連接線廠良維

良維董事長李淳正近年努力調公司體質,利用「雞蛋不放同一籃」策略,分散客源、積極優化產品組合……,未來成長動能有三大看點。

日期:2021-05-05

台股

半導體出現高庫存、重複下單現象?有「這位大買主」持續囤積晶片 投資人不必太擔心

台股加權指數自去年11月突破12680點之後,至4月底持續上揚6個月,上漲3844點,幅度為28%,成交量和融資餘額持續創下新高,市場波動風險逐漸增大,投資人現階段應檢視持股。

日期:202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