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沒兩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沒兩樣共有143項結果
理財

投資虛擬貨幣最後竟以自殺收場…礦機上就算有姓名、編號也沒用,想靠挖礦致富必懂的六大陷阱

媒體報導一名30歲的年輕女性,因投資虛擬貨幣遇到詐騙,不但花光所有辛苦積蓄,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令人不勝唏噓,也有投資人反應,在礦機上明明有看到自己的姓名與編號,但最終仍落得一場空,究竟在投資虛擬貨幣時,有哪些一定要避開的地雷呢?

日期:2021-09-24

生活消費

只穿內褲的日子

出國一趟回來免不了隔離,14天336個小時的日子,只有內褲似也可打發,吃飯、睡覺、追劇、看書,還有想念家人……,出關前,心情激昂,還是「關」過的才懂。

日期:2021-09-22

情感關係

張晨光直播賣酒、馬妞遊覽車賣內褲...老藝人叫賣啟示:彎不下腰的人,才該擔心晚景淒涼

前幾天看到一則報導,演技派資深演員張晨光,投入中國電商直播帶貨,賣起酒來,卻被酸民罵,為什麼不好好演戲?做什麼直播帶貨,晚節不保。張晨光聽到「晚節不保」四個字,頓時覺得委屈,潸然淚下。

日期:2021-06-23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個人成長

心理學權威呼籲:別強逼孩子遠離3C

電玩遊戲是近幾十年間興起的遊戲形式,有些人會抱怨孩子因接觸3C而減少戶外玩耍的機會,認為電視和電玩太有吸引力,把小孩牢牢綁在螢幕前,不想從事其他活動。我瞭解這種擔心,也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在某些人身上,但這並不貼近我自己的觀察,或研究人員從系統性調查所獲得的結果。

日期:2021-04-26

焦點新聞

超偏激AA制!雙寶夫妻「1人養1個」「裝潢費分層算」 結婚10年變陌生人

「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縮寫;AA制,意思是活動的參與者事前約定「平均分擔所需費用」。有網友網上表示,住家對面的夫妻,從未婚同居時期到婚後生活,都嚴格遵守AA制,所有事情分得一清二楚:從婚前的房租、婚後買房都按收入比例分擔,生了兩個小孩也是一人負責一位,如此極端的AA制,終究導致夫妻間互相埋怨,小孩心理嚴重偏差,讓他嘆:「深厚的情份最後都在日常的金錢中AA掉了!」

日期:2021-01-05

焦點新聞

在野黨反美豬丟內臟惹議!一場國會質詢給我們的管理課:溝通永遠是第一步

響應支持國旅,近日安排兩趟國內的旅遊行程,再次體驗台灣之美與地方的活力。

日期:2020-12-09

個人成長

像蝙蝠的男孩 向世界展示盲眼視覺奇蹟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罹癌失明的厄運降臨在美國男孩班.安德伍身上,但母親的引領加上他自力摸索出的「回聲定位」能力,班為盲人與醫學界打開新的可能。

日期:2020-11-18

個人成長

他擁千坪土地和台北4間房卻說:至少要工作到75歲...為什麼窮人拼命想著不工作,有錢人卻不想退休?

首先我得說,現代人都明白長夀的背後指渉了一個現象:「活到老,做到老」。有時跟朋友見面,我都會問他們會工作到幾歲,整理起來大概有3種回答...

日期:2020-10-22

個人成長

時尚豈止浮華 街拍大師定格文化與品味

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紐約時報》開闢街拍大師比爾.康寧漢兩大圖文專欄,一個拍街頭創意穿搭,一個拍名流爭奇鬥豔。他預先發現潮流的源頭,教育眾人的眼睛與品味。

日期: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