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減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減碳共有1356項結果
傳產

寶特瓶回收換抵用金、靠AI推「零剩食」 超商、飯店一哥這樣帶頭拚永續

全台資源再生產業產值已突破七七六億元,眼見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愈來愈近,不只排碳大戶製造業急著節能減碳,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服務業也早就動起來。看超商一哥統一超、飯店龍頭台北晶華酒店如何分別靠資源回收、降低剩食,讓消費者動口不動手,在享受的同時,也能實踐永續價值。

日期:2024-01-24

傳產

11萬人連署要求TOYOTA別再「假電動化」!掛「電動」招牌,實際是賣油電車...連Google人工智慧都被教壞

Toyota 正在面臨新的危機,由於他們在電動車的發展腳步緩慢,卻又常以「電動化」當做廣告,現已有超過 11 萬網友連署抵制。

日期:2024-01-24

理財

2024三大投資關鍵字 特別股、債券收益、永續碳手印

2024年開年,當世界仍沉浸聯準會可望降息的樂觀氛圍,卻傳來景氣多空不明等消息。投資機會與風險並存,如何在不確定的時刻,啟動確定的投資方程式,主動式投資專家-柏瑞投信揭示2024年三大關鍵字。

日期:2024-01-19

國際總經

美國NBA灰狼隊崛起 ——兼論LED創新光源廠聯嘉

過去戰績平庸的美國NBA灰狼隊,歷經蛻變與開創,終於成為西區聯盟第一;它崛起過程的苦與甜,為企業經營與投資思惟,帶來管理層遠見、扎實底層及時間的三大啟示。

日期:2024-01-17

政治社會

因為在乎永續,企業才會改變

永續,對於企業內部來講,很容易成為「高大上」的空虛概念;當企業因為在乎永續,才會建立永續文化,讓永續精神落實在員工的生活裡。

日期:2024-01-17

政治社會

工商界籲修復兩岸關係 賴正鎰憂兩岸脫鉤,台失去貿易順差 專家點出為何中國不敢斷ECFA

選前,中國試圖以ECFA影響台灣選舉。選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當選,是否代表ECFA面臨危機,成為工商界關注焦點。工商界紛紛喊話,希望政府能緩解兩岸關係,想辦法保住ECFA。不過,專家大多認為,兩岸之間保持ECFA架構,對中國來說仍是必要政治籌碼。此外,中國自台灣進口項目,有高達75%是ICT科技產品,中國不可能中斷。

日期:2024-01-15

傳產

張安平密研六年 富邦、忠泰建設都買單 深入台泥「最低碳水泥」研發心臟

台泥新發表的Total Climate系列低碳建材剛上市,就被富邦、忠泰等知名建設公司採用。作為七十七年的老水泥品牌,台泥要如何透過低碳水泥,改變水泥是碳排大戶的必要之惡?

日期:2024-01-10

傳產

售價100萬進口車繳54萬稅金 連李多慧也買不下去 保護產業畫錯重點 台灣買車「稅上加稅」

台灣汽車關稅及貨物稅被認為是墊高車價元凶,政府直指車價過高是受車廠定價影響;學者認為,解除相關稅賦才能讓國內車價按市場反映,否則「進口、國產車皆貴」問題難解。

日期:2024-01-10

焦點新聞

2024起徵、2025收碳費,房價又會漲?環境部破解房仲話術:影響不到1%

今周刊編按:近日有媒體報導指出,碳費開徵致使台灣房價越往南走、越上漲,尤其營建占比越高的物件與地點受碳費影響就越高,例如台南市營建佔比高達41%。對此,碳費審議會委員、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指出,收碳費房價漲主要是資訊不對稱、心理性通膨結果導致。事實上,趙家緯早在2023年8月時就向《今周刊永續台灣》表示, 在IPCC 最新氣候報告《AR6》第11章中調查,其實對房價最終影響不到1%。環評委員、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邱祈榮則主張,碳費所額外造成的上漲價格應與本身的房價切割,建商應完整公開蓋了一棟新房的碳足跡,而其中使用的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成本是多少,再向買方收費。例如,一戶房子蓋好的碳足跡是100噸,1噸碳費假設是250元,這樣應收的碳費也才2萬5000元。

日期:2024-01-04

科技

均豪一滴水用五次擊敗韓廠、聖暉調整管線氣壓省電12% 一張榜單揭半導體供應鏈的永續商機

在「道瓊永續指數」這個發展最久的永續評比指標公布後,上榜的企業紛紛主動揭露入選成績。參加評比多年的半導體產業,也正從自身的永續轉型,為供應鏈帶來新商機。

日期: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