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減碳目標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減碳目標共有154項結果
政治社會

防企業漂綠 應確立國際認證機制 碳權交易所揭牌倒數 子法還須盡快拍板

碳權交易所將於八月正式揭牌,股市已湧現一波碳權熱,但碳交易相關機制尚未完備,除了碳權國際認證把關機制須趕快確立,與歐盟CBAM相關的碳費子法訂定也要加快腳步。

日期:2023-07-12

科技

掌握永續競爭力!資誠「碳追蹤管理平台」助企業建立精確碳帳本

隨著2050年淨零排放成為全球共識,不僅歐盟、美國計畫開徵邊境碳關稅,蘋果、微軟等多家大型企業也要求旗下供應鏈廠商,必須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因此建立跟財務帳本一樣清楚的「碳帳本」,成為各國企業邁向永續經營的必要條件。

日期:2023-07-06

政治社會

產官學齊思台灣前景 科技、永續是關鍵字 迎戰淨零 賴清德:不會讓中小企業落單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新興科技和AI應用的進步推動了產業革命,同時碳定價和永續發展的浪潮席捲而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應對?

日期:2023-07-05

政治社會

台灣大未來》中華電信拚淨零 今年起實施內部碳費、2030年減碳50% 2040年完全用再生能源

中華電信董事長郭水義周四(6/29)在《今周刊》第六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中表示,中華電2006年就導入企業社會責任(CSR),不僅今年起正式實施內部碳費,預計2040年達到RE100(100%使用再生能源),更希望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陳佩利表示,工業局已經提供三劑大補帖,幫助國內廣大的製造業邁向節能減碳。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表示,建立公私部門資料庫的整合平台,是高雄推動城市治理、數位轉型的最重要關鍵,並舉出五月天、張惠妹及大港開唱等大型演場會的實例以資佐證。他也指出,高雄市配合政府的淨零轉型路徑圖,希望達到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已經完成高雄市淨零發展自治條例的立法。

日期:2023-06-29

科技

以大帶小加速ICT產業綠色轉型 搶攻永續新商機 

氣候危機威脅迫在眉睫,二○五○淨零轉型不僅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目標,電子資訊產業是臺灣重要護國神山群,隨著國際大廠品牌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評選指標,「二○二三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透過與國際大廠交流,攜手推展國內供應鏈加速減碳淨零進程,聯手產業公協會訂定產業淨零目標與策略,邀產官學界集思廣益,推動以大帶小協助供應鏈導入系統化盤查,促成產業節能減碳科技示範應用,讓ICT產業邁向高效、低碳與智慧製程,搶攻永續新商機。

日期:2023-06-15

科技

國際加速零碳腳步,台灣如何拓展全球電動車商機?工研院:這2個利基市場是重要跳板

為了因應淨零碳排需求目標,全球汽車產業為了降低碳排放,積極拓展電動車領域,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22 年全球電動車銷售突破了1000 萬輛新高,比前一年增長逾五成,產業商機持續擴展。在這關鍵時刻,工研院在6月6日舉辦「電動車大未來跨域研討會」,號召國内外企業、新創公司業者,共商電動車產業的商機與末來方向。

日期:2023-06-06

國際總經

國際巨頭圈地搶樹,台灣催生交易平台,都是為了它! 便宜碳權卡位戰

總統蔡英文預告台灣將成立碳權交易所,永豐餘、華紙、農林等擁有大片林地的「碳權概念股」瞬間暴紅;在地球另一端,國際金融巨頭摩根大通、普徠仕、宏利集團,最近也紛紛大手筆收購林地,準備將森林包裝成金融商品。寂靜的森林,為何突然熱鬧滾滾,變成奇貨可居的搶手貨?這一切,都和「碳」有關⋯⋯

日期:2023-05-17

政治社會

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 經濟部攜手國內外大廠加速邁向淨零

淨零已成全球共識,減碳量、再生能源占比也成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新指標,面對歐盟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潔淨競爭法案》(CCA)最快2024年實施,碳關稅勢必增加淨零賽局力道。當越來越多國際大廠將供應鏈碳足跡與減碳績效列入公司採購評選標準,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無法置身其外,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全世界目標也是台灣目標,2023電子資訊產業低碳轉型永續峰會由經濟部工業局領軍,攜手國內外大廠共謀減碳策略,加速產業邁向淨零,為台灣打造下一世代堅實護國神山群。

日期:2023-05-11

金融

迎接氣候金融挑戰 玉山銀行準備好了

迎接氣候金融挑戰,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期許金融業發揮關鍵的力量,協助愈來愈多的企業加入淨零排放行列,展現眾志成城的決心。

日期:2023-05-11

政治社會

國人年碳排達10.7公噸,面對國際淨零碳排台灣須以快精準應戰

今(5/10)社團法人台灣綠永續經濟發展協會假南港軟體園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綠永續經濟發展論壇」活動,SGS知識管理事業群鮑柏宇副總指出因應國際能源總署公布的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數據顯示能源使用的碳排放總量為2.75億公噸,占全球排放總量的0.76 %,全球排名第22位,人均排放量約為10.7公噸,反觀中國大陸堪稱世界工廠,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僅7.1噸還不到美國的1/2),顯示台灣在減碳排的行動力明顯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台灣以燃燒化石燃料發電比例高達近80%(包括:煤近30%及天然氣近50%),並且能源燃料燃燒產生二氧化碳佔總排放量90%。如果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做重大改變,又人民減碳意識和教育不積極提升,想要於2050達到碳中和是一場硬戰。

日期: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