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生態教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態教育共有53項結果
生活消費

屏東可可推手 從種樹到做巧克力 一手包辦

十四年前,屏東內埔鄉的農民賴錫賢種下全台最早一批可可樹,奠定台灣可可的基礎。

日期:2019-01-02

美食旅遊

二○一六年全球卓越建設獎首獎 巴克禮公園 鬧市中的生態桃花源

正值櫻花綻開的3月,走進位於台南市東區的巴克禮公園,可見盛開的日本河津櫻,宣告冬的結束與春的到臨!隨著天氣逐漸回暖,在巴克禮公園裡,吸引目光的除了有盛開中的櫻花,還有園內夢湖邊的落羽松葉子翩翩灑落的浪漫美景。

日期:2018-12-28

美食旅遊

「一區一公園」逐步實現中 走進台南「森」呼吸

純樸的風情以及古意盎然的房舍,是府城的大街小巷之中,最吸引人的美景。然而若是在早期來訪,想找一座公園好好歇個腳,能夠選擇的卻不多。台南雖然是一座開發極早的城市,土地面積廣大,空地廣場並不少。可惜在縣市合併之前,礙於人力與預算的不足,這些空地大多因為欠缺規劃而閒置,少能發揮滿足市民生活所需之功用。

日期:2018-12-28

健康

退休後不能只有老朋友!我靠跟團旅行、電影聚會,這樣交到一輩子的好朋友

一般人認為,擁有一些老朋友,會是第三人生非常重要的支柱,我卻認為這樣消極了一點。如果還能在步入老年時,結交一些新朋友,一定會帶來人生嶄新的樣貌,包括看事情、看世界的全新角度。

日期:2018-10-24

美食旅遊

我們多做一點,土地的負擔就少一點...你不知道的檸檬經濟奇蹟

原本一顆檸檬的檸檬原汁成分只占了整顆檸檬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只能回收處理,不僅造成環境的汙染還十分浪費。永大團隊開始發想有沒有方法能將剩餘三分之二的檸檬汁、肉、皮、油廢棄物做更進一步的充分利用。

日期:2018-10-09

美食旅遊

重建桃米社區,在地創生營造水沙連大學城的綠色經濟

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旭正擔任主持人,農委會特生中心前副主任彭國棟、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以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副校長江大樹三位與談人,以綠色成長與循環經濟結合作為主題,聚焦埔里,共同討論及分享如何以「生態環境為本,公民參與為用,跨部門治理為體」推動生態社區發展。

日期:2018-08-06

美食旅遊

仲夏夜,親子YA

每到暑假,爸媽總為了想為孩子創造難忘回憶而竭盡腦汁,其實,旅遊不用趕場奔波,全家人在定點享受全包式親子假期,不用大費周章地準備,親子關係反而能大大升溫;只要能和最愛的家人聚在一起,不論身處都會或大自然,都是快樂的幸福出遊。

日期:2018-07-12

名人專欄

地方創生ing》長榮大學師生辦社企 翻轉老化農村新活力

尤努斯(Muhammad Yunus)博士說過,「捐錢是一次性的;投入社會企業則是永續的(A charity dollar has only one life; a social business dollar can be invested over and over again)。」響應尤式理念,長榮大學師生也積極投入社會企業的行列,推動地方創生,要為日漸老化的農村打造新生命。

日期:2018-06-04

政治社會

BOT包山包海 制度不改難逃惡性循環

對比國際,台灣BOT案數量驚人,凸顯政府事前評估不足的缺失, 加上先期規畫不夠謹慎,導致公共利益在執行過程中,逐漸淪為犧牲品。

日期:2018-04-26

個人成長

生態觀察家林青峰》沒受過訓練 卻讓專家學者欽佩 他用堅毅與柔情 守護山林30年

《今周刊》與三立「2016 HERO@TAIWAN」台灣真英雄合作,報導一系列愛台灣小人物故事,有人傾家蕩產,幫助弱勢青少年重拾人生夢想;有人默默用影像和文字守護台灣生態;也有人在台灣最南端,從事路平義舉,預防交通事故。他們的行動,將改變更多人的未來。

日期:2016-12-01